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穿心計劃

字數:4371   加入書籤

A+A-


    【錦州淪陷,長春淪陷,沈陽被圍,此時在國民黨眼裏能解東北危局的隻有華北的晉綏係傅家軍。
    但是傅家軍本就是地方派係勢力,且在親眼見證了解放軍戰鬥力之強悍,友軍之無能後,當然明白出兵東北與解放軍打攻城戰、野戰,那完全就是有去無回。
    隻有坐守老巢才是自保的唯一出路。
    但是委員長的親自一再逼迫下,傅家軍也實難直接拒絕。
    可辦法總比困難多,傅家軍就想出了這麽一個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不與國民黨撕破臉的“好辦法”。
    “穿心計劃”,一個猶如字麵意思一樣,趁著解放軍傾巢出動進行遼沈戰役,內部防備力量空虛之際,從傅家軍中派出一支精銳突襲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如此傅家軍既能以這種方式逃避出兵東北直麵解放軍主力,又能切實對共產黨造成巨大威脅。
    因為為了整個東北戰局,解放軍抽調了能夠調動的全部力量在遼沈戰場上。
    當時能夠護衛中共中央的隻有區區一個團一千多人。
    如果穿心計劃真能順利實施對中共中央形成圍殲,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但是從始至終奮鬥在隱蔽戰線的中共地下黨,在這時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負責傳達國民黨軍這項“穿心計劃”的,幸好是中共地下黨戰士,甘霖。
    這位同誌在刻印相關“援晉”文件時,敏銳地意識到國民黨的真實目的,迅速將文件中至關重要的情報靠大腦記了下來。
    但由於時間緊迫,他來不及按程序上報,便冒著巨大危險找借口前往已經被解放的徐水縣城,通過當地關係從徐水縣政府將電話直接打到解放軍華北軍區司令部,向中央匯報了這一重要情報。
    中共中央由此得以及時知曉“穿心計劃”,獲得了極為寶貴的戰術部署時間。
    因為調兵需要時間,所以解放軍還是不能直接正麵硬拚。
    中共中央給出的應對辦法是攻心。
    首先在敵突襲部隊的必經之路上挖出一條切斷道路的深溝。
    既是為了減緩敵軍機械化部隊的行進速度,為調兵爭取時間,也是為了讓這支國軍突襲部隊知道,他們的突襲計劃已經被解放軍獲知。
    同時中共中央讓新華社麵向全國播送國民黨軍穿心計劃的陰謀,並毫不吝惜附帶上了解放軍的應對步驟。
    這是一招極為典型的空城計。
    就算負責突襲的敵軍沒有因為情報泄露,明知解放軍已經做出完備部署隻等他們自投羅網而放棄計劃,也必然會極大動搖這支孤軍的軍心。
    草木皆兵和對突襲的不抱希望之下,他們的戰鬥意誌立時消退了大半。
    而國民黨也認定解放軍這麽張揚地恨不能讓全國都知道他們掌握了穿心計劃,肯定是因為兵力真的空虛而故作聲勢,所以強令這支部隊必須按原計劃堅決執行突襲。
    中共中央當然也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所以應對的方法名叫攻心,而非單純的空城計。
    精神緊繃,不知什麽時候會被解放軍的土地雷炸死炸殘,也不知什麽時候就會被解放軍伏擊的這支部隊,果然在遭遇解放軍僅僅一個縣大隊的伏擊時,立刻化作鳥獸散各自逃命。
    就好像一個個早就做好了如此打算,完全喪失了精銳部隊該有的戰鬥素養。
    結果就是號稱國軍機械化精銳部隊的九十四軍,被人數裝備完全不在同一個層麵的縣大隊打得抱頭鼠竄。
    此後九十四軍也在解放區中處處碰壁,四處挨打,直到解放軍華北兵團南下回援,九十四軍才見識到了什麽是解放軍主力。
    在解放軍的炮火和猛烈進攻下,他們的一個團很快被殲滅,最終隻能緊急撤回北平。
    此次行動他們不僅以失敗告終,還損失官兵三千七百餘人,遺棄了大批戰略物資。
    穿心計劃進行的同時,國軍對東北的馳援,對錦州的收複計劃也在進行中。
    因為沒能從傅家軍手裏摳出兵來,委員長隻能強命杜聿明極盡所能地設法收複錦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兵,還被委員長一再催促,杜聿明便隻能將算盤打到了學生兵的頭上。
    國民黨青年軍第二百零七師,這是一支國民黨靠著“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口號,征召了眾多初中及以上學曆的學生組成的學生軍。
    杜聿明調他們到東北參加內戰時,又在東北進行了擴編。
    但是連入緬與日寇在境外作戰的遠征軍都對付不了解放軍,又怎能勉強這群年輕的學生兵去打一場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戰呢?
    不過作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的杜聿明,自然不會走這麽一招閑棋。
    每個被擴編征入伍的學生兵背後,都代表著一個沈陽的家庭,隻要把這些學生送上戰場,那這些沈陽的家庭就不能輕易逃離沈陽。
    隻有把全沈陽城百姓的命運與國民黨牢牢捆綁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謂的“協力同心”。
    當這完全就是將這些學生,這些國家的未來青少年當做了炮灰與棋子,讓他們白白去送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這點兵力和這樣盡顯卑劣的算計,在解放軍的大舉圍攻之下又算得了什麽呢?無非是徒增對國家對人民的傷害。
    當然委員長也知道杜聿明沒有兵,所以急調廖耀湘兵團西進,企圖重新占領錦州。
    而其西進的必經之路就是黑山。
    早就做好準備的,也即將將這場黑山阻擊戰,打成一場伏擊戰,圍殲戰。
    而負責這場關鍵阻擊戰的,是東野第十縱隊司令員梁興初。
    他因為門牙比別人大而突出,所以又被稱為梁大牙。
    他也是後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打出“萬歲軍”名號的卓越將領。
    人如其名,就沒有他啃不下來硬骨頭、打不下來的硬仗。
    而這場黑山阻擊戰,也將成為他的成名之戰。】
    抗美援朝、誌願軍,兩次在古人們聚精會神出現在他們視線中的陌生字眼,一時讓古人們起了議論。
    “抗美援朝、朝鮮戰場……這指的該不會是抗擊美國,支援朝鮮吧?那美國的堅船利炮不是當時最強的嗎?況且他們還有原子彈,後世中國要跟美國打仗,這……”
    “按上蒼的隱約透露,國民黨被驅趕到了台灣小島,美國扶持的傀儡沒了,吸不了新中國的血了,他們為了在亞洲的戰略得以如願推行下去,自然會有極大可能及早對尚未從虛弱中恢複過來的中國出兵宣戰。
    這場仗躲不掉,或許關鍵得看是什麽時候跟美國打,如果是中國已經研製出了原子彈,那或許還有些許勝算,但隻怕如果沒能及時研製出來,且在中國共產黨連腳跟都沒站穩就開始打,那可就真是……”
    “真是什麽?怕中國在曆經數以千萬計的犧牲剛剛尋求到全國重歸統一的希望,到頭來卻被美國橫叉一腳斷了國運?
    告訴你,上蒼既然說那抗美援朝之戰是立國之戰,那這場戰就必定是在新中國還未建立或建立之初便立即打的一場大仗。
    但某還要告訴你,天幕剛剛出現時後世中國能夠成為那樣一個富強至極的國家,那這場立國之戰我們就必定不會輸!
    原子彈就原子彈,華夏存續數千年了,眼看著又一次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們的子孫再也不能經曆第三次異族入主了,這場戰不會輸!也一定不能輸!一定不會!!”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