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東征倭奴(二)

字數:3745   加入書籤

A+A-


    “你們這些明人在說些什麽?為何要扣押我們在這裏聽你說這些不明不白的怪話?”
    聽了翻譯所述這九州島小地主的話,本就極為鄙夷仇視這些倭奴的大明軍官更顯怒色。
    矮矬粗陋卻不自知的倭奴膽敢稱大明皇帝的詔書為怪話。
    若非陛下有旨意不可師出無名,不可效東夷倭奴之獸行濫殺無辜,他早就下令大開殺戒以泄將士們早就眼睛望出血來的共憤了。
    軍官收起詔書,不耐煩地朝翻譯道:
    “這些倭奴人的鳥語能翻譯明白我大明官話嗎?隻教他們知道我等為何要來此,又為何要滅他們的國便好,少要拖遝!”
    有著倭人血統的翻譯隻好盡量通俗易懂地將大明皇帝的詔書內容說給這些被扣押在地的倭人聽。
    “幾百年後我日出之國侵掠你們中原?故而要滅我們的國?你們不是自詡天朝上國嗎?為了侵占我們,卻胡謅出如此惹人恥笑的借口,哪有半點天朝上國的模樣?”
    軍官按下怒火不再廢話,下令押著這幾個小地主去找島津氏所在。
    剛要動身,遠處一群得到報信的倭人一個個拿著長矛往他們所在的沙灘大喊大叫地衝了過來,帶頭的是一個高舉倭刀身著日式傳統大鎧的武士。
    被扣押的倭人小地主連忙朝援兵們大喊道:
    “這些明人要搶占我們的土地,快殺了他們!”
    軍官倒提槍帶,麻利地改背槍為持槍,下令戒備的同時鳴槍示警。
    從建文三年開始,日本一直都有向明朝朝貢,所以也知曉明朝舊式火器的威力。
    突兀的槍響一時鎮住了這些類似於地主家丁的倭人。
    就在軍官猶豫要不要謹遵皇命,向這些不知情由的倭奴再宣讀一遍詔書時,忽地身後來了傳令兵提醒他。
    回頭一看,是漢王的親衛乘船上岸了。
    來人不等軍官向其行禮,便高聲道:
    “傳漢王話:你他娘磨蹭什麽呢?就一句話,凡敢稱兵者,殺!”
    軍官頓時沒了顧慮,狠厲中帶喜色回道:“得令!”
    二話不說便上前瞄準開槍,爆了那個被倭人環衛的小矮子武士的頭。
    被倭人奉為戰場上無人可敵的武士大鎧,就這麽當著他們的麵瞬間被殺了,裝腔作勢的鬼臉麵具被開了個洞,頭顱連同頭盔都被從前到後貫穿。
    軍官的這一槍斃敵,便是最直接的開火指令。
    列隊的將士們立即在麻利地反複開火上膛中,傾瀉著壓抑已久的憤怒。
    早在得知後世三千五百萬同胞被這些畜牲殺害後,他們就一刻也忍不了要以血還血了。
    更在不久前親眼目睹那三千五百萬後世子孫具體是怎麽被屠戮以後,那種怒火更是直衝他們天靈。
    短短幾陣開火後,這群倭奴雜兵便被殺得四散潰逃,列隊槍斃也變成了一個不留地追擊。
    跪在地上原本還叫囂讓援兵殺光明軍的小地主,在極致的驚恐和不敢置信中,目光空洞失去了所有光彩。
    將士們殺紅了眼失去理智追得太深,眼看要亂了陣型。
    雖說以他們碾壓式的武器優勢,基本亂了也根本談不上隱患,但軍隊規製在那,軍官遷來隨船登陸的戰馬就要去收攏隊伍,但忽地又被漢王的親衛叫住。
    親衛招招手讓他走到近前說話。
    退避開旁人後,私下說道:
    “方才你又是與倭島小民宣讀詔書,又是鳴槍示警避免濫殺,漢王都看在眼裏,你做的很規矩,可又實在太過規矩了。
    你是陛下親點的前鋒將領,要謹遵陛下旨意行事,要節製軍隊。
    但你做為我大明將領,你也親眼看了天幕,有些時候太過講規矩反倒失了我大明男兒的血性!
    那些不顧陣型軍令的悍卒們,倒是顯得比你這個當將領的更當得上我大明的好男兒!
    記住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些話我不適當說透了。
    你這個奉命督管軍規的先鋒,再拿著詔書與那狗屁日本天皇宣讀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了我大明將士的血性究竟是何物!
    若是到時候一槍不發就讓那些畜牲倭奴投降做了順民,不單是漢王和我瞧不起你,就是整個東征艦隊的將士們,還有大明天下的百姓,乃至千秋後世的子孫們,都會瞧不起你!
    但若是你明白了此間利害,做了你該做的,哪怕到時候在陛下麵前失職被降了罪,你也是青史上被大明天下和後世子孫欽佩叫好的義士!明白了嗎?”
    能被皇帝信任,當上東征艦隊這個注定流芳千古的王師先鋒,軍官除了遵旨辦事,其才智當然也是不俗。
    立即堅定地行以軍禮回道:
    “前輩一席話,末將頓覺通透,瑾謝前輩指點!
    此間大義,哪怕末將被貶官削爵,也定當義無反顧!定不會讓那些天殺的倭奴逃過報應!”
    親衛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些話是漢王讓我傳給將軍的,若將軍因此受累之時,漢王自然不會不管,行事前有要照應的地方,盡管知會,也請務必知會,我等好共成此事。”
    “明白。”
    “既然話說完了,便讓卑下與將軍一同上陣殺寇吧,此等天下人盼都盼不來的痛快事,可不能就此錯過了。”
    “哈哈哈,好!末將與前輩同往!”
    隨即兩人便翻身上馬,一手持槍,一手抓著韁繩,兩腿一夾馬兒肚子便與窮追不舍的將士們一同衝殺而去……
    朱高煦給這位先鋒傳遞的意思很簡單。
    這場東征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以為後世殺寇報仇為最終目的的,如果沒了這個過程,那麽就算是占領了倭島也毫無意義。
    而最大的變故,莫過於倭奴的那狗屁天皇在接到大明皇帝詔書和見到東征艦隊的強大時,一點反抗都沒有地投降。
    而隻要這個先鋒將軍敢於抗命,與整個東征艦隊的將士們抱以這個共同目的,而不在背後給他們打小報告。
    那麽到時候頒布詔書時,就算倭奴統治者們全都一麵倒地投降,他們也一定會找個由頭,從頭到尾給這些畜牲屠上一遍……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