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董事會改組2

字數:4220   加入書籤

A+A-


    “鄭總!這...這絕對不行!”廖建忠第一個忍不住了,聲音都提高了八度,“您怎麽能退到普通董事?華興不能沒有您掌舵!這太冒險了!”
    他情緒激動,臉上寫滿了不理解和擔憂。
    “是啊,老板!”丁思雲緊接著開口,語氣急切。
    “外部環境這麽複雜嚴峻,正是需要您穩定大局、運籌帷幄的時候!
    這個節骨眼上,您怎麽能退後呢?
    這新的架構再好,也需要您來主持過渡啊!”
    胡向東也眉頭緊鎖:
    “鄭總,您的遠見和決斷力是無人能替代的。
    集體領導固然重要,但核心的掌舵人更不能缺位。
    我反對這個安排。”
    就連一向沉穩的左夢安,也深吸一口氣,語氣沉重地說:
    “鄭總,我理解您培養梯隊、完善機製的良苦用心。
    但恕我直言,您此舉...未免有些過於激進了。
    華興的今天離不開您的領導,未來一段時間的挑戰,依然迫切需要您的智慧和威望。”
    會議室裏一時間充滿了反對和勸說的聲音,大家都無法接受鄭非將自己“邊緣化”的安排。
    這種感覺,就像是航行在暴風雨中的巨輪,船長突然說要回到船艙裏休息,把指揮權完全交給一套自動航行係統,哪怕這個係統再先進,船員們的第一反應也必然是恐慌和拒絕。
    鄭非安靜地聽著大家的激烈反對,臉上並沒有不悅,反而露出略帶調侃的笑容。
    他等大家的聲音稍稍平息,才緩緩開口,目光掃過眾人:
    “有趣,真的有趣。
    我還以為,你們爭論的焦點會集中在陳默身上。
    畢竟這小子明年才滿三十歲,就要進董事會擔任常務董事,按照前幾年幾次董事會討論他相關議題時那個激烈的過往...
    我還以為今天要有一場硬仗要打呢。”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幾分玩味:
    “沒想到啊沒想到,你們居然一個個的,都默認了這小子可以跟你們平起平坐,一起決策公司最高事務了?
    反倒是我這個老頭子退下來,讓你們反應這麽大?
    這說明了什麽?”
    鄭非的話像讓激動的董事們愣了一下,不由自主地開始回味他話裏的含義。
    左夢安有些一板一眼,他非常認真地回答了鄭非這個略帶調侃的問題:
    “鄭總,此一時彼一時。
    關於陳默,我想在座的各位同事,經過這幾年,尤其是‘渡河’一役的完整驗證,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
    他的目光掃過其他董事,不少人下意識地點頭表示認同。
    左夢安繼續道,語氣平穩而客觀,像是在陳述一項再自然不過的事實:
    “當初啟用他負責‘渡河’,確實有爭議,有擔憂。
    但他用結果證明了一切。
    渡河的明線上,ERP和數據庫的自研替代,三年時間,從零到一,再從一到N,覆蓋全球所有子公司,平穩切換,頂住了所有壓力,成功實現了核心係統的自主可控。
    這份功績和其中的難度,在座懂技術的都明白,堪稱奇跡。”
    “暗線上,他負責的國產EDA整合,收購概倫、禾芯,融合內部團隊,短短時間內第一個版本就成功上線,為我們芯片設計工具的自主化打開了局麵,意義同樣重大。
    甚至在孟良凡入職公司的事情上,這小子也是出了大力。”
    “關鍵是在他本職之外,集團IT的架構被他調整得更加高效穩健;
    車BG的業務也在他手上快速推進,智能駕駛、座艙、車控、車雲幾條產品線脈絡已經清晰;
    就連他個人的財務投資,靈境互動和瑞子咖啡,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反向證明了其市場洞察力和投資魄力。”
    左夢安一項項細數著陳默的成績,每說一項,在座董事眼中的認可之色就加深一分。
    這些成績是實實在在、無法抹殺的硬通貨。
    “所以,”左夢安總結道,“從能力和貢獻上來說,陳默進入常務董事名單,是水到渠成,是華興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成功範例,也是對奮鬥者和價值創造者最好的激勵。我想,在這方麵,大家雖然有驚訝,但不會有太大的原則性分歧。”
    他話鋒一轉,重新看向鄭非,語氣再次變得懇切:
    “但是鄭總,您不一樣。
    您是華興的創始人和靈魂人物,您的經驗和威望是在無數次大風大浪中錘煉出來的,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機製再完善,也需要靈魂。我們擔心的是,您一旦退後,公司在麵臨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麵時,會失去那份最關鍵的核心決斷力和凝聚力。”
    左夢安的話說出了在場絕大多數董事的心聲。
    他們對陳默的能力是認可的,但對鄭非的退後是擔憂甚至恐懼的。
    鄭非聽完,沉默了片刻,臉上調侃的笑容漸漸斂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而真摯的表情。
    “左總,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和依賴。”他緩緩說道,聲音裏帶著一絲感慨,“但正是這份依賴,讓我更加堅定了要推動這次改組的決心。”
    “華興不能再依賴某一個人,哪怕這個人是我。”他的目光變得無比銳利和堅定。
    “我們必須學會依靠組織,依靠機製。
    這次改組,就是我為大家,也是為華興未來,上的最後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保險’。”
    “至於我,”鄭非笑了笑,語氣輕鬆了一些。
    “我又不是退休,更不是撒手不管。
    我隻是換一種方式,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作為普通董事,我依然會參與最高戰略的討論,會用我的經驗為大家提供建議,也會更好地履行監督的職責。
    隻是不再具體處理日常的經營管理決策了而已。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尤其是夢安、徐平、青山、向東你們四位輪值董事長,完全有能力領導好華興。”
    實際上有一個大家都在逃避且不願意承認的現實是,老板老了。
    四四年出生的鄭非今年已經七十五歲。
    毫不誇張的說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華興內部員工最擔心不是自己會不會被裁,而是老板幹不動了華興怎麽辦。
    這時徐平再次配合地開口:
    “老板這是要‘退一步海闊天空’啊。
    他從繁雜的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更能聚焦於長遠戰略和核心風險;
    而我們呢,則能在新的機製下獲得更大的施展空間,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這對個人,對公司,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