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是危也是機
字數:4144 加入書籤
係統的平穩,並非僥幸,而是過去三年多無數個日夜嚴謹設計、反複測試、精益求精的結果。
超過2000名工程師參與了這個代號“渡河”的項目,編寫了超過億行代碼,建立了7個全規模測試環境,模擬了全球187個國家的業務場景。
IOE體係之所以難以替代,不僅僅是因為技術本身,更因為其建立的生態係統。
OraCle認證的DBA、經過OraCle驗證的最佳實踐、與硬件廠商的深度優化、與各類應用軟件的兼容性測試...
這一切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生態。
華興的替代之路,實際上是在重構整個生態係統。
“通知各區域IT支持團隊,解除戰時緊急狀態,恢複常規運維節奏。
但監控級別保持不變,異常情況直接上報。”
陳默下達指令,聲音裏依舊是鬆弛。
其實按他的性格,都不想這麽嚴陣以待的,畢竟半年前就已經驗證了無數次的東西。
他擱這兒指揮純粹就是讓董事會的同僚們“安心”罷了。
但有一說一,核心係統替換僅僅是一場漫長戰役的開端。
華興麵臨的不僅是OraCle一家的斷供,而是整個西方科技生態係統的排斥。
從芯片到操作係統,從開發工具到應用軟件,層層封鎖正在形成。
林雨晴適時地為他換上一杯新的黑咖啡,低聲提醒:
“陳總,半小時後,董事會。
這是兩周來的第一次全體會議。”
陳默點點頭,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他知道接下來的董事會的議題是要討論這場風暴之後,華興這艘巨輪新的航向。
而他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東西。
A1行政樓的頂層會議室,氣氛相較於兩周前的凝重,多了幾分劫後餘生的沉穩,但緊迫感並未消散。
顯然是高層的低氣壓已經開始往中下層傳遞了。
長條形的紅木會議桌旁,各位董事陸續落座,相互間點頭致意,交換的眼神中充滿了無需言說的默契。
鄭非坐在不起眼的位置打量全場,最後在陳默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頷首。
眼裏閃過讚許和更深的期許。
作為華興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場勝利的意義。
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技術突圍,更是一次對華國科技產業整體實力的檢驗。
“人都到齊了,開會吧。”徐平主持會議,開門見山。
“過去兩周,辛苦大家了。尤其是集團IT的同事,打了一場漂亮的阻擊戰。
首先,請陳總再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渡河"和高斯,現在到底穩不穩?”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陳默。
這些掌控著華興這艘科技航母方向的高管們,雖然已經收到了書麵報告,但仍希望從項目總負責人那裏聽到第一手的確認。
陳默沒有看任何資料,數據早已刻在他的腦海裏:
“徐總,鄭總,各位董事。
係統非常穩定,甚至超出了我們自己的預期。
過去十四天,全球業務零中斷,數據零丟失,性能指標全麵優於原OraCle係統。”
他稍作停頓,讓這個信息被充分消化,然後繼續道:
“特別是在高並發處理方麵,高斯數據庫的表現顯著優於OraCle。
在我們自研的分布式架構下,集群線性擴展能力提高了1.2倍,而成本隻有原係統的40%。
"渡河"項目,已經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我們可以負責任地向外界宣布,華興的核心業務運營,已完全擺脫了對OraCle產品的依賴。”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親耳聽到這確鑿的結論,還是讓在座的董事們心中最後一塊石頭落了底,不少人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這意味著華興保住了生命線,即使麵臨更嚴厲的製裁,公司的基本運營不會癱瘓。
“好!”鄭非的聲音洪亮,打破了短暫的安靜。
“這是華興人的骨氣和智慧!
證明了我們當初力排眾議投入"渡河",是完全正確的戰略決策!”
由衷的掌聲響起,非常熱烈。
掌聲稍歇,徐平的表情重新變得嚴肅:
“但是,各位,危機遠未解除。
OraCle這一關過了,但製裁的大棒不會隻有這一下。
芯片、EDA、還有終端業務的GMS,依然是懸在我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他環視全場,語氣沉重:
“更重要的是,這次事件,給了我們,也給了國家,一個極其深刻且殘酷的警示。
過去我們常說"自主可控",但隻有在真正被斷供的那一刻,才體會到這個詞的分量有多重。”
徐平看向負責公共與政府事務的董事孫清芳:
“清芳,你先說說,這段時間,從政府層麵,你感受到了哪些信號和變化?”
孫清芳推了推眼鏡,語氣清晰而沉穩:
“信號非常明確,態度極其堅決。
高層將此次事件定性為"利用技術霸權進行的惡意打壓",上升到了國家科技安全和數字主權的高度。”
她打開麵前的文件夾,裏麵是她團隊整理的近期政策動向匯總:
“我歸納了一下,政府的反應主要集中在幾個層麵:”
“第一,輿論和道義上的堅定支持。不僅僅是外交部表態,包括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在內的多個部委都發出了強烈聲音。
官方媒體的定調也是如此,將華興的自主創新與國家複興聯係在一起,這為我們贏得了極其廣泛的公眾同情和支持。”
“第二,政策層麵的急速轉向和強力推動。”
孫清芳的語氣加重了幾分,“"去IOE"已經從過去多年的"鼓勵探索",變成了"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和"安全底線"。各部委正在密集出台政策文件和指導目錄。”
她列舉了幾份剛剛發布的重要文件:
“《金融行業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自主可控發展指導意見》要求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在三年內完成核心係統自主可控替代;
《能源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將國產化率作為硬性考核指標;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計劃》明確要求優先采購國產軟硬件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