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權衡利弊
字數:4784 加入書籤
陳默的心沉了下去。
無風不起浪,先是運營中層管理人員的醉後真言,加上李俊濤的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最終更是直接拿到了實錘的證據。
這已經足夠敲響警鍾了。
“俊濤,你做得非常對!這件事非常重要。”陳默肯定了他的做法。
“這件事你先不要再對任何人提起,也不用管了。一切交給我來處理。”
掛斷電話,陳默站在落地窗前,望著窗外華興科技園區的璀璨燈火,心情卻一片冰涼。
他萬萬沒想到,李攜耀的野心和冒險精神,竟然這麽早就用到了歪路上。
是為了把經營數據做好後期收割一波加盟商?
還是為了製造更亮眼的財報數據,吸引更高的估值?
無論哪種原因,這都是他絕對無法容忍的底線問題。
沒想到當初把李俊濤安排在瑞子咖啡的一步閑棋,竟然這麽快就得到了回報。
他幾乎沒有猶豫,立刻讓林雨晴去約了李攜耀,安排一次盡可能私密的會麵。
兩天後,在鵬城一家私人會所的茶室裏,陳默和李攜耀相對而坐。
香茗氤氳,氣氛卻遠不如茶水那般溫潤。
寒暄過後,陳默直接切入了主題,他沒有提及李俊濤,也沒有說任何具體細節,隻是用一種平靜的語氣說道:
“李總,瑞子最近的發展勢頭非常猛,團隊辛苦了。
不過,據我了解到,關於運營數據上報方麵,存在一些不夠嚴謹的做法。”
李攜耀端著茶杯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臉上笑容不變:
“哦?陳總聽到了什麽?
瑞子的數據一直是經過嚴格審計的,尤其是上市在即,我們更是慎之又慎。”
他試圖輕描淡寫。
陳默沒有被他帶偏,目光銳利地看著他:
“李總,明人不說暗話。
是不是嚴格審計,你我都清楚。
我想說的是,如果為了追求短期內的數據漂亮,在某些環節上動了心思,哪怕隻是‘潤色’百分之二三十,這條路走下去會是什麽後果,你想過嗎?”
李攜耀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眼神閃爍,似乎在評估陳默到底知道了多少,以及他的態度。
陳默沒有給他太多思考的時間,繼續施加壓力:
“瑞子是你一手創立的心血,也是我重點投資的項目。
我們都希望它能成功,而且是長期健康且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上市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如果根基不穩,甚至埋著雷,就算一時風光上了市,將來爆雷的時候,摔得會更慘。
到時候,失去的不僅僅是財富,還有信譽、自由,甚至整個事業。”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觀察著李攜耀變幻的神色,緩緩說道:
“我的態度很明確,這種事情,我絕不接受,也不會配合。
如果瑞子非要走這條路,那我會在上市前,逐步減持乃至清空我的股份,退出董事會。
當然,退出的原因也僅僅是‘個人原因’。”
這話說得極重,幾乎是最後通牒,但也留了餘地,至少他表達了不會撕破臉皮的態度。
畢竟就目前看,瑞子咖啡這種優質資源多的是人想接盤。
李攜耀的臉色終於變了,以他的智商當然知道陳默能這麽說,肯定是已經拿到了實際證據。
而至於陳默怎麽知道的,已經不重要了。
對方不僅是第二大股東,更是華興的實權人物,還是靈境互動的第二大股東。
靈境互動那邊可是上市前一分錢都沒減持,而如果這邊大批量退出,無疑會向市場釋放極其惡劣的信號,極大可能直接導致上市計劃流產。
有一句話是就怕貨比貨...
更重要的是,陳默所描述的“爆雷”後果,像一盆冷水澆在他被上市狂熱衝昏的頭腦上。
陳默看著他陰晴不定的臉,語氣稍緩,但依舊堅定:
“當然,我相信瑞子的實際業務是非常紮實的,‘快+準’的模式已經得到了市場驗證,用戶增長和複購率都很健康。
我們完全沒必要冒這種風險去追求虛假的繁榮。
因小失大,智者不為。
李總,你是聰明人,應該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茶室裏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李攜耀內心經曆著激烈的天人交戰。
一方麵,他對陳默如此直接和強硬的幹預感到非常不快。
甚至有一絲僥幸心理,覺得隻是稍微美化一點數據,行業慣例而已,未必會被發現。
另一方麵,陳默的警告又像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
他不僅知道了,而且態度堅決,甚至不惜退出。
一旦陳退出,帶來的連鎖反應是他無法承受的。
更重要的是,陳默點醒了他,瑞子本身的業務基本盤已經足夠優秀,確實沒必要為了那點估值溢價鋌而走險。
他是老江湖,明白造假這種事會上癮,有了第一次,就很難收手,最終滑向深淵的概率,很大。
最終,理性和對巨大風險的恐懼壓倒了短暫的貪婪。
李攜耀長出了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苦笑道:
“陳總,多謝提醒。
是我一時糊塗,被上市的壓力和華爾街那套估值模型給繞進去了。
你說得對,瑞子沒必要走這種邪路。”
他抬起頭,眼神變得清明了許多:
“我會立刻叫停所有不合理的數據操作,要求所有部門務必實事求是。
並且,我會和喬雅一起,組建一個內部核查小組,對過去一段時間的運營數據進行徹底複核和糾正。”
陳默點了點頭,心裏也鬆了口氣。
他能看出李攜耀這次的表態是真誠的。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內部核查很有必要,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控製知情範圍,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穩定是第一位的。”
“我明白。”李攜耀鄭重答應,隨即又帶著幾分試探問道:“那......陳總,上市的計劃?”
“上市照常推進。”陳默肯定地回答。
“我們要的是真實數據支撐下的上市。
速度可以稍微放慢一點,把基礎打得更牢。
有時候,慢就是快。”
李攜耀和喬雅也算是快刀斬亂麻,兩周便解決了最棘手的誠信危機。
陳默覺得對方能處,決定再送李攜耀一份“大禮”,幫他找到一條真正健康增長的道路。
他沉吟片刻,說道:
“其實,要想提升營收和利潤,未必需要弄虛作假。
我們可以在精細化運營和產品創新上多下功夫。”
李攜耀立刻來了興趣:“陳總有什麽高見?”
“我注意到,瑞子目前的產品線雖然豐富,但爆款單品還不夠突出,大多還是依賴營銷驅動和折扣引流。”
陳默分析道,“我們可以借鑒傳統飲品行業的經驗,集中資源打造一兩款真正能打、利潤空間也足夠的‘大單品’,作為持續吸引客流和貢獻利潤的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