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小心謹慎的李文濤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A+A-


    徐雙龍帶來的預算文件,像一顆投入平靜水麵的石子,悄無聲息地漾開了李文濤履職後第一次潛在的利益博弈漣漪。
    李文濤接過文件,並未立即翻閱,而是伸手示意徐雙龍坐下。
    臉上依舊是那副溫和而專業的笑容:
    “徐總,不著急,我們先聊聊整體思路。
    你剛才提到本地服務器部署,這和集團目前推動的‘雲優先’戰略似乎有些出入,你是怎麽考慮的?”
    他並沒有直接否定,而是拋出一個戰略層麵的問題,引導徐雙龍闡述其背後的邏輯,同時也將自己擺在了一個審視和決策的位置上。
    徐雙龍顯然有備而來,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誠懇且務實:
    “李總,‘雲優先’戰略我完全理解並支持。
    但對於東南亞的一些新建代表處,尤其是網絡條件不穩定或數據合規要求異常嚴格的地區,完全依賴雲端部署存在現實風險。
    本地部署一部分核心應用服務器,作為熱備或邊緣節點,不僅能提升訪問效率,應對網絡波動,更關鍵的是能滿足當地苛刻的數據不出境法規。
    這是業務連續性和合規性的雙重保障,並非否定雲戰略,而是一種必要的補充和彈性策略。”
    他說話條理清晰,理由充分,既體現了對集團戰略的尊重,又強調了區域業務麵臨的特殊性和複雜性。
    東南亞他徐雙龍真的不要太熟,熟到那邊的同事有什麽深度八卦他能在5分鍾以內知道前因後果。
    當年陳默上位的時候他就是一腳被踢到東南亞。
    後來陳默上位以後搞全球網絡優化項目又是他配合陳默在東南亞打的頭炮。
    李文濤認真聽著,時不時點點頭。
    他明白徐雙龍說的有道理,區域IT麵臨的實際情況往往比總部製定的標準化方案更為複雜。
    但這確實會帶來額外的資源需求(服務器采購、維護人力)以及與係統實施部主導的集中化部署路線的潛在衝突。
    “我理解區域的特殊性。”李文濤點點頭,表示認可其部分訴求。
    “這樣,你把具體哪些代表處、哪些應用有強烈本地化部署需求,以及對應的合規條款、網絡評估報告,還有詳細的資源需求方案,做一個更細致的補充說明,納入正式的預算申請流程。
    我會重點關注這個議題,也需要和宏明總那邊通個氣,看看技術上如何更好地協同,找到一個既能滿足區域業務需求,又不違背集團核心戰略的最優解。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全局最優,而不是局部最優。”
    他沒有當場拍板同意或否定,而是將其納入正式流程,要求更詳細的論證,同時暗示了需要與係統實施部協調。
    這既表現了重視,又沒有輕易被區域部門的訴求綁架,維持了作為總監的平衡感和決策權威。
    徐雙龍知道這事急不來,李文濤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
    有一個大佬陳總在頭上壓著,對方現在隻能是謹慎、流程驅動、注重跨部門協調。
    他要的就是李文濤的“重點關注”和同意將其納入正式討論範疇。
    “好的,李總,我馬上安排人補充詳細材料,盡快正式提交。”徐雙龍爽快地答應,目的已達到,便不再糾纏,又簡單匯報了幾項其他常規工作後,便起身告辭。
    送走徐雙龍,李文濤輕輕呼出一口氣。
    這隻是一個開始,他預見到未來在資源分配、技術路線、優先級排序上,這樣的部門間博弈絕不會少。
    關鍵是平衡各方利益,引導大家看向整體目標,將是他這個總監的重要職責。
    主要是這些“各方利益”的各方,有兩到三個人都是能直接搬出陳總這個大山的人,他也是頭疼。
    他收斂心神,將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第一把火”上。
    按照計劃,先後與趙宏明、徐雙龍進行了溝通。
    果不其然,趙宏明對知識庫優化項目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他手下的係統實施工程師經常需要查閱各種部署文檔、故障處理方案,深受當前知識庫難用之苦。
    他當場就表示願意抽調一名對流程優化和工具開發都很有經驗的骨幹加入項目組,並承諾在係統實施部內部全力推廣使用優化後的新知識庫。
    與徐雙龍的溝通也同樣順利。
    李文濤著重強調了優化後的知識庫對分散在全球的區域IT團隊的意義。
    能夠快速獲取總部專家經驗,減少重複勞動,提升一線問題解決效率。
    徐雙龍幾乎立刻看到了這對他的團隊的價值,表示區域IT部將是知識庫的積極使用者和內容貢獻者,並願意推薦一名熟悉海外各代表處IT支持痛點的項目經理加入項目。
    有了趙宏明和徐雙龍的明確支持,李文濤心中底氣足了不少。
    最後,他迎來了與張福全的關鍵會談。
    會談前,李文濤特意做足了功課,仔細回顧了張福全的書麵匯報和訪談記錄,找出他可能關心的點。
    會談開始時,張福全顯得有些拘謹,眼神中藏著的審視簡直不要太明顯。
    李文濤沒有一上來就談項目,而是先聊了聊IT運維支撐部近期的工作。
    表揚了幾個他在看報告時注意到的亮點,比如某個關鍵係統的故障率持續降低,以及在上次集團大型促銷活動中保障工作做得紮實。
    他的表揚很具體,顯然是真的了解過情況。
    這讓張福全的臉色緩和了不少,他最怕外行領導內行。
    特別是前任領導默總是個內行中的大內行,要來一個傻逼外行領導他張福全得原地去世。
    有的時候最怕貨比貨。
    聽到李文濤還算是比較“內行”的溝通後,張福全的話也多了起來,開始吐槽運維工作的辛苦和壓力,特別是“背鍋”的問題。
    李文濤認真傾聽,不時表示理解,並說道:
    “張總,運維工作的價值,很多時候是隱形的,不出問題就是最大的功勞。
    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把工作做得更漂亮,讓大家看到我們的專業和價值。
    減少低級重複問題的處理時間,把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故障預防和性能優化上,這對提升運維團隊的地位和話語權至關重要。”
    他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知識庫的話題:
    “我注意到很多同事反映,我們現在的問題解決經驗沉澱和共享不夠,很多重複性問題每次都要從頭摸索,耗時耗力。
    我就在想,我們能不能一起做點什麽,改變這個現狀?”
    他並沒有說“我要做一個項目”,而是用了“我們一起做點什麽”,將姿態放低,邀請張福全共同參與。
    張福全眼裏精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