開篇的思考
字數:2439 加入書籤
什麽是大航海?
搞幾條船裝滿貨出海賺錢,這就是貿易;裝上火炮帶上火槍順路再劫個財劫個色,這就是海戰與海盜;開辟幾條新航線,發現未知的海域,順路再挖個墳盜個墓,這就是探索和發現。就這麽簡單,隨便你開個金手指往下寫就可以了。這就是一個大富豪、大元帥、大海盜,大探險家曆險記。是的,這就是最初我對大航海時代的認識。而且理所當然的存在於大腦中大約二十年。
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近幾年我越來越覺得我對大航海時代的認知不對勁,但我不知道哪裏不對。
不善於創新但善於總結這是我們這一代學習的特點,於是我就用了窮舉法和對比法試圖找到內在的某種聯係。
那麽首先自大航海時代開始有哪幾個航海強國呢?按時間排序,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
首先來看葡萄牙,一個獨立統一的國家,至恩裏克王子的大航海時代前夕僅有二百餘年曆史,巴掌大點地方,大約一百萬人口左右,經濟除了捕魚就是種地,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陸地被西班牙包圍,地中海隨便拿出個國家都富得流油,於是有一個人就把眼光轉向了被歐洲稱做死亡之海的地方,這個人就是恩裏克王子,他拿著一本畫的亂七八糟的地圖,那時候沒有真地圖,因為世界還沒有被發現,都是猜的。但香料貿易所帶來巨大的利潤(我是這麽認為的)是恩裏克下定決心從死亡海域(博多哈爾角以南)開辟新航線去尋找印度。於是恩裏克遠離政治,創辦航海學校搜集各種資料,二十一年後他的探險家們終於駛過了死亡海域,這時離葡萄牙本土已有一千餘海裏,十七年後恩裏克去世,這期間探險家們又向南探索一千餘海裏,其後二十七年迪亞士發現好望角,再過十二年達伽馬重要發現了印度。事實證明恩裏克是帶有金手指的戰略航海家,這是真正曆史,不是小說。
再來看西班牙,曆經八個世紀的複國戰爭,終於統一,然後在葡萄牙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哥倫布根據地圓說提出向西航海也可以到達印度,葡萄牙學者判斷可以,但是航路太遠,劃不來)的錯誤的決定將哥倫布拱手相讓給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我認為她也是開了金手指的,八百年複國戰爭終結於她的手中,哥倫布沒有到達印度而是到達了美洲,這裏雖然沒有香料,但這裏盛產白銀,西班牙在這裏掠奪了大約十億兩白銀,歪打正著用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
再來看荷蘭,唯一沒有金手指,比葡萄牙還小還窮的國家,最早沒什麽國家意識,西班牙說荷蘭是它的,他們就默認了,不過當西班牙向他們收保護費的時候他們就反抗了,有意思的是趕走了西班牙之後,他們請英女王來保護他們,結果保護費更高,於是他們又反抗了,被逼無奈隻好成立了國家,他們通過價格戰壟斷了全歐洲的運輸貿易,他們的貨船甲板小肚子大,因為那時候不是按噸位繳費,而是按甲板麵積交稅,拆除所有武裝之後商船的造價降低一半,裝的多,交稅少,成本低,造就了裸(沒有防護)奔不要命的海上馬車夫完成了原始積累,在整個荷蘭集資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了最早的股票交易所,以保證股民手裏的股票自由流通買賣並賦予該公司簽訂協議發動戰爭的權利。所有歐洲使團在麵見華夏皇帝的時候唯有荷蘭使團接受了行跪拜禮,因為不能因為尊嚴而喪失了重大利益,最能說明荷蘭的重大利益就是賺錢。
最後看英國,在歐洲本土的領地全部丟完之後成為徹底的島嶼國家,即沒有葡西開了金手指,也沒有荷蘭玩命的競爭手段,已知世界已被刮分完畢,未知世界探索又一無所獲,還賠了不少錢進去,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卻又打不過,但英國是對海洋是陸地的延伸理解和貫徹最深的國家,英女王(又是女的)伊麗莎白一世創造了金手指,那就是私掠許可證,針對除了本國之外的所有船隻無差別進行合法的搶劫,升官發財就在搶劫之中,這就是國家海盜,其中最有名就是德雷克和霍金斯,大量的海盜為英國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但如果被他國捉了咱們是互相不認識的,你隻能做無名英雄了。三次英荷戰爭打敗荷蘭簽訂了航海法,今後凡是運往英國(包括殖民地)的貨船或是該國自己的貨船或是雇傭英國的貨船,於是馬車夫消失了,對西班牙戰爭於是無敵艦隊消失了,葡萄牙由於西班牙的壓製成了英國的小弟,日不落帝國冉冉升起。
對比大明,首先是統一的國家這個都一樣,其次是國家意誌這個沒有,海洋是陸地的延伸這個大明沒有但朱棣和鄭和有,掠奪其它國家這個也沒有,開辟新航線賺錢大明以逐利為恥所以朱棣和鄭和偷偷摸摸地搞,震懾海外諸國這個都有,貧窮和這四個國家比大明非常富,在這裏多說幾句,在對比富有的時候都忽略了一個人口的問題,荷葡人口百萬左右,英西人口幾百萬,永樂六千萬,那麽反過來如果一人一兩銀子能解決問題,其它四國幾百萬就能解決而明朝就完全解決不了,這個賬就留給會算賬的去算吧。
這樣列舉出來對比之後,總結出來是這樣的,一個統一的國家(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和權利),擁有著攫取財富的國家意誌(大明的史書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並依托於陸地(這是個邏輯關係,沒有根哪來的枝葉)延伸到航洋去拓展發現新的財富之路。
這應該才是大航海的必要而不可缺少的條件,由此可以分析出為什麽朱棣這麽一個強勢的皇帝都無法將大航海延續下去,鄭和死諫於事無補,因為大明缺乏國家意誌也沒有海權意識,所以華夏錯失了大航海的機遇,總而言之大航海是集體行為,想單幹即使你是朱棣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