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陳默的提前量

字數:4531   加入書籤

A+A-


    “第三,實實在在的市場支持。”
    孫清芳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政府和國企的采購導向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過去,我們的"渡河"、"高斯"想去拓展這些市場,難如登天。
    IOE體係憑借其長期建立的技術標準、認證體係和服務網絡,形成了幾乎壟斷的地位。
    一家大型企業要更換核心係統,不僅麵臨技術風險,更麵臨人才短缺、生態缺失等多重障礙。”
    她展示了一組數據:
    “OraCle在中國數據庫市場的占有率高達56%,在高端市場更是超過80%。
    其商業模式通常采用先免費或低價進入,等到用戶產生依賴後再提高價格的策略。
    同時通過認證體係培養了大量人才,這些人才反過來又成為維護其市場地位的力量。但是現在,”
    孫清芳翻過一頁數據:
    “現在,已經開始有大型央國企主動來找我們,詢問產品的成熟度。
    希望我們能夠提供解決方案,幫助他們盡快完成替代。
    僅過去一周,我們就收到了來自六大國有銀行、三大電信運營商、國家電網等37家超大型國企的谘詢和測試邀請。
    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正在對我們敞開大門。”
    她頓了頓,補充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可以說,對方這一棒子,雖然打疼了我們,但也徹底打醒了很多人。
    過去很多爭論不休、難以推動的事情,現在變得順理成章,阻力大減。
    IOE體係在中國市場幾十年的壟斷地位,正在出現裂痕。”
    徐平接過話頭,目光銳利地掃過全場:
    “清芳說得很好。危中有機!
    這對華興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但更是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時間窗口!
    所以,今天的董事會,我們需要達成幾個重要共識,並做出戰略決策。”
    “第一,我們必須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以應對終端業務在海外市場可能出現的斷崖式下跌。
    GMS的威脅始終存在,我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
    他的目光看向姚塵風和陳默:
    “塵風,終端BG要做好HMS和鴻蒙生態的加速建設,這是守住陣地的根本。
    但同時,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開辟的戰場。”
    徐平調出投影,展示出一份詳細的市場分析報告:
    “我認為,車BG的重要性,已經提升到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核心位置。
    智能電動汽車是下一個萬億級的市場,是能夠承接我們終端技術優勢、通信技術優勢、AI技術優勢的最佳載體。
    它將是我們未來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
    姚塵風凝重地點點頭:
    “徐總,終端BG會全力支持車BG的發展。
    我們在品牌、渠道、用戶運營上的積累,都可以賦能給車業務。
    當然,也離不了您和陳總的支持。”
    他說完還朝著陳默示意,陳默則回應對方,也點了點頭。
    徐平又看向辛玉良:
    “玉良,雲BU同樣至關重要。
    全球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雖然我們麵臨打壓,但國內乃至"一帶一路"市場的雲服務需求巨大。
    這是我們打造另一個平台級業務的機會。”
    辛玉良扶了扶眼鏡,語氣堅定:
    “明白,雲BU已經製定了更加激進的擴張計劃,會重點聚焦國內政企市場和友好國家市場。
    我們將推出"國產化雲解決方案",整合我們自研的數據庫、操作係統和中間件,提供全棧自主可控的雲服務。”
    “但是,”徐平的聲音提高了幾分,目光最終定格在陳默身上,“除了車和雲,我們還有一個巨大的、迫在眼前的機會,那就是我們剛剛經受住考驗的"看家本領"!”
    “陳默,"渡河"ERP和高斯數據庫,不能隻給我們華興自己用。
    它們必須走出去,賦能給千行百業,參與到這場由國家主導的"去IOE"大潮中去。
    我提議,公司正式成立"數字技術BU"(暫定名),由你掛帥,負責將我們自研的企業級軟件產品推向市場,打造華興在商用軟件領域的新高地!”
    這個提議,並未引起太多驚訝。
    許多董事早已看到了這一步。
    事實上,在過去幾天的非正式交流中,這個話題已經被多次提及。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陳默,看他如何回應。
    大家都知道,陳默這家夥曆來都是極其擅長布局,下棋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主,也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陳默緩緩站起身,他沒有立即表態,而是走到了會議室前方的大屏幕前,操作了幾下,調出了一張複雜的組織架構圖和生態合作圖譜。
    “徐總,鄭總,各位董事。
    成立數字技術BU,將我們的企業級軟件產品商業化,我完全讚同,這也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他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掌控感:
    “事實上,相關的準備工作,從"渡河"項目進入後期階段時,就已經開始了。
    並非我要未卜先知,而是我始終認為,一款真正優秀的企業級軟件,必須經過更廣泛更複雜的真實場景考驗,才能持續迭代,變得真正強大。
    隻服務於華興內部,是一種能力的浪費。”
    屏幕上,圖譜清晰展示出幾條脈絡:
    “首先,是產品本身的持續打磨和平台化構建。
    過去一年,在保障內部切換的同時,我們已經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產品化團隊,致力於將"渡河"ERP和高斯數據庫從支撐華興特定流程的"定製化係統",重構為更通用、更靈活、可配置性更強的"平台化產品"。
    這項工作,已完成超過70%。”
    他切換了一張圖表,展示出詳細的技術路線圖:
    “我們針對不同行業特點,開發了金融版、能源版、製造版等多個版本的內核。
    特別是在金融領域,我們已經通過了中國人民銀行下屬檢測機構的認證,完全滿足銀行業核心係統的要求。”
    “其次,是生態夥伴的初步構建。”
    陳默切換了一張圖,上麵列出了一些谘詢公司和係統集成商的名字,其中不乏一些業內知名企業。
    “我們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去做市場推廣,而是通過項目合作、技術授權、共同解決方案開發等模式,已經與十七家國內領先的行業八家大型谘詢和實施服務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
    他點開了幾個重點合作夥伴的詳情頁麵:
    “他們看中的,是我們底層數據庫和ERP平台的強大性能和技術先進性。
    尤其是在高並發、分布式架構和智能化方麵的優勢。
    我們通過合作,已經在金融、能源、高端製造等幾個關鍵行業,完成了POC(概念驗證)測試,效果非常好,拿到了首批意向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