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朱元璋的殺伐果決與分封弊病
字數:4534 加入書籤
【朱元璋與謀士們製定了先攻取山東,山東是大都的屏障,攻克後可以解除後顧之憂。
之後進攻河南,占領了中原的核心地帶,切斷元朝的羽翼。
再占據潼關,阻斷關中的元軍對大都的增援,使大都成為孤城。
最後鼓行向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卷而下的北伐戰略。
在徐達和常遇春等將領的指揮作戰下,北伐進展比預想的還要順利。
僅用時一年便攻克了元大都,比攻打陳友諒和張士誠要順利的多。
元順帝帶著宗室匆忙北逃退居漠北,不可一世的黃金家族就這樣被驅逐出了中原。
後續又逐步清剿蒙元殘餘勢力,南方的割據政權也被逐一消滅,至1389年基本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天下從此恢複漢家正統,是為大明王朝。
明朝也是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從南到北北伐成功統一全國的王朝。
而在多年的統一戰爭中,從元末到明朝統一,漢人政權粗略估計消滅了元軍共一百六十多萬人。
蒙古青壯男子大為減少。
對於那些歸降的蒙軍和蒙古貴族們,朱元璋並沒有趕盡殺絕,允許他們留在中原生活。
對於已經漢化和儒化的蒙古士人,朱元璋更是一視同仁,允許有能力有才華的蒙古人入仕為官,繼續為大明王朝效力。
而對於在存活數量遠多於蒙古男子的蒙古女子,朱元璋則強製要求她們必須嫁給漢人男子,嚴禁嫁給蒙古人。
如有違背男女都將被杖責,並淪為奴隸身份。
以此通過婚姻和血緣,從法統層麵減少蒙古人種占比。
並且要求明朝境內所有蒙古人必須著漢服,說漢語,科舉不必說自然也必須用漢字。
另外還廢除了蒙古人的傳統繼婚製。
以前的蒙古人可以在父親死後繼承所有財產,連父親的女人都可以繼承。
這種違背人性的傳統,完全超出了漢家文化的底線,被明朝徹底禁絕。
又從文化層麵斷絕了境內蒙古人的傳承。
靠著這些種族政策,明朝迅速穩定國內局勢,境內的蒙古人也逐漸融入了漢族文化圈。
不過隨著大規模戰事宣告結束,擁有卓越功績的淮西功臣們,也倚仗著功勞越發肆無忌憚。
不僅在地方上貪汙腐敗,還像曾經的蒙古人一樣欺壓自家的百姓,盤剝無度。
更重要的是他們結黨營私,相互勾結的勢力越發龐大,掌握的諸多軍政大權已經威脅到了中央集權。
貧苦出身的朱元璋對這種腐敗行為深惡痛絕。
為了維護統治的公正性和社會穩定,決定對這些違法亂紀的功臣進行堅決懲處,甚至施以極刑。
比如公元1380年,曾為明朝四處征戰,戰功赫赫被封為永嘉侯的朱亮祖,因在鎮守廣東期間,與當地土豪惡霸勾結,陷害番禺知縣道同,最終被朱元璋將其與其長子朱暹一同鞭打至死。
同年,擔任左丞相的胡惟庸,倚仗權力在朝中遍植朋黨,打擊異己,勢力尤為龐大。
胡惟庸不僅擅自處理生殺廢黜等按理屬於皇權掌管的大事,比如將彈劾他的吳伯宗貶至鳳陽。
還利用職權,接受他人的金銀、字畫、名馬等賄賂,腐壞國家公器謀取私利。
甚至悄悄培養死士,拉攏官員侯爵,與李善長聯姻,在朝廷內外安插勢力,形成龐大政治集團。
最終被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了全家,並廢除了宰相製。
後續胡惟庸案的影響不斷擴大,許多官員互相揭露,諸多功臣被牽連,如李善長、陸仲亨、唐勝宗等,共計兩位公爵、二十位侯爵陸續被殺,牽連高達三萬餘人。
胡惟庸案也被稱為洪武年間第一大案。
後來又發生了藍玉案。
李善長死後三年藍玉才被殺,與影視劇中李善長和藍玉一同被殺不一樣。)
在北伐中立下諸多戰功的藍玉,還曾率領15萬大軍遠征漠北,在捕魚兒海大破北元軍隊,殲滅了北元大量有生力量,抓獲了北元皇室成員、貴族、官員等數萬人,繳獲了大量的牲畜、物資。
同年北元宣告滅亡。
就是立下如此重大戰功的藍玉,卻自恃功高,目無法紀。
不僅強占民田,趕走禦史,強奸北元王妃,使其受辱自殺。
北征歸來時,僅因守關官吏開門遲緩,甚至就縱兵毀關而入,可見其嬌縱至極。
而且還私自收養莊奴、義子,形成私人武裝。
最終被錦衣衛告發謀反,朱元璋下令將其剝皮,並誅滅三族。
此案也牽連了眾多公侯及文武官員,被殺者多達一萬五千人。
雖然在嚴懲貪官汙吏方麵,朱元璋堪稱手段狠辣至極,但是他的這些舉動似乎更多是為了集權,至於是否真心為了百姓不被盤剝一點上卻廣受爭議。
爭議最多也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朱元璋大肆分封朱姓皇室。
朱元璋滅了元朝後,為了穩固統治,也為了監督地方各級官員避免貪汙腐敗擁兵自重,於是將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到各地就藩封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不僅手握重兵,還擁有大量土地、財富和權力。
在地方上與官員勾結,形成強大的地方勢力,削弱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控製。
藩王們在地方上作威作福,肆意貪汙是一方麵,更深層的影響是百姓們要負擔藩王龐大的歲祿。
早期藩王不多尚且能夠維持,可隨著時間推移,藩王的後代要歲祿,藩王後代的後代也要歲祿。
一個尋常人家尚能生子約莫五六,擁有大量妻妾女婢的藩王又該有多能生?
比如朱元璋之孫慶成王朱濟炫,一生不算女兒,光是兒子就生養了一百個,還都長大成人。
繼承朱濟炫爵位的朱鍾鎰,他也僅兒子就生了140多個。
這些藩王子嗣大多不用勞作,一輩子光拿歲祿就能享盡榮華富貴,他們又能借助優渥的環境生養更多的子嗣。
時間一長,這些藩王後代人數急劇增加,尤其這些藩王後代兼並了龐大土地還不用納稅。
百姓們不僅要負擔他們的歲祿,還要以不足天下半數土地卻要承擔天下賦稅。
這樣的盤剝與蒙古人對漢人的剝削又有什麽差別?
如此負擔讓明朝百姓們根本沒有過上漢家王朝恢複後他們所期望的日子。
總共維持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滅亡,與朱元璋的分封之舉有直接關係。
沒有顧及到百姓疾苦,卻大肆分封的朱元璋,因此被後來的人們爭論其根本沒有他所表現出來的愛民之心。
明明出身疾苦平民的朱元璋,卻造成了剝削百姓的結果,此所謂屠龍者終成惡龍。
不過後來繼承朱元璋皇位的朱標之子朱允炆進行了大力削藩,有人議論這是朱元璋在世時就給下的指示。
無論有沒有朱元璋的指示,朱允炆削藩結果卻是導致了藩王發動兵變,最終朱允炆潛逃,皇位被藩王奪取,國家經曆了一場嚴重動亂。
足可見得分封一旦開啟,等到弊端顯現再想挽回,一切就已經晚了。
所以要麽一開始不分封,要麽就得做好政權可能被顛覆的準備。】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