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字數:3712 加入書籤
朱棣讚同的點了點頭道:“文樂,朕今日獲益良多啊!朕在位以有十六年,每每想起這永樂盛世朕便頗為自得,但今日朕卻感到在這盛世地背後尚有如此多的難題需要解決,朕真想再做二十年皇帝把這裏麵亟待處理的嚴重問題給了解決了,可朕心中又釋然,即使有了這二十年朕也許仍將因為朝堂上的掣肘無所作為,因此朕不能做的就交給你來做,朕來不及做的就交給瞻基做,總之咱們君臣父子爺孫上下同心,竭盡所能為我大明的國運長久,國強民富而努力,使我大明子民永享這太平盛世!”
王文樂趕緊地行禮謝恩道:“皇上,臣能有今日全憑機緣巧合與太祖他老人家相遇之後皇上給的的恩典所賜,臣本是鄭大人麾下出海的隨船夥夫,能有今日這是幾輩子也修不來的福氣,因此臣時常告誡自己要知恩圖報,這一切都是太祖和皇上給的,離開了太祖和皇上的恩典臣隻是一個夥夫,所以臣如同王公公所思所想一樣,唯有忠於皇上盡心盡力辦差,臣才能享受著這榮華富貴,臣信守知足者常樂,感恩者多福的做人準則,願如太祖和皇上手上的一柄神兵利刃,揮灑自如,百戰不殆。”
朱棣拍了一下桌案,抬起手來指著王文樂說道:“說得好!朕乃有為之君,自然要有這忠心有為之臣,朕之能要倚之能臣,臣之能要倚之能君,若非君臣同心協力又怎能完成這不世之功。文樂,你倚之太祖與父……朕可高枕無憂矣,唯盡心竭力辦差,朕保你世代榮華富貴,從此以後天各一方,你要照顧好自己,有什麽需要就讓錦衣衛給朕送個信,若是出海久了就派人回來給朕報個平安。”說到這裏朱棣眼圈開始有些發紅,聲音有些顫抖……
王文樂心中一暖道:“臣謝皇上關愛,知遇之恩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臣請皇上謹記太祖他老人家給的治療方子,按時治療可舒筋活絡,消除疼痛,強筋健骨,延年益壽。太祖他老人家說也許幾年或許十幾年,一切皆是皇上所選,此天道也。皇上您可一定要保證龍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朱棣扶起王文樂說道:“朕不要你的死忠,朕要你活著為太祖、朕、大明、還有這天下蒼生謀利,這利皆在你一人身上,孰輕孰重你自己心中要有計較。好了,讓王忠送你出宮,你的官印過幾天鑄好了之後會通過錦衣衛給你送過去。”
王文樂行禮謝恩之後,拜別朱棣之後便由王忠送他出宮了,在出宮的路上,王忠給王文樂鄭重其事地行禮謝恩,把王文樂嚇了一跳,趕緊還禮。王忠多謝他為宦官們開辟了一條正路,如鄭和一般可以為大明盡一分力。王文樂說宦官被所有人瞧不起,因為宦官沒有根,隻能依靠皇上,皇上要做什麽,不管對錯宦官們自然都要竭盡全力去完成,這些人不滿不敢罵皇上就隻能罵宦官,這個他是明白的,隻是今後王公公選人一定要慎重,不要讓趨炎附勢、仗勢欺人之輩打著皇上的旗號行不法之事壞了皇上的名聲,同時也壞了宦官的名聲,太祖雖不喜宦官參政但他又說鄭大人所為在後世名垂青史,所以王公公切記如屬下之中有這種人絕不要手軟,要毫不猶豫地除去這些個小人之輩,要論忠於皇上還是宦官最忠,這個買賣本來也是在為皇上賺錢,交給王公公來做再合適不過了,所以王公公不必掛懷。王忠萬分感謝王文樂有如此一說,放在心中永記不忘他對宦官的評價和幫助。
出宮之後,王文樂便去了錦衣衛指揮使衙門參見上官賽哈智,對於這次王文樂的到訪賽哈智是提前猜到的,所以在王忠來拿腰牌之後他就在等著王文樂前來拜見,畢竟名義上他現在還是上官。雖然賽哈智不知道皇上與王文樂的關係,但自從這個人出現之後,皇上的性情就逐漸變得溫和了,朝堂之上一團和氣已好久沒有了劍拔弩張的氣氛了,錦衣衛上報搜集所獲的過激言論及其它情報,皇上在看過之後也並沒有像之前一樣下旨入獄、抄家、充軍、殺頭,而隻是將他們的位子挪到更冷清的衙門讓其養老去了。依照這些現象來判斷此人對皇上的影響力大的超乎想象,所以賽哈智非常希望王文樂能給他點有用的暗示或幫助。
王文樂確實不負賽哈智所望,兩個人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王文樂開誠布公地指出賽哈智的困惑,他告訴賽哈智錦衣衛目前的定位是平衡朝中皇上和大臣們的關係,皇上對心懷怨言的大臣們態度已經轉變了,基本采用的是調離重要崗位的方式來保證政令的暢通,那麽對於這種人若隻是發幾句牢騷罵幾句皇上就由他去吧,但對於另外一種上躥下跳暗中串聯其它大臣的人來說就不能任由其胡作非為了。
錦衣衛的職責和定位就決定了錦衣衛絕不可能在皇上和大臣之間左右逢源,無論錦衣衛怎麽討好大臣都是挨罵,反倒令皇上對錦衣衛大失所望,說不定皇上就會另起爐灶,別以為皇上無人可用,皇上可以重用宦官,屆時錦衣衛就淪為了打手的地位了,所以錦衣衛首先必定是堅決支持皇上的一方,而且對這種人手軟就是絕了錦衣衛自己的後路,必須讓他們知道所謂的大義要有個限度,超過這個底線,即使皇上沒有表示錦衣衛也應該為皇上主動分憂,拿到證據列舉其罪狀,痛下殺手毫不留情。
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得到皇上的滿意也能讓大臣們知道皇上的底線在哪裏,雙方各自相安無事,這種平衡的目的就達到了,如此這般錦衣衛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了大臣們,獨善其身者不予追究畢竟一個人關起門來偷偷發幾句牢騷,罵幾句髒話也沒什麽實質性危害;但結黨營私者已經是付諸行動開始密謀行不法之事了,因此既然他們選擇了死路,那就成全他們,一律抄家滅門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賽哈智連連稱讚道如撥雲見霧般茅塞頓開,自得皇上信重接任錦衣衛指揮使以來總是不能把握好一個度,因為他也認為錦衣衛殺戮過重的後果就是不得善終,所以這段時間錦衣衛並沒有什麽大的作為,皇上之前曾經對他說過一次,賽哈智認為皇上已經在提醒他錦衣衛辦差不力了,手上積的案子他一直猶豫不定如何處理,這內裏牽扯著朝中各派係之間的角逐,他有投鼠忌器之感,現在他想明白了,今後單打獨鬥的放,結黨損害皇上利益的殺,他們之間內鬥的就看熱鬧,久而久之大家約定成俗自然就相安無事,天下太平。
王文樂誠心誠意的告訴賽哈智他是完全站在朱棣這一邊的,所以錦衣衛和宦官就是他理所當然的盟友,而且這個聯盟內的成員誰也別想蛇鼠兩端、左右逢源,都是要跟著皇上一條道走到黑的,賽哈智現在這種狀態主要是仍在沿用他在朝堂上那種行事方式,思路還沒有轉變過來,所以幫助盟友就是幫助自己,隻要大家都是心向皇上,這個盟友關係就牢不可破,所以他有必要來提醒一下賽哈智,錦衣衛該以一種什麽態度開始進行清洗工作。
賽哈智非常讚同王文樂的這個盟友的提議,並感謝王文樂這個忠實的盟友及時的給予他的幫助,大恩不言謝,日後盟友之間互相幫助必竭盡全力。
王文樂告辭之後,賽哈智將手頭的檔案再次進行了分類,然後便召集下屬布置任務,很快北鎮撫司緹騎出動開始了抓捕行動,同時賽哈智便去宮裏向朱棣奏報這次所抓捕的欽犯所犯之罪,並呈上所有均已查明在掌握之中的證據,建議抄家滅門以儆效尤,聽了賽哈智的奏報和看了所呈的證據朱棣非常滿意的告訴他以後遇有此事不必再報,照此辦理。
這下賽哈智徹底明白了王文樂此舉挽救了他和錦衣衛,皇上早就等著這一天了,如果朱棣失去了耐心,後果不堪設想。
曆史上朱棣確實對賽哈智和錦衣衛失去了耐心,於兩年後成立了東廠,錦衣衛淪為打手,而如今這種情況隻要賽哈智令皇帝滿意東廠雖然早早成立,但其職能卻與史實不同,成為一個為大明斂財的一個商業網絡機構。
王文樂從嶗山道士到鄭和的夥伕再到經略使完成了身份的轉變,但這隻是開始並不是結束,為了這開始他已經等了十四年,可是比起曆史上真正的大航海開拓者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麽。窮則思變,賭上了葡萄牙的整個國運,在國王和臣民的支持下,恩裏克王子雖然一生都從未出海開辟過新航線,但他卻是發起、組織和實施了歐洲大航海的創始人,僅僅是為了繞過距離本土千餘海裏的博哈多爾角他與探險家們就準備了二十一年,從而拉開了大航海的篇章……
王文樂緩緩地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大海那千萬年的呼喚,因為大海知道他的夢想與大航海同在,大明朝的大航海拐點終於從終結走向了新的開始。
第一篇:潛龍在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