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朝鮮戰爭第一階段,朝鮮人民軍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A+A-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向韓國發起了如同閃電戰般的全麵突襲,朝鮮戰爭就此爆發。
    戰役從開始到美國陸軍下場之前,朝鮮人民軍都是以摧枯拉朽般的攻勢打得韓國軍隊節節敗退。
    最頂峰的時候,朝鮮人民軍占領了南韓百分之九十的領土,南韓僅剩了釜山這一隅之地。
    距離完全統一朝鮮半島,朝鮮人民軍真的隻差了一步之遙。
    這裏麵固然有朝鮮人民軍擁有強大的蘇援裝備的原因,但也有南韓軍隊整體素質和戰鬥力實在不怎麽樣的因素。
    朝鮮戰爭初期,蘇聯以九噸黃金、四十噸白銀和一萬五千噸其他礦石為交換,向朝鮮提供了價值一億八千三百萬盧布的武器裝備。
    幫助朝鮮人民軍陸軍五個步兵師、一個步兵旅、一個機械化旅、兩個炮兵團完成蘇式裝備的配備。
    還提供了各種飛機七十四架,以及當時蘇聯最優秀,也是整個二戰最優秀的t34坦克二百五十八輛。
    並且朝鮮一出手就是傾盡全力,戰爭一開始就投入了十三萬七千人的部隊,而當時朝鮮所有的部隊也隻有十七萬五千人,傾盡全力是真正的字麵意思。
    另外要提及的是,投入戰鬥的這十三萬七千人中,還有朝鮮戰爭爆發前從解放軍序列中神秘消失的164師和166師。
    因為這兩個師中有相當比例的解放軍官兵是朝鮮族,164師的朝鮮族官兵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二。
    為了祖國的統一事業,他們才會趕赴朝鮮參加統一戰爭。
    一說他們的人數是兩萬,一說是四萬。
    不管是兩萬還是四萬,這支加入解放軍曆經無數血與火淬煉的軍隊,其戰鬥力是能夠左右朝鮮戰爭初期僅有朝鮮南北兩國對抗的戰役的。
    也正因為這兩個師的存在,教員才會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上,還有著朝鮮烈士的鮮血。”
    因為主席曾在學校擔任過主事兼教員,在革命時又以自己的思想帶領整個中國走向偉大革命,主席自己也喜歡大家對他教員這個稱呼,所以後續內容會以教員代稱主席,同時也是為了不麻煩審核人員。)
    而反觀南韓。
    南韓的人員軍隊構成十分複雜。
    有當過日本殖民時期偽軍的、當過日軍學員兵的、當過殖民時期警察的、還有當過偽滿洲國軍兵的……
    所以朝鮮人民罵南韓是朝奸還是很形象的。
    就是這樣不計成分過往,連偽軍朝奸都拉過來湊數的軍隊,南韓在戰爭爆發前也隻湊出來九萬八千人,連兩位數都沒有。
    朝鮮戰爭中,t34再次用實戰證明了它是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
    南韓的士兵們發現t34的裝甲強大到105毫米榴彈炮、火箭炮、炸藥包都無法有效攻破它的正麵裝甲。
    至於較為薄弱的坦克側後方與履帶,要是南韓的士兵真的勇於貼近t34坦克群發動近乎於有去無回的攻擊,那倒也不是不能抵禦朝鮮人民軍的進攻。
    但結果顯而易見,朝鮮人民軍一路打到了南韓最東南邊的釜山,險些將退無可退的他們趕到海裏。
    隻需淺顯一對比就會知道,這樣的攻擊不是什麽軍隊都能做到的。
    朝鮮戰爭一開始僅四天後,朝鮮人民軍便攻占了南韓的首都漢城後世首爾),李承晚倉皇南逃。
    同一時間駐紮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緊急出動。
    另外美國白宮還下達了一條耐人尋味的指令:全麵戒備蘇聯進攻日本。
    這句話已經明顯透露出,朝鮮戰爭從一開始就不單是地區國家的內戰,而是上升到了兩大陣營的對抗。
    作為時任日本“太上皇”的麥克阿瑟也下達指令:“運用一切可供支配的手段,狠狠揍北朝鮮人,讓他們嚐嚐美國空軍的厲害”。
    但是美國的轟炸機編隊一登場就遭遇了狀況。
    先是沒能找到朝鮮人民軍的坦克群無功而返,第二次又是因為烏雲密布的天氣再次返航。
    直到麥克阿瑟下令不論準確與否,先把炸彈投到朝鮮的土地上,以此來對朝鮮方麵形成威懾並展示美國的軍事力量。
    於是轟炸機編隊真的照做了,並有四架美軍轟炸機把韓國軍隊停在火車站運送彈藥的列車當作朝鮮軍隊的目標進行轟炸,導致火車發生大爆炸。
    同一天的1950年7月4日上午,美國空軍還襲擊了水原方向的一個韓國軍隊的車隊,一架美國飛機被憤怒的韓軍士兵用步槍打了下來,堪稱“抗美神槍手”。
    還是這一天的下午,四架美軍飛機空襲烏山公路一帶,空襲燒毀三百輛韓國軍車,炸死兩百多名韓國士兵,“戰果非凡”。
    那一刻南韓軍隊或許會大感震驚並吐槽。
    西巴美國不僅炸自己人,還用的是戰略轟炸機。
    朝鮮戰爭中美韓這兩個彼此互坑並屢立“戰功”的盟友,在後續戰爭過程中還會上演更多類似事件。
    南韓軍隊大潰敗的同時,美國出動地麵部隊支援韓國的決議案也通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另外必須要提及的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僅兩天後,美國就派出了自己的第七艦隊侵入中國台海。
    極為直白地聲稱:“共產黨軍隊占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
    其意圖就是為了他美國出兵朝鮮的時候,阻止中國趁機解放台灣。
    而當時我國的海空軍力量極為薄弱,簡直就是一片空白。
    就連1949年10月24日金門戰役爆發時,解放軍渡海部隊都隻能征用漁船。
    極度缺乏海空軍力量的解放軍,也在此役中遭遇了罕見的大敗。
    解放軍登島部隊三個多團約九千人,經過三晝夜激戰,因後援被斷,大部分壯烈犧牲,部分被俘。
    其中三千八百七十三名官兵陣亡,五千一百七十五人被俘。
    所以此時的新中國別說在美國第七艦隊幹預的情況下解放台灣了,就是沒有第七艦隊幹預想要打贏在海空方麵占據絕對優勢的台灣國民黨,也隻有先行發展屬於新中國自己的強大海空軍。
    也就是這一時期,新中國的國防戰略進行了巨大調整,台灣和朝鮮隻能二選一。
    身經百戰思維前瞻的將領們爭地麵紅耳赤,但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唇亡齒寒。
    朝鮮被打了,下一個就是中國。
    教員最終拍板: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推遲過海,組建東北邊防軍,備戰朝鮮戰爭!】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