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諸子論道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天幕陳述出來的曆史,在一次次王朝更迭中呈現極強的規律性,尤其在這段近代史中更是表現得極為鮮明。
其所帶來的思想啟迪,也極大影響了被譽為中國人文思想井噴的春秋戰國時期,在這段時期的某一個時空中,也因此上演了一場諸子百家齊聚的辯論。
儒家:“華夏諸朝,國祚長者不過數百年,短則數十載,鹹難脫此律。
今循上蒼所言,使欲華夏萬世弗衰,豈惟廢帝而行民主方可乎?”
兵家擔憂道:“然廢帝之法何若?民主之施又奚為?豈必效後世大舉革命,分田畝、均階級,而後可乎?
今之天下,列國於邦交間征伐謀算,國勢分崩,諸方各擁固有之利,堅不肯棄。
豈欲一並推翻而後快?若此,豈不致天下大亂耶?百姓死傷,田畝荒棄,如此變法當真可施為?”
墨家立即駁斥道:“縱觀變法,無有不流血者,有現成之法可保萬世之盛而弗用,不思革命大行民主,反守迂腐陳舊之封建規製,此非固步自封?坐視天下再如今日這般列國割據,伐交頻頻,百姓恒苦?
諸君當知百年後亦有秦國為一統天下殺得血流漂櫓!然秦國仍守舊製,獨斷專行。
若弗如壯士斷腕,決然徹行革命,豈無複令天下蹈曆史之覆轍乎!?”
法家曰:“聞諸公之言,不覺深察根本。
曆朝多有均田之舉,曆朝又因何亡故?無不因法度崩壞,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官僚地主,無不虛置禮法,視百姓為魚肉!
近代之變,弱肉強食而已。欲強國,必以法治國,嚴刑峻法,賞罰分明。
內修法度,外練甲兵,若能持之以恒,自可立於不敗之地,又何必非要殺得個天下大亂?”
農家冷哼一聲道:“某且問汝,曆代之法製,孰定之?又為誰之利而設焉?其果重黎庶之利害生死乎?
黎庶負一國之賦稅徭役,然官僚之屬與帝王將相,弗事生產,獨享民脂民膏。
乃至田土,亦賃與平民。逢戰事,視民命如草芥,為達其誌,縱民之死傷累累,亦無痛惜之意!
如此法製豈是利民強國之道?立此等法製,世世盤剝黎庶之封建舊製,縱盡殺之,唯感暢快,絲毫不足憫惜!!”
法家:“世人皆有私心,然以才有祖宗禮法縛之,若真效爾所言黎庶當權,民執其政,然何以保之恒存初心,為邦為民以施政,而不萌私欲耶?
不惜生靈塗炭之代價以覆封建,若弗能保在位者恒守初心,斯舉又有何義焉?”
農家:“自是效後世之民主,民推地方之官,地方官複薦中樞之員,中樞官進而舉最高之主。
若在位者濫權,民當複推新賢以代之 。”
法家:“兵馬即權,權即兵馬,而兵馬即錢糧!
自古在位者悉掌兵馬錢糧,百姓素為弱勢。
設若當權者濫權而激民變,其欲鎮壓之,亦非難事。及彼時,豈複行一場禍及全國之革命乎?”
農家:“後世中國之兵馬,何以稱人民子弟兵?蓋因其士卒皆記為百姓子弟。
害民亂政之在位者,焉能驅策如是之兵馬?若其敢行亂政害民之舉,如此兵馬又其能容他?
無論如何,但使革命得行,民智以啟,終成天下團結一統之勢,必不劣於今日,而當更善!”
這段擲地如有聲的憤慨一出,辯論一時陷入沉默。
因為有天幕中那段無比真實又慘痛的曆史為證據,這便是無可反駁的正道。
最後還是儒家打破了沉默,出言緩和由辯論幾乎演變成不共戴天的局勢,道:
“今日諸君爭辯,無不是為天下黎民之利弊,為華夏永世興盛而辯。
駁民主專政者,絕非圖封建舊製之利,實乃憂革命之犧牲過巨耳。
深惡封建舊製者,亦非必欲將舊製之輩趕盡殺絕,實乃為天下黎庶與華夏萬代之將來憤慨直言。
諸君實不足因辯不和而惱。
某觀諸君方才不再辯駁革命,某可否視諸君俱已認同華夏欲達永世興盛唯有革命?”
等候片刻,沒有人出聲反駁。
儒家代表這才引導議題進入下一個環節。
“即如此,則繼之當詳議,如何以最小之代價踐行革命。”
兵家率先道:
“列國其勢本強,今又得後世科技、利器之助,武力愈盛。
吾等無糧無械,縱有百姓相助,貿然起事實為不妥,是否應當借列國伐交之勢,效秦國合縱連橫之法,借力打力?”
墨家思考片刻後搖頭道:
“不妥,吾等自身若無兵馬,極易被列國利用,既不能成事,又空耗百姓民心,就如同後世共產黨被國民黨反革命政變後卸磨殺驢。
即便有大勢所在,民心傾助,如此前車之鑒也實為教訓,絕不可重蹈。
欲覆封建之治、行革命之舉,當從內而發。
吾等百家雖未有列國之封地與兵馬,然吾等百家皆於列國麾下掌事,各有官職,或大或小。
自當善用此利,佯為其供微末之役,如犬馬事主,實則暗中蓄勢積練精兵,遊說天下有識之士,候時機既臻,便可一朝奮起,奪取大權!”
百家代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此計可行乎?”
沉思片刻後,農家率先表態道:
“我農家一直以來以黎庶為重,勤農事、善農學,列國多有用我農家,我等可借勸農之利遊走於廣大鄉野,使天下受封建所迫之百姓聯合起來,為己之利而戰 !”
兵家:“我兵家善以用兵之才,多掌列國兵馬,雖有列國宗室製衡,卻也可借軍中之務勸以列國當值大爭之世廣擴農家子弟,培植可靠兵馬。”
“我儒家學子眾多,門人廣布列國,大小官職貫通上下,自當竭盡所能助謀大業。”
“我法家當如是。”
“道家亦然。”
墨家代表笑道:“後世之民主,實為我墨家‘兼愛非攻’之詮釋,以往無有同道相助亦敢孤軍奮戰,今日幸得能與諸君共勉,豈敢不效全力?”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