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摸底2

字數:4195   加入書籤

A+A-


    幾天後,一對一訪談陸續開始。
    李文濤提前仔細閱讀了每個人的匯報,訪談時有的放矢。
    他態度謙和,善於傾聽,不斷引導對方深入闡述自己的觀點,並對有價值的建議表示肯定和鼓勵。
    幾場訪談下來,他發現大多數核心骨幹雖然對新領導有些觀望,但總體上態度是積極的,願意表達真實想法,尤其是當看到自己的建議被認真對待時。
    通過訪談,他也印證了書麵匯報反映出的一些情況,並對幾個關鍵人才有了更直觀的印象。
    比如某個年輕的技術專家對AI運維充滿熱情,已經有了初步的技術構想;
    某個負責流程管理的女主管對打破部門牆有著深刻的洞察和迫切的改變願望。
    一周後,李文濤已經收集了足夠的信息。
    他再次坐回辦公桌前,攤開筆記和整理後的資料。
    現在,目標(陳默的意圖)、現狀(部門的優缺點)、路徑(員工提出的改進建議)都已經清晰。
    接下來就是要決定,從何處入手,打響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槍。
    他知道,第一仗至關重要。
    必須贏,而且要贏得漂亮,贏得幹脆。
    這一仗的目標不宜過大過難,否則容易久攻不下,挫傷士氣;
    但也不能太微不足道,否則顯得兒戲,無法體現價值。
    最好能選擇一個員工反映強烈、見效快、能體現新領導思路、並且能小範圍驗證的項目。
    他的目光在整理出的“改進建議”列表上徘徊。
    最終,他鎖定了一個目標:知識庫係統的優化。
    這是多個匯報和訪談中都高頻提及的問題。
    當前的知識庫係統老化,搜索效率低,內容更新不及時,很多解決問題的經驗沉澱在員工個人腦子裏或本地文檔裏,沒有有效共享,導致重複解決問題,效率低下。
    優化知識庫,符合“提升效率”的大方向,也暗合“智能服務”的創新探索。
    這件事技術難度不算頂尖,但涉及麵廣,需要協調內容、技術、流程多方麵資源,能很好地考驗他的協調推動能力。
    一旦做成,效果立竿見影,所有一線支持人員都能受益,容易獲得廣泛支持。
    他決定,就從這個“知識庫優化項目”開始。
    他初步構思了一個項目框架:成立一個虛擬團隊,由那個對AI技術充滿熱情的年輕專家牽頭技術方案,由那個關注流程優化的女科長負責內容梳理和流程製定,再從各業務部門抽調一些骨幹參與。
    他自己親自掛帥項目負責人,表明重視程度。
    接下來,就是選擇第一個試點範圍。
    他想了想,決定先從IT運維支撐部內部開始。
    原因很簡單:
    第一,正常情況下來說,運維部屬於是需求最突出的領域之一,可以說是需求迫切;
    第二,這是陳默起家的地方,成功效應更明顯;
    第三,他也想借此機會,深入接觸一下這個充滿“陳默印記”的部門。
    當然,他也敏銳地意識到,選擇IT運維支撐部作為試點,可能會觸及一些固有的利益和習慣,需要謹慎處理。
    尤其是部長張福全,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如果張福全積極配合,事情會順利很多;
    如果他消極甚至抵觸,則可能平添許多波折。
    李文濤揉了揉眉心,開始逐一分析手下的四位三級部門部長。
    解決方案部的部長趙坤:級別高,資曆老,關鍵對方兼任了二級部門IT審計部的總監,和自己級別一樣。
    屬於是戰略層麵的夥伴而非單純的下屬。
    他更關注宏觀架構和跨體係協同,對知識庫這類操作性項目可能不會直接反對,但也不會投入過多精力。
    需要爭取他的原則性支持,但具體執行不必過多依賴他。
    難度:中等(需要尊重和溝通技巧)。
    係統實施部部長趙宏明:典型的實幹派,技術導向,對能提升效率的工具天然有好感。
    而且係統實施部本身也是知識的使用者和貢獻者之一。
    預計他會是積極的支持者。難度:低。
    區域IT部的部長徐雙龍:區域IT部分散全球,知識共享和沉澱的需求極其強烈,理論上他應該是知識庫優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但徐雙龍此人心思縝密,經曆過起伏,可能會權衡利弊,觀察風向。
    需要向他明確展示項目價值,爭取其主動參與。難度:中低。
    IT運維支撐部的張福全: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知識庫優化項目的核心用戶和內容貢獻者就是運維團隊。
    張福全的態度將決定項目在試點部門的成敗。
    他性格直率,重感情,對陳默忠誠度高,技術敏銳度相對弱一些。
    需要耐心說服,讓他明白項目對他部門的好處,最好能讓他感覺到這是“他自己”的項目。
    難度:高(需要策略和耐心)。
    分析完畢,李文濤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溝通策略。
    他決定先從相對容易的趙宏明和潛在受益者徐雙龍開始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最後再集中精力攻克張福全這個堡壘。
    他讓秘書小楊開始預約幾位部長的時間,準備逐一麵對麵溝通,闡述他的“知識庫優化項目”構想。
    他特意將和張福全的會談安排在了最後。
    就在他剛放下電話,準備開始起草項目章程時,辦公室門被敲響了。
    “請進。”
    進來的是區域IT部部長徐雙龍,他臉上帶著慣有的精明笑容,手裏拿著一份文件。
    “李總,沒打擾您吧?關於明年東南亞區域IT預算和資源規劃,有幾個點想提前跟您匯報溝通一下,特別是幾個新建代表處辦公室的本地服務器部署計劃,這涉及到和係統實施部、基礎架構部的資源協調...”
    李文濤心中微微一動。
    區域IT部的本地化部署需求,往往希望擁有更多的自主控製和資源,而這通常與係統實施部推崇的集中化、雲化部署策略存在一定的內在矛盾。
    他剛剛還在想知識庫項目可能需要徐雙龍的支持,沒想到對方立刻就帶來了一個可能涉及部門間資源博弈的議題。
    看來,這平穩過渡期後的第一場潛在衝突,似乎比預想中來得還要快一些。
    他麵上不動聲色,露出溫和的笑容,伸手接過文件:“徐總來得正好,我也正想找你聊聊。坐,我們詳細說。”
    他看著徐雙龍,眼神平靜,心裏卻知道,真正的考驗,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