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革命巨變

字數:3804   加入書籤

A+A-


    【孫文去世後,國民政府的革命在隱患將起未起的背景中繼續進行著。
    1925年7月,國民政府所屬軍隊統一命名為國民革命軍。
    1926年7月9日,經過不算充分的準備,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正式開始北伐統一全國的戰爭。
    在隨後不到一年時間裏,國民革命軍便從廣州打到武漢、南京和上海。
    打垮了吳佩孚、孫傳芳兩大軍閥。
    1926年12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抵達武漢後,決定將首都從廣州遷至武漢,並正式定名為武漢國民政府。
    到1927年6月,革命勢力迅速發展到黃河流域,給予帝國主義和軍閥勢力沉重打擊。
    但在革命北伐迎來階段性勝利的時候,國民革命軍也遭受了巨大損失和政治危機。
    如建國粵軍第二師師長張民達、北伐軍第十八軍軍長夏超、北伐軍暫編第十一軍軍長馬祥斌、北伐軍四十軍教導師師長龔憲,都在北伐過程中壯烈犧牲。
    尤其是黃埔三傑之首的蔣先雲。
    事才能卓越,畢業考試成績全校第一,他在國共兩黨中都有較高威望和影響力,兩黨都力圖爭取他的加入。
    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意誌堅定的優秀黨員,更在黃埔軍校參與籌建中共特別支部。
    但他卻於1927年5月28日,在河南臨潁與奉係軍閥作戰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如果他未犧牲,在後續的革命戰爭中,極有可能被委以重任,為中國的革命偉業做出重要貢獻。
    不過將領和士兵的重大傷亡,尚未危及國民政府根本,最嚴重的還是內部的兩次政治危機。
    其一是蔣介石、汪精衛分別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大肆屠殺共產黨員與革命群眾,之後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此次蔣介石血腥屠殺共產黨人也被稱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建立武漢國民政府,召開“分共”會議,宣布和共產黨決裂,之後逐步走向反動。
    兩個由國民黨內部分裂的政權,都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對內實行獨裁統治,鎮壓工農運動;對外投靠帝國主義,獲取列強支持,以鞏固自身權位。
    尤其是汪精衛,在之後與日本侵略者勾結,組建偽政府,出賣民族主權,殘酷鎮壓淪陷區抗日民眾與愛國力量,為侵略者維持統治秩序,讓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得以在日占區繼續維持特權與財富,盡享“和平”紅利。
    兩方勢力在利益上逐漸同流合汙,進一步強化了國民黨獨裁統治,大肆打擊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一時陰霾密布。
    這場國共決裂事件,嚴重破壞了中國革命進程,也為國家分裂和後續日本大規模入侵中國,而中國勢力分裂不一導致抵抗侵略不力接連慘敗埋下了隱患。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南昌發動武裝起義。
    就此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天幕播放出《建軍大業》中,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進行武裝鬥爭、武裝奪權的畫麵。
    “正麵對抗,不利,任敵殺戮,不行,隻有一條路,先把槍交出去。”
    “一條槍都不能交!交了槍我們共產黨人的命運,就會像李大釗先生一樣,現在我們交槍更是死路一條,我們隻有一條路可以走。”
    “武裝鬥爭!”
    “一個國家,三個政府,這難道不是分裂?不是對孫先生的背叛嗎!?”
    “老蔣屠殺我們,汪精衛也要湊熱鬧!那就打!”
    “三槍為記,口令,河山統一!”
    “弟兄們!一小時內拿下藩台衙門!”
    “報告,戰鬥結束,我軍攻克藩台衙門,占領得勝門。”
    “我們勝利了!!”
    “我們將同人民的命運融在一起!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上光榮!”
    ……
    為尋求國家獨立自強的鬥爭,在紛飛的炮火和槍彈下,在戰鬥和呐喊的交織中,哪怕是古人們也會頓覺一道熱血迅猛傳遍全身。
    領兵作戰廝殺在抗胡前線的祖逖和陳午,渴望國家振興富強的張居正,引領國家的文官帝王,天幕呈現出的明黃戰火和南昌城遍布飄揚的紅旗,映亮著每個人的臉龐,流轉在每個人的瞳孔。
    後世鬥爭不息所追求的,亦是古代人們戰鬥不息所追求的。
    共同的目標,相互帶起每個華夏人的心中激烈共鳴著……
    【南昌起義取得勝利後,部隊在撤離南昌的過程中,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
    曆經多次戰鬥,加上酷暑遠征、物資匱乏等因素,部隊減員嚴重。
    麵對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起義軍為了打開廣東潮汕通海口岸接收蘇聯政府給予的援助。
    起義軍決定分兵,八千主力前往潮汕,朱德率葉挺的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和第九軍教育團等約三千人留守三河壩,任務負責阻擋敵軍三天,待主力攻下潮汕後再南下匯合。
    可意想不到的是,當朱德以三千兵力阻擋敵追兵兩萬餘人,成功阻擊敵人三天,且自身隻損失千餘人準備南下匯合時,卻得到攻打潮汕的主力僅剩兩百餘人回來報告。
    主力部隊在潮汕地區遭受重創,幾乎全軍覆滅,領導人分散突圍。
    全部南昌起義部隊隻剩了朱德這一支原本奉命阻敵的小股部隊。
    作為主要領導的周恩來因此身患重病在當地農民家中療養,後遠赴香港繼續動員革命。
    葉挺先是到了香港,後因被通緝前往澳門,之後去了法國。
    經香港轉到上海,向周恩來提出回湘西重新組織武裝……
    連領導人都分散了,底下的基層軍兵和將領就更難穩住不讓他們散夥了。
    但信仰堅定的朱德力勸其他領導人和士兵們,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繼續堅持作戰,堅持革命下去。
    朱德帶領著這支沒有被褥、沒有藥品、沒有補給、沒有支援的革命軍,在迷茫中繼續發動群眾,靠著在湘粵贛邊界等敵軍勢力薄弱地區堅持遊擊發展革命。
    黨員數量減少,組織聯係中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麵臨巨大困難,革命再次陷入低潮。】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