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部隊抵達
字數:4186 加入書籤
陳默的目光掃過窗外通往莊園深處民宿區的蜿蜒小路。
那裏錯落分布著十幾棟風格各異但都與山勢林木融為一體的獨棟木屋或石砌小院,此刻都亮起了溫暖的燈火,如同散落林間的星子。
真正的硬仗,是接待那群即將抵達的、足以撼動華興乃至國內科技圈風雲的人物。
早上10點剛過,一架波音737平穩降落在普洱思茅機場。
艙門打開,人們陸陸續續都了出來,直到所有人都已經離開,鄭非跟著步下舷梯。
他穿著簡單的藏藍色POlO衫和卡其褲,戴著一頂寬簷遮陽帽。
緊隨其後的是徐平、左夢安、蘇新宇、林有為、辛玉良,最後則是孟常雲。
沒有前呼後擁的助理團。
兩輛低調的黑色豐田考斯特中巴車早已等候。
“謔,這空氣!” 左夢安深深吸了一口氣,誇張地舒展了一下胳膊,“鵬城那地方待久了,肺裏都是PM2.5的結晶!鄭老板,你早該組織大家來這種地方開董事會!”
鄭非瞥了他一眼,沒接茬,目光投向遠處蔥鬱的山巒輪廓:“陳默這小子,挑地方是有點眼光。”
車子駛上通往莊園的山路。
車窗外的景致迅速過渡到成片成片、連綿起伏的咖啡園。
八月的咖啡樹,深綠的葉片間已掛滿青紅相間的咖啡果。
“這規模...不小啊。” 蘇新宇看著窗外,“比上次在照片裏看到的又大了不少?”
副駕駛上的陳默回過頭,笑著解釋:“蘇總好眼力。去年底又整合了旁邊思茅河穀的兩片園子,現在核心種植區加起來一萬七千多畝。主要是品種更集中了。”
他指了指遠處一片明顯葉片顏色更深的區域。
“‘普洱之光’?” 辛玉良問道,“就是你上次寄給我那批,做冰滴有奇異花香的那個?”
“對,辛總。還在實驗優化階段,產量很低。” 陳默點頭。
“產量低才金貴!” 孟常雲中氣十足,“好東西不怕等!小陳,待會兒先去你那個寶貝豆子庫房看看!”
車子駛入莊園大門,繞過主體驗中心,沿著林蔭道開到了半山腰的民宿接待區。
工作人員引著各位大佬前往各自預定的院落。
鄭非和徐平分住位置最佳、視野最開闊的兩棟“觀瀾”石屋;
左夢安選了靠近小池塘的“聽雨”木屋;
蘇新宇和林有為挑了相鄰的“棲霞”院;
辛玉良和孟常雲住進了“竹隱”雙臥套院。
陳默和胡笳則住在稍遠些、更為私密的“攬星”小院。
安頓行李時,胡笳打開露台的門,山風裹挾著咖啡花的香氣湧入。
她回頭,正對上陳默看過來的目光,兩人相視一笑,無需多言。
他們的關係,在華興核心圈子裏,早已不是秘密。
眾人安頓好後紛紛慢慢悠悠的來到“主樓”,主打一個休閑。
陳默和胡笳早就等了一會兒,待到最後一個到的徐平出現時,開口問道,“我們去喝點新鮮的?”
孟常雲聽完擺擺手,中氣十足:“喝什麽?當然是先看看你這寶貝疙瘩!聽說你把鵬城那點‘家當’都搬過來了?快帶路!”
眾人一陣善意的哄笑。
陳默在鵬城有一個房間專門存放世界各地珍稀咖啡豆,這在幾位愛咖啡的老饕圈子裏不是秘密。
辛玉良也難得地露出笑容:“老孟比我還急。走吧陳默,客隨主便,聽你安排。”
連鄭非也頗有些好奇的看了過來。
陳默笑著引路:“得嘞!那咱們先去‘藏寶閣’醒醒神,然後去體驗中心,各位老師今天都是‘學徒工’,得親自上手烘豆子!”
主樓後麵,一棟獨立的兩層小樓被特意改建過。
厚重的實木大門推開,一股混合著深沉木香、微微焦糖氣息和複雜果酸味的、極其濃鬱的咖啡香氣撲麵而來,瞬間包裹了所有人。
饒是見多識廣的幾位大佬,踏入這個被陳默稱為“藏寶閣”的地方時,也忍不住發出低低的驚歎。
眼前並非金碧輝煌,而是充滿了秩序與專業美感的震撼。
四壁是頂天立地的恒溫恒濕智能陳列櫃,柔和的燈光打在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咖啡麻袋、玻璃罐和精致的原木盒子上。每一份咖啡豆都像一件被精心保管的藝術品。
“謔!陣仗不小!”徐平第一個走進去,像進了寶庫的孩子,眼睛發亮地掃視著標簽,“巴拿馬翡翠莊園,瑰夏,紅標......2015競標批次?陳默,你行啊!這都能搞到?”
要說識貨和裝逼,還得是我徐總啊,主打一個會得多。
眾人的眼光隨著徐平的聲音移到咖啡豆標簽上,上麵清晰地標注著:
產地: 巴拿馬,波奎特,翡翠莊園&na, BOqUete, HaCienda&neralda
品種: 瑰夏 GeiSha
處理法: 日曬 NatUral
海拔: 16501700米
風味描述: 茉莉花、柑橘、伯爵茶、蜂蜜、絲滑口感
批次: 2015年 BeSt&na BOP 競標批次 紅標 Red Label
烘焙日期: 2016年11月(淺度烘焙,由莊園指定合作烘焙商烘焙後空運抵達)
左夢安湊近一個櫃子,看著裏麵深紫色、形狀飽滿的生豆:“這就是你上次說的那個‘瀾滄紫’?抗鏽病的那個新品種?”他回頭問陳默。
“沒錯,左總好記性。”陳默走到一個獨立的、帶密碼鎖的恒溫櫃前,輸入密碼打開。
裏麵分格更細,豆子數量不多,但標簽上的信息更顯實驗性質。
“這是我們的試驗田成果,‘瀾滄紫’F1代篩選株,還有‘普洱之光’的初代雜交種。
風味還在持續追蹤優化,目標是既有雲南的地域特色,又能達到精品級的水準。”
辛玉良看得最為仔細,他不僅是咖啡愛好者,其領導的華興雲BU在物聯網和智慧農業上也有深厚技術積累。
他指著櫃體側麵幾乎看不見的傳感器和集成在櫃門內側的小型顯示屏:“溫濕度實時監控,雲端數據同步?你這保存條件,比我們雲數據中心某些核心機櫃要求還高。”
顯示屏上清晰地跳動著數字:溫度 15.1°C,濕度 58% RH。
“在辛總麵前不敢班門弄斧。”陳默笑道,“但好豆子嬌貴,特別是這些競標級和實驗豆,稍有不慎風味就跑了。全靠你們雲BU提供的智能環境監控方案,穩定可靠,手機隨時能看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