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病摸底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清晨,依然是個晴天,陽光穿透灑在蜿蜒的鄉村即將被硬化的路上。各個小組分頭行動,李秀蘭和林蓮護士的腳步沒有因為是女子而延緩。她們走訪了幾戶人家,發現了不少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林蓮護士仔細記錄下每個人的情況,並為他們提供了初步的治療建議。
    各組均遇到各種複雜情形。這裏的居民大多以務農為生,生活條件相對艱苦。
    聶衛華他們在走訪中發現,許多村民因為經濟原因而忽視了自己的健康問題。在一戶農家小院裏,聶衛華他們遇到了一位中年婦女,她的丈夫因工傷失去了勞動能力,家庭陷入了困境。婦女自己也有嚴重的關節炎,卻因為沒錢治病而忍受著痛苦。
    聶衛華看著這位堅強的母親,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要想真正幫助這些村民,光靠醫療救助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王醫生他們來到一位患者的家中,迎接他們的是一張熟悉的臉龐。患者熱情地招待他們坐下,開始講述最近的病情。她說,自從上次市二院專家給出詳細的用藥指導後,她嚴格遵守,按時服藥、合理飲食、適度鍛煉。現在,身體明顯硬朗許多,可以下地幹活,自己對康複充滿信心。隨即王醫生又進一步進行查體,患者恢複較好,這讓他們感到欣慰。
    張叔叔是個慢阻肺患者,還帶著高血壓、腦梗塞這些慢性病,瞧著那瘦巴巴的樣子,可真讓人心疼。不過呀,他那頑強的生命力,就像小火苗似的,撲不滅呢!一雙眼睛裏,還閃爍著堅毅的光。林蓮護士和患者、家屬聊得可深入啦,把診療的難處和需求都摸得透透的,還專門給他們講解了現有的醫保政策,又是做心理疏導,又是給支持。
    “我今年78歲,是個老病號了,背著藥罐生活了40多年,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們越活越有盼頭,在村裏就能夠看病住院,刷醫保卡報賬,還可以先診療後付費。”
    “要不是李醫生經常深夜出診的話,我的身體不會像現在這樣好。”
    獨居老人張玉金樂嗬嗬地講起了心裏話,兒女雙全的她在40多歲時就查出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和高血壓,不到70歲又查出腦血管輕微堵塞,支氣管炎時常發作,胃部也常常犯病。“李醫術好、態度好,遇到中午輸液的話,她還給我們煮飯吃。”老人口中的李就是大莊村衛生室李華。
    “那是3月份的一天深夜,我突然吐血不止,胃部劇烈疼痛,不一會兒便不省人事。手足無措的老頭子丈夫)在慌亂中撥通了衛生院的電話,鎮醫院的120也停在了公路邊,四名醫生把我抬到公路邊,坐上120,送到縣醫院急救中心。”提起之前的生病經曆,李英仍心有餘悸。
    “李娘娘阿姨)你的病剛好,一定要注意飲食,以清淡食物為主,盡量不吃辛辣、堅硬食品,按醫生說的做,要按時吃藥,有啥問題記得打電話。”在千叮萬囑後,林蓮和李秀蘭才開始前往下一站。
    來到殘疾人張旺家門前,隻見他正坐在輪椅上挨著大門,靠著土坯牆曬太陽,見到劉玉米的到來,老人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二姑爺好,我來看看您,這是鎮衛生院的專家,給您測量血壓、檢測血糖……您莫激動,看嘛,血壓又有點偏高。”
    “謝謝謝謝,你們經常來,你就更不用說,隻要路過門前,你就進來看看,還經常給我送吃的用的。”粟明政顯得有些激動。
    進入屋內,正堂擺放著四輛輪椅,其中三輛早已鏽跡斑斑、破損不堪。張旺的妻子說:“他中風多年,走不得,這些輪椅都是政府送來的,說是市殘聯免費配送的,已經坐爛三輛輪椅。兩年前,我也中風倒床了,通過裏醫生的按摩和訓練,我慢慢站起來,重新學會了走路。”
    當調查組完成了一天深入而細致的走訪調查工作後,夕陽的餘暉灑在鄉間的小路上,他們拖著略顯疲憊但又充滿收獲的身軀,緩緩回到了村委會。
    村委會的院子裏,調查組正忙碌地整理著文件和資料。調查組的成員們走進院子,臉上帶著一絲凝重,卻又透露出堅定和決心。組長聶衛華率先走進辦公室,他的步伐沉穩有力,眼神中透著思索。 李華和王家軍緊跟其後,李秀蘭的頭發有些淩亂,臉上還沾著些許塵土,林蓮則不停地用手揉著發酸的肩膀。
    眾人圍坐在會議桌旁,聶衛華清了清嗓子,說道:“今天的一共摸排184戶,是全鎮第一,全市第三,大家都辛苦了。上級領導對我們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和鼓勵,其他調查組也給我電話取經,今天我們獲取了不少關鍵的信息。”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
    王家軍迫不及待地開口:“我發現村民們對於新的醫療政策的理解還存在很大的偏差,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具體的措施。”他一邊說著,一邊從包裏拿出密密麻麻記錄著的筆記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人也點了點頭
    聶組織表情嚴肅地說:“這些問題都很重要,我們必須盡快整理出詳細的報告,向上麵反映。”他看向林蓮,“小林,你負責把今天收集到的關於政策理解方麵的問題進行分類和總結。”
    林蓮認真地點了點頭:“沒問題,組長。”
    聶衛華又轉向李秀蘭:“秀蘭,你把基礎人員方麵的情況梳理清楚,包括具體患者家庭組成。”
    李秀蘭回應道:“明白,組長。”
    這時,李明輝走了進來,他熱情地給大家倒了杯水,說道:“辛苦各位同誌了,有什麽需要我配合的,盡管說。”
    聶衛華感激地說道:“主任,感謝您的支持。謝謝你昨天給大家的一記重錘,我們還需要一些村裏的相關文件和數據,以便更全麵地了解情況。”
    李明輝爽快地答應:“行,我馬上安排人給你們找。”
    李秀蘭說:“今晚給弄點夜宵唄!”
    大家大笑。
    李明輝嗬嗬笑了兩聲:“多大個事,待會我就給你們下麵吃!”
    眾人又是哄堂大笑。
    接著。
    大家又陷入了熱烈的討論中。李明輝看著大家,語重心長地說:“這次的調查任務艱巨,你們一定要為村民們解決實際問題,加油!”
    組員們紛紛加油,眼神中充滿了堅定。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每一個數據、每一份報告都可能影響到整個村子村民們的健康。
    窗外,天色完全黑了下來,村委會辦公室的燈光卻依舊明亮。調查組的成員們繼續忙碌著,他們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高大,為了鄉村的發展,為了村民的幸福,他們不辭辛勞,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交流的過程中,大家也分享了一些在調查中遇到的感人瞬間。比如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盡管生活艱苦,但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積極配合調查工作。還有一個年輕的村民,主動提出了一些關於關注老人的想法,讓大家看到了年輕人對大莊的熱愛和期待。
    林蓮感慨地說:“這些村民們真的很淳樸,他們的期望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王家軍也點頭表示:“是啊,我們一定要不辜負他們的信任。”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當牆上的時鍾指向深夜,調查組的成員們終於完成了初步的整理工作。他們伸了伸懶腰,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李明輝適時的出現在會議室,說道:“今天就到這裏,走,吃麵,吃完大家好好休息,明天繼續努力。”
    眾人紛紛收拾東西,走向村委會食堂。他們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夜晚顯得格外清晰,仿佛是為鄉村振興奏響的一曲堅定的樂章。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調查人員那叫一個風風火火,村委會和衛生室也都特別給力,充分發揮了基層醫療前哨的作用,積極配合,給排查工作幫了大忙。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成功排查出 628 名慢性病患者。這次排查給患者後續的治療和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衛生室的李華那可是功勞不小,他幫忙登記信息、做初步篩查,還大力宣傳慢性病防治知識,讓村民的健康意識大大提升。
    借著這個機會,四裏鎮衛生院進一步加強對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一方麵,把患者檔案整得明明白白的,分類管理,給每個人都量身定製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健康指導計劃;另一方麵,和上級醫院加強合作交流,經常請專家來坐診,給患者提供更專業的診療服務。
    同時,還一直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宣傳資料這些方式,給轄區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帶著大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後來,四裏鎮衛生院砥礪前行,不斷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為轄區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喜歡下莊生活請大家收藏:()下莊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