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夢做了一場遊戲 一杯水澆活我是敗者

字數:5040   加入書籤

A+A-


    她走上講台,向台下輕輕一笑,然後清了一下嗓子,唱起了《一場遊戲一場夢》。
    “為什麽道別離,為什麽要哭泣,這隻是昨夜的一場夢而已;不要說什麽分離,我不再愛你,這隻是昨夜的一場遊戲。”
    倩倩的嗓音悅耳動聽,聲聲扣人心弦,我不禁聽得呆了。
    聽著聽著不禁心裏琢磨:“她這首歌是唱給我聽的嗎?她是在告訴我‘她不再愛我’?我和她之間隻不過是在一場夢中做了一場遊戲?”“一場遊戲一場夢,雖然你的影子還在我的眼前出現,但我的歌聲裏早已沒有你;那一場遊戲一場夢,讓殘留的愛留在這裏;兩個人的世界裏本該沒有你。”
    倩倩的聲音如淒如述,我不知不覺中眼淚已充滿了整個眼眶,心中如被刀絞,心想:“她是在告訴我‘兩個人的世界裏本該沒有我’嗎?她是在說我是丁有健,她是丁有健的表妹,雖然我丁有健苦戀著她這個表妹,而她心中並沒有我嗎?”“為什麽道別離,說什麽在一起,如今雖然沒有你,我還是我自己。
    說什麽我愛你,說什麽此情永不渝。如今沒有你,我還是我自己。”
    倩倩唱完了,台下掌聲雷動。
    我沒有感覺地拍著手,歌聲還在我的耳邊縈繞。
    我的心陷入痛苦的深淵。
    我不敢抬頭,怕被別人看見我蒙矓的淚眼。
    心中哼唱著“如今雖然沒有你,我還是我自己。”
    剛才演講成功的喜悅,一下子化為烏有,下麵的節目再也看不下去,頭腦中隻在唱著《一場遊戲一場夢》。
    第二天下午上學,在校門口碰上了倩倩。
    我對她說:“你那天唱得真好,隻是聽起來太淒涼了。”
    倩倩道:“沒有想到你倒是很能說嘛。
    ‘你們實在也太太太了。
    ’嘿嘿”倩倩沒等學完,她自己就先樂了起來。
    我也跟著輕輕笑了一下。
    又過了幾天,在政治課上,左老師講完有關“矛盾”的章節後,要求我們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寫一篇有關“矛盾”的政治小論文,在明天的政治課上,一個人、一個人地上台讀,由他當場打分。
    下午,我整整忙了一節課,終於寫完了這篇論文。
    放學後,我在車站等車,等了半天也不見車來,心想可能是車又誤點了。
    這時,倩倩走了過來,問我:“你的政治小論文寫完了嗎?”我點點頭說:“寫完了。”
    “給我看看好嗎?”“好啊!”我驚喜交加,把小論文的稿子遞給她。
    她看了一遍,遞給我道:“別人都說你作文寫得好,我看也不過如此,平淡如水。”
    說完,她轉身和別人說話去了。
    我一個人愣呆呆地拿著稿子站在那裏。
    我的心仿佛在寒冬臘月被別人猛澆了一盆涼水,一下子凍住了。
    心道:“你還想憑你的作文打動她的芳心,但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說你的文章‘平淡如水’。”
    回家後,我把稿子又反反複複地看了好幾遍,稿子都快被我攥出水來了,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改得更好?整個夜晚,一個人呆呆地盯著屋頂。
    “平淡如水”,“平淡如水”!這四個字不知道被我念了幾千還是幾萬遍。
    第二天政治課上,同學們一個接著一個讀著他們的小論文,左老師給他們打著朗讀分和文字分。
    我心裏還在念著“平淡如水”。
    輪到我了,我已經沒有昔日的自信,也不知道怎樣走上了講台。
    站在講台上,望著台下幾十雙眼睛呆了一下,拿起稿子念道:我是敗者“成功與失敗隻差一步。”
    我渴望成功,但迎接我的卻總是失敗。
    雖然“失敗乃成功之母”,但又有誰不渴望成功?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談何容易。
    麵對著一張張掛滿魚網的考卷,怎能叫人不灰心?我曾經失敗過多次,常常想從跌倒中爬起,為此一次次地總結教訓,但在我麵前奔跑的總是孫山。
    這也許就是我們中學生的主要矛盾之一——成功與失敗的矛盾。
    我不得不承認,我也隻能承認,我是敗者。
    我是從理想的頂峰跌到現實中的人。
    如果說成功麵對著的是表揚,那麽失敗麵對著的是什麽?是批評。
    是家長的指責,老師的埋怨,兄弟姐妹的不理解,但更多的是自己的深深悔恨。
    念到這時,我一抬頭,正好看到倩倩睜著兩池深不見底,美麗無比的大水潭在望著我。
    忽然間一個念頭出現在我的腦中:“水潭”、“平淡如水”。
    “水”!我望著台下無數美麗的水潭,緩緩地給自己的文章“澆上了一杯水”:我作為一個敗者,應該怎樣對待這個矛盾呢?去過我家的同學都知道,在我的桌子上擺滿了水杯——我那是借水消愁。
    在苦惱的時候,我就坐在桌前一杯一杯地喝水我盡量把聲音放得很低,壓得很沉,好象真有這麽回事一樣。
    同時,我發現一澆上這杯水,同學們和左老師的表情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心想:“我回家後倒真應該在我的桌上擺滿水杯。”
    我接著念下去:通過這幾天學習矛盾,我才覺得我仿佛明白了什麽。
    我不應該因為失敗而彷徨,應該“正視矛盾,承認矛盾,直麵人生的各種困難,分析矛盾,以致於解決矛盾。”
    重新審視失敗。
    我終於從夢幻中走出,不再假設自己已經成功。
    這時,我就仿佛被人用一盆涼水澆醒,一下子清醒了許多。
    我於是開始正視失敗,承認失敗。
    我接著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
    原因實在太多了,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不努力。
    我又回想了一下自己初中的生活:整天渾渾僵僵,上學似乎隻是列行公事;整天抱著小學的一百分看,竟不知自己正一步一步地往下滑。
    經過這一分析,我真正地覺得我不失敗,誰失敗?最後一步就是解決失敗。“逆境能造就強者”,“逆境能使人學會思考”,“逆境可以鍛煉人的意誌”。
    我現在正存於逆境中。
    我相信,隻要我能正確地對待它,找出它的有利因素,變不利為有利,就一定可以成功。
    我於是一步一步地努力,一下一下地拚搏。
    成功與失敗是對立的,但它們又是統一的。
    試問,沒有失敗又怎會有成功?我相信,經過努力,失敗會轉化成成功的。
    成功最終會屬於我這個敗者的!全文念完,我走下講台,坐到座位上。
    左老師興奮地站了起來道:“王思紅這篇文章寫得美極了,朗誦得也美極了,聽他的文章真是一種享受。
    他能結合生活實際,用一杯水就澆活了全文,這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本來這次打分,我規定是文字分滿分5分,朗誦分滿分5分,總分是10分。
    現在王思紅的表現誦寫具佳,破格給12分!”第二天中午放學,我走出教室,正和從一班出來的錢如海遇上。錢如海見是我就“哈哈”地笑著走了過來,說道:“小紅,你的政治小論文寫得真是好極了!我昨天就聽秦大軍跟我說你的文章借水消愁,寫得感人極了。
    今天政治課上,又聽老左一陣神侃,把你的文章說得神乎其神。
    你真行啊!”我剛要謙虛幾句,左老師走過來告訴我:他準備把我的論文和一班範古文的論文送到“大慶政治小論文比賽活動”中參賽。
    讓我回去重新抄寫一份。
    聽到這個消息,我心裏一陣激動,但轉念一想:“倩倩看不上的文章,要它又有何用?”在車站,我碰上了倩倩。
    她睜著大眼睛看了我半天,問:“你那天回家後,把你的政治小論文改了嗎?”我搖搖頭道:“受你所賜,我隻是在讀的時候才往文章裏澆了一杯水。”
    “受我所賜?一杯水?”倩倩似乎想不明白。
    過了一會兒,她搖搖頭道:“那天看你的文章確實覺得你寫得並不很出色,但那天聽你一讀,竟忽然覺得你寫得那麽好”我看著倩倩道:“確實是受你所賜的一杯水,才澆活了我的文章,但你過了一會兒,她搖搖頭道:“那天看你的文章確實覺得你寫得並不很出色,但那天聽你一讀,竟忽然覺得你寫得那麽好”我看著倩倩道:“確實是受你所賜的一杯水,才澆活了我的文章,但你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那杯水澆得多麽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