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工作組被李明輝訓斥
字數:4826 加入書籤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在蜿蜒的鄉村小路上。聶衛華是鎮政府的一名年輕幹部,此時正駕駛著一輛老舊的吉普車,緩緩駛入大莊村村委會。
他身旁坐著鎮衛生院王家軍醫生和林蓮護士,兩人都是鎮衛生院的骨幹力量,此次隨行是為了開展大病摸查工作。車子停在了大莊村委會的院子裏。
副主任劉玉米、婦女主任李秀蘭等村支兩委全體人員已經等候多時。李秀蘭身材嬌小,笑容滿麵,一見到他們就熱情地迎了上來。“歡迎歡迎,辛苦你們了!”她一邊說著,一邊招呼大家進屋坐。
屋內,鄉村醫生李華已經準備好了茶水。他是村裏唯一的醫生,雖然隻有中專學曆,但醫術卻相當高明,深受村民信任。
李華站起身,與新來的成員一一握手,眼神中透露出對工作的認真和期待。
大病摸底調查明確了清晰的目的。其首要目的是全麵、準確地收集與調查對象相關的信息和證據,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通過深入的調查,揭示事件的真相和本質,找出問題的根源和關鍵所在。其次,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形成客觀、科學的結論和報告,為決策層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同時,調查組也肩負著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和建議的責任,以推動問題的解決和改進。
在出發前,調查組進行了充分而細致的準備工作。攜帶的工具方麵,配備了先進的取證設備,如筆記本電腦、錄音筆等,用於記錄現場的情況和相關人員的陳述。簡單的檢查儀器也是必備的,如血壓表、聽診器和血糖儀等,以對一些病情做初步的評估。
“我們今天就開始吧?”聶衛華看了看手表,提議道。
“好,那我們先從上莊開始。”李秀蘭點頭同意,她知道時間緊迫,根據市級要求,每天下午必須在16:00以前上報當日摸底數據,一步慢步步慢,全市、全鎮都在排查,如果墊底了,會被點名的
他們背上藥箱,拿著調查表,踏上了走訪村民的征程。
走訪中的發現上莊的小路上,泥土被昨夜的雨水浸濕,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調查組沿著狹窄的村道前行,偶爾停下來與路邊勞作的村民打招呼。
他們首先來到了張大爺的家中。老人家躺在床上,麵色蒼白,顯然是長期患病。王家軍上前檢查,發現他的病情已經相當嚴重,需要立即轉院治療。
“大爺,您這病不能再拖了,得趕緊去醫院。”王家軍醫生語氣堅定地說。
張大爺卻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擔憂:“我這一把老骨頭了,去了醫院也是白花錢。”
林蓮見狀,耐心地勸說:“大爺,現在國家有政策,大病醫保能報銷很大一部分費用,您不用擔心錢的問題。”經過一番勸說,張大爺終於同意了到鎮衛生院治療。
和其子女交代了相關事宜,李華和王家軍幫他整理好行李,聯係好了車輛,讓他家人陪同前往了鎮衛生院。
等從張大爺家裏走出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此時,陽光鋪滿了大地上,雖然已是深秋。聶衛華還是抬手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汗珠,隨後低頭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神情顯得有些焦急和憂慮。
上莊大部分村民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他們對調查組的到來充滿了期待,調查組在村子摸排,許多村民主動圍攏過來,熱情地與調查組成員打招呼,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對調查組的歡迎,還熱心的訴說誰誰誰家什麽時候生過病,誰誰誰家住過院,更有甚者還主動帶路。
一些村民則表現出了謹慎和觀望的態度。他們在過去可能經曆過一些未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情況,心中難免存有疑慮。
“哎呀,今天的天氣真是不錯,陽光明媚,適合出去走走。”
此回答與大病摸底工作無直接關聯,轉移了話題。)
“我家後院的那棵老槐樹,今年又開了很多花,特別香。”
同樣未直接回應大病摸底的問題,而是談到了家中的樹木。)
“聽說最近鎮上的超市在打折,有很多東西都挺便宜的。”
此回答偏離了主題,轉而討論購物信息。)
“我前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去了很遠的地方旅遊。”
與調查工作無關,提到了夢境內容。)
“嗯,我覺得咱們村的風景是越來越好了,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
雖然提到了政府工作,但並未直接涉及到大病摸底的具體內容。)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采取抵觸的行為,而是默默地關注著調查組的一舉一動,等待著事態的發展,以決定自己是否給予全力的支持和配合。
在調查工作逐步推進的過程中,村民們的配合程度也逐漸提高。一些熟悉村莊情況的老人,主動為調查組提供了寶貴的曆史資料和線索。他們耐心地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將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往事一一講述出來,為調查組的工作打開了突破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一位名叫李輝的老黨員,他在村裏德高望重。調查組找到他了解情況時,他不僅詳細地講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還主動召集村裏的其他老人一起,共同為調查組提供信息。他說:“隻要能讓咱們村越來越好,我這把老骨頭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李大爺的行動感染了很多村民,大家紛紛效仿,積極參與到調查工作中來。
然而,也有少數村民存在著不配合的情況。比如,個別村民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受到損害,對調查組的詢問遮遮掩掩,甚至故意提供錯誤的信息。但在調查組耐心的解釋和溝通下,他們逐漸認識到了調查工作的公正性和必要性,最終轉變了態度,開始如實提供相關情況。
還有一位張大媽,一開始對調查組充滿了抵觸情緒。她認為調查組的到來會打破村裏原有的平靜,給自己的生活帶來麻煩。但當她看到調查組的成員們不辭辛勞地為了解決村民們的問題而奔波,並且真心實意地為大家著想時,她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後來,她不僅主動向調查組道歉,還積極地為調查工作出謀劃策。
中午大家坐著吉普車回到村委會吃飯,李明輝一邊抽著煙,一邊傾聽調查組今早的工作,一句話都沒說。
直到下午4點,報完數據,大家就在村委會聊天,等待晚飯。
李明輝從辦公室出來,看到他們就走過來問今天的進度和難度。
眾人七嘴八舌的回報著今天所見所聞和收獲。
李明輝猛地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不滿的光芒:“你們今天的任務?這效率,可真是‘高效’啊!”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諷刺,顯然對今天的工作安排並不滿意。
調查組成員麵麵相覷,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聶衛華鼓起勇氣,試圖解釋:“李主任,我們其實……”
李明輝打斷道:“我們大莊村委會一共512戶,你們今天完成了37戶,這樣的進度,半個月都完不成任務。”
李明輝主任揮手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堅定:“不必多說了,明天必須分組進行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效率。明天開始,分成三個組,每組都要有專業的人員搭配。”
他頓了頓,開始詳細分配:“因為到鎮衛生院培訓吳婷婷有事趕不回來,村委會的劉玉米同誌是上莊村民,對那裏很了解,和鎮衛生院的王家軍醫生一組,負責上莊摸底”
這時,王醫生似乎沒聽明白,或者故意打岔,插話道:“李主任,那我們的午餐怎麽解決呢?是不是到時候回村委會吃?”
李明輝主任眉頭一皺,顯然對這個問題感到意外:“午餐?由劉玉米安排就在他家吃!”
接著,他繼續分配:“鎮衛生院的林蓮護士和婦女主任李秀蘭一組,負責下莊摸底”
李秀蘭似乎被之前的對話帶偏了思路,問道:“李主任,分組後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早點下班了呢?”
李明輝主任的火氣更甚,聲音提高了幾分:“早點下班?你想得美!我們是要確保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是讓你來混日子的!”
聶衛華接口:“那我和李華一組,我們負責中莊摸排”
這時,李華:“李主任,那我們的交通工具怎麽安排?是不是每組都要配一輛車?”
李明輝主任無奈地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嗯嗯,李秀蘭同誌有摩托,兩個女生也方便!劉玉米有摩托但是不會騎,明天我派人把你們送過去,聶組長這邊有車我就不強調了,中午秀蘭帶林護士回來吃飯,聶組長這邊我會派人送,同誌們,這是政治任務,我們必須不折不扣的完成,另外,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早一天完成,我們就早一天解放了。”
說著,拿著摩托鑰匙向外走,要去接自己的老娘。剛走到大門,又折返回來:“這次摸排的數據是極其珍貴的,你們回來以後盡可能的整理入檔,避免以後用到!”
說著揚長而去,隻留下麵麵相覷的眾人。
喜歡下莊生活請大家收藏:()下莊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