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全殲十二兵團,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宣告勝利

字數:3805   加入書籤

A+A-


    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句春秋戰國時期孟子所述的警世民言,在此刻於曆朝古人們的心中,發出了聲如洪鍾般的回響。
    “興盛之道,天下至理,原來早在先秦之時已有聖賢告知了我等,然我等庸人卻仍隻顧貪圖私欲,以至朝廷腐敗、賦稅苛重、民生艱難,終以失民心而亡國!”
    “後世中國已經用無數血淚為我等探明了這條大道,上蒼已經用這道天幕為我等造出了這道洪流,我等世人隻需順勢而為,凡敢逆天而行之人,皆會像那國民黨一樣兵敗如山倒,淹沒在洪流之中,成那青史之上的罪人!”
    ……
    【數以百萬計支前百姓用真心運送到淮海前線的軍糧,豈是國民黨軍摻了石子沙礫所能比的。
    而除了這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以外,還有淮海戰場上的另一大奇跡,是解放軍民們晝夜不停挖掘的,規模極其宏大的交通壕。
    雖然暫無整個淮海戰役中交通壕總長度的確切權威統計數據,但僅雙堆集戰場,中原野戰軍的主要交通壕就長達十二萬米。
    為了減少傷亡,逐步縮小對黃維)兵團的包圍圈,同時也讓十二兵團的機械化失去優勢,中原野戰軍開展了浩大的地平線以下戰術。
    因為規模實在巨大,且每天都有新的交通壕在向國軍第十二兵團靠近。
    所以錯綜複雜的交通壕中還誕生了像城市街道般的道路名稱。
    每個分支路口都有以中國各大城市命名的路標。
    如南京路、天津路、北平路……
    而這樣的交通壕中,也必不可缺地出現了如同城市般的公共設施。
    像分布各處的救護所,前線受傷的戰士能夠在第一時間裏被送到這些救護所進行救治,以最大努力減少戰士們的傷亡。
    俱樂部,這種名稱屬實前衛也屬實與戰場不太契合的場所,卻也出現在了交通壕的後方。
    長期處於高壓之下的解放軍戰士們,也是需要喘息和放鬆的。
    而俱樂部的內容多以戲劇、快板、皮影戲、聲樂內容為主。
    連俱樂部都有了的交通壕,自然不會缺了宿舍、夥房、飲水處、茅房等生活設施。
    隨著交通壕越靠近前線,也會越發回到戰爭的本質。
    地堡、觀察哨、防空洞、彈藥庫、暗道。
    可是視這樣的交通壕為掘進戰術的極致應用。
    也是解放軍將土木工事運用到登峰造極的明證。
    就連解放軍的敵人都曾說道:
    “如果讓對手在陣地上挖上一天,用炮轟就已經沒用了,挖上一個禮拜,什麽武器都沒用了。”
    而中野能在雙堆集全殲第十二兵團,除了爐火純青的土木工事外,還有一大致勝法寶,飛雷炮。
    也就是前文所提到過的沒良心炮。
    不過早期的飛雷炮並不是使用廢棄汽油桶,所以與前文所述的有些許不同。
    它是在地上挖出一個朝向敵軍陣地的傾斜深坑,底部放置發射藥包,中間是隔離鐵板,隔離板之上再是作為炮彈的炸藥包。
    同樣是點火後利用底部炸藥爆開發射炸藥包。
    不過因為挖出的傾斜深坑很難做到圓滑,發射時炸藥包會受到坑壁阻力,氣密性也不夠,所以炮擊距離不夠理想。
    另外每次發射一遍後就得重新修整發射坑,有時候更是直接炸塌,所以後來才有的利用汽油桶做炮管,發射效率與炮擊距離直線上升。
    雖然結構原理與材料樸素到簡直不能再樸素,甚至稱得上寒酸,但那動不動就十幾二十斤的炸藥包,其威力比一般的炮彈威力還要大。
    甚至於一發就能炸掉一個碉堡。
    超大的裝藥量,極其猛烈的衝擊波,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殺傷半徑。
    敵人步兵往往身上什麽傷都沒有,卻總在炮擊過後七竅流血而死。
    彪悍的威力,也讓它因此得名沒良心炮。
    這種武器的誕生,讓解放軍戰士們也可以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盡可能少地用血肉之軀帶著炸藥包衝鋒去炸敵人的工事與坦克。
    中原野戰軍能夠僅以百分之二十五的傷亡率,全殲兵力相當的十二兵團,可以說沒良心炮居功至偉。
    另外極大加速十二兵團這支國民黨手中王牌部隊滅亡的,還有國民黨軍第110師師長廖冠洲名運周)的關鍵率部起義。
    如果說十二兵團是國民黨的王牌,那麽廖冠洲就是安插在國民黨內部的一張共產黨的王牌。
    廖冠洲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長期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事兵運工作,一直與黨組織保持聯係,按照黨組織的指示,在國民黨軍隊的進步軍官中積極發展黨員、收集情報。
    他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和使命,對黨的事業充滿忠誠。
    淮海戰役期間,黨組織認為起義時機成熟,廖冠洲便遵照指示,抓住十二兵團被圍陷入絕境後的恐慌情緒。
    於1948年11月27日,黃維)以4個主力師在坦克、飛機支援下企圖突圍之際,廖冠洲抓住機會冒著巨大風險率第110師臨陣起義。
    不過因為參與起義的110師隻有五千五百人,隻占十二兵團的少數。
    不過這麽在這麽關鍵的時刻,這麽一支力量被釜底抽薪被廖冠洲帶走去了解放軍那邊,這使得十二兵團失去了一支重要的突圍力量,再無力突圍隻能轉入固守。
    最終在中野的猛烈攻勢與付出高達三萬的巨大傷亡之下,十二兵團最終於12月15日被解放軍全殲。
    此戰解放軍俘虜中將兵團司令官黃維)及以下官兵四萬六千餘人,斃傷四萬六千餘人,起義五千五百人,投誠三千三百人。
    繳獲各種火炮八百七十門、坦克十五輛、汽車三百餘輛,以及其他大批武器彈藥等。
    得益於起初委員長“固守待援”命令,才給了中野創造如此戰果的機會,這也更加坐實了他運輸大隊長之名。
    而十二兵團的覆滅,使得國民黨軍在中原地區的主力部隊遭受重創,使其在中原地區的防禦體係崩潰。
    為人民解放軍後續在中原地區以及中國其他地區的戰略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加速了解放戰爭的進程,標誌著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的勝利結束,為淮海戰役的全勝奠定了關鍵基礎。】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