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前景堪憂

字數:4872   加入書籤

A+A-


    秦文奇這話一出,薑為峰二人心裏頓時一驚——
    是啊,這確實意味著一個絕佳的機會!
    薑為峰在帝京的結廬書院當了足足十三年教習,心中的誌向當真就被磨滅了麽?
    讀了那麽多書還高中了狀元,真的就沒有了理想抱負了麽?
    不是。
    朝廷在左相潘不負的把持之下,他根本就沒有了再踏入仕途的機會!
    晃眼之間年已三十有四……十七年的時間過去,他的理想其實早已被磨滅。
    隻殘留了一點星星之火。
    此刻聽秦文奇這麽一說,那點星星之火忽的明亮了一刹那。
    也隻有那麽一刹那。
    他一聲歎息:
    “秦先生,朝廷官員的任命是通過吏部來甄選的。”
    “吏部……是潘不負一手掌控的!”
    “所以這也是我對小陳大人最為擔心的地方。”
    “監察院新立,小陳大人雖為禦史,可接下來潘不負要做的一定是將他的心腹塞到監察院去!”
    “小陳大人能怎麽辦?”
    “那些下屬一個個陽奉陰違,小陳大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去查辦那些貪張枉法的官員,哎……”
    薑為峰又搖頭一歎:
    “我還是過於樂觀了,此刻冷靜一想,小陳大人自己恐怕都自身難保!”
    “女皇陛下設立了這個衙門,最終啥事都沒有做成,陛下對小陳大人定會萬般失望,到這個時候潘不負再落井下石,便是給了小陳大人致命一擊!”
    “小陳大人能落得個全身而退回他的臨安去這是最好的結果,最壞的結果嘛……”
    薑為峰沒有說,但大家都知道。
    常春麵色一黯也搖了搖頭:
    “潘不負看似輸了一局,這個老東西是以退為進啊。”
    “聽聞當下之大周國庫已空虛,陛下設立這監察院必然會花費大筆的銀子,結果這小陳大人卻被潘不負的人架空,監察院無能,他這個禦史大人便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此局,他如何能破?”
    秦文奇一聽也皺起了眉頭。
    他並沒有當過官,他雖是大儒所做的卻是教書育人之事,他也沒有想到這官場裏麵還有這種道道。
    他一捋短須,看向了薑為峰,問道:“潘不負的手有那麽大麽?”
    薑為峰沉吟三息:“他的手,恐怕比秦先生所想的還要大!”
    “那右相……?”
    常春接過了這一問,擺了擺手:
    “廖世坤?這位右相大人比潘不負差得太遠了!”
    “潘不負從縣令至左相曆經三代帝王,爺爺說如果不是錢士林錢老將他死死壓著,這人在長樂初年就能拜相入內閣了。”
    “爺爺還說潘不負這個人優缺點都極為明顯。”
    “他是有本事的!”
    “他當縣令時候治理的是山北道潛州的苦水縣,那地方山高路陡環境極為惡劣,那地方的民風也極為彪悍,與蜀州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位潘縣令走馬上任之後,隻用了短短半年的時間,苦水縣方圓百裏的流寇山匪銷聲匿跡,苦水縣城竟然能夠夜不閉戶!”
    “據聞,這便是他的夫人申玲瓏的功勞!”
    “第二年他就將苦水縣欠下的足足十年的稅銀給補齊了!”
    “第三年,吏部任命他為潛州知府。”
    “又三年,他走馬上任山北道刺史,六年時間,他成了陳朝最年輕的刺史……年僅三十三歲!”
    “長樂皇帝繼位後,將其調入集慶,若不是錢士林的苦苦相勸,他極有可能連升三級成為內閣右相。”
    “長樂皇帝終究還是聽取了錢首輔的意見,將他放在了吏部,成為了吏部侍郎。”
    “又三年,他被長樂皇帝任命為吏部尚書,至此,他距離踏入內閣隻差了一步!”
    “他對錢士林也一直懷恨在心……懷恨在心的意思是,錢士林還是內閣首輔的時候,他差點認了錢士林為幹爹!”
    “女皇陛下建立大周,錢士林告老,潘不負就此上位官拜內閣左相……”
    “錢士林的長子錢國官至戶部侍郎,卻在三年前告老……他其實才四十五歲,這便是潘不負出的手!”
    “錢國辭官之後,潘不負的長子潘成林順利升任戶部侍郎。”
    “而右相廖大人……”
    常春搖頭一笑:“廖家,本就是陳朝時候集慶的豪門。”
    “廖世坤少年時候就是集慶的一花花公子,雖說書也讀得不錯,但他更拿手的其實是吃喝玩樂。”
    “他一口能品出天下名酒的名字,他知道天下最好的青樓在何處,也知道那些青樓裏真正有味道的姑娘是誰。”
    “若說當官……他是被迫當官的!”
    “他就那樣玩到了二十五歲,他爹覺得他這樣玩下去遲早要完犢子,長樂皇帝登基當年,他爹便大手一揮豪擲數十萬金,直接就給他買了個禮部侍郎!”
    “禮部嘛,這衙門在六部中最不重要,也很清閑,這位廖公子倒是很喜歡。”
    “廖世坤的性子灑脫,也很受錢士林的喜歡。”
    “長樂三年,潘不負升任吏部尚書的時候,錢士林也出了手,廖世坤就成了禮部尚書。”
    “女皇陛下登基之後,潘不負入內閣為左相,錢士林告老時候出了最後一手,那就是將廖世坤扶到了右相這個位置上。”
    “這就是當今兩位宰相的大致經曆。”
    “潘不負是從縣令一路至左相,廖世坤……他是渾渾噩噩成為了右相。”
    “這些年雖說廖世坤不再如以往那般荒誕,可他手裏所掌握的官員除了錢士林留給他的人之外幾乎就沒有了。”
    “不過錢士林留下的人都還不錯,至少能做到讓廟堂之上左右二相的實力看似平衡,可爺爺說潘不負的勢力遠在廖世坤之上!”
    “所以,這監察院的官員,潘不負至少會占七成!剩下的三成是給陛下看的,以避免陛下對他的防備罷了。”
    常春洋洋灑灑如此一說,秦文奇和薑為峰二人就聽明白了。
    潘不負沒有對廖世坤動手,僅僅是因為廖世坤這個右相根本就威脅不了他。
    廖世坤的存在是個好事,完美的解決了潘不負背負著一個權臣之名。
    他現在在傾盡全力的輔佐二皇子殿下入主東宮……
    當二皇子殿下真的成了儲君將來某一天真的登基為帝之後,他潘不負的權力才是真正的達到了巔峰!
    這個人……竟然厲害如斯!
    薑為峰這才後怕,這才知道自己當年那才是真正的以卵擊石!
    “如此說來,監察院這個衙門比曾經的內務司都不如!”
    “哎……小陳大人接下來舉步維艱,與其白白喪命,莫如也來結廬書院當個教習算了!”
    薑為峰話音剛落,一個聲音在門外響起:
    “教書可育人,為官可治國。”
    門嘎吱一聲開了。
    一個漂亮的少年郎披著一身風雪走了進來。
    “治學並非當下最緊要的事,當下最緊要的事是大周朝廷病了,還病的不輕。”
    “隻因依附於大周朝的吸血蟲太多,若再不醫治,這大周朝也必將國之不國了。”
    “本公子陳小富!”
    “不善於治學,卻善於治國。”
    “治學可獨善其身,治國……極有可能丟了小命。”
    “薑為峰、常春,二位怕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