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朝鮮戰爭背景

字數:3624   加入書籤

A+A-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的原因,以及為什麽新中國不得不在全國政權剛剛成立之初便出兵朝鮮與美國這個當時世界最強國爆發大規模戰爭,還得從朝鮮戰爭背景開始說起。
    時間回到1945年2月,此時距離日本投降還有半年。
    為了調整美蘇兩國對德日兩國的軍事行動,以及戰後利益瓜分,美蘇英秘密組織的雅爾塔會議在蘇聯的克裏米亞半島召開。
    這裏主說朝鮮半島。
    因為美國預測單靠自己登陸日本本土作戰,預計傷亡將會達到一百萬人,所以在美國自己都不敢保證那個名為原子彈的大號炸彈會不會達到預期效果,乃至於會不會炸響的情況下,促使蘇聯對日宣戰就是此次會議的關鍵目的之一。
    於是美國為促使蘇聯下場做出利益讓步,達成的條件是,蘇聯得到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以及可以使用中國的不凍港大連和中長鐵路,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等等。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條約一樣,中國作為戰勝國竟然成了籌碼。
    國家積貧積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落後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又一次上演。
    而美蘇達成的協議其中就包括同意共同托管朝鮮半島,朝鮮戰爭導火索就此埋下。
    但是讓美國沒想到的是,原子彈的效果出奇的好,說好“一億玉碎”的日本也壓根沒撐到蘇聯進攻本土就開始乞降,蘇聯不僅沒有大出血,反而趁機成了對日戰勝國賺足了好處,雅爾塔協議中讓出的利益簡直讓美國虧到吐血。
    同一時間蘇聯紅軍順勢進入朝鮮,而此時美軍還在千裏之外的衝繩島。
    很明顯美國想要毀約在蘇聯之前占領朝鮮已經不可能了。
    美國緊急商討對策,起碼不能讓蘇聯占領整個朝鮮。
    時間緊迫,於是美國僅在半個小時之內便在朝鮮半島的中部劃了一條線,北緯三十八度線,簡稱三八線。
    三八線以北歸蘇聯接管,以南歸美國接管。
    已經占到便宜也不想與美國爆發衝突的蘇聯同意了這個方案。
    一個從未到過朝鮮的美國人卻將朝鮮一分為二。
    對朝鮮人來說這是一條分裂線,恥辱線,血緣、親情都被這條線隔斷,乃至日後彼此成為最大的仇敵。
    曾經美蘇未從中國獲取最大利益,都曾試圖通過各自約束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來將中國一分為二。
    但萬幸中國共產黨在萬難和不可思議之中,改變了中國走向與朝鮮半島一樣的曆史。
    也隻有一個統一而團結的中國,才有希望實現最終的偉大複興。
    話歸正題,三年後的1948年8月15日,美國扶持的李承晚集團成立“大韓民國”,一個月後金日成也在北朝鮮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由此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
    李承晚拒絕了金日成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並喊出“北進統一”的口號。
    而金日成自然也不會慣著他,積極籌備南下統一朝鮮。
    從這一刻開始,朝鮮這個火藥桶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美蘇兩國都不願意為了一個朝鮮直接開戰,代理人戰爭才是雙方都能接受的選擇,於是先後都從朝鮮撤軍了。
    既然已經確定了不可避免要打一場代理人戰爭,那麽按理來說北朝鮮背後的大國自然應該是蘇聯,可是蘇聯卻不是這麽想的,也不是這麽做的。
    蘇聯的想法是,讓中國來代替自己打這場戰爭,因為在蘇聯的規劃中這才是最有利於自己的方案。
    因為新中國成立之後,原本國民黨和蘇聯之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就作廢了,新中國也不會容許繼續履行一份侵犯國家主權的不平等條約。
    而這對蘇聯影響最大的是,蘇聯失去了對中國的不凍港大連和中長鐵路的使用權。
    這是蘇聯通往太平洋唯一的不凍港。
    對蘇聯來說,隻有擁有像大連一樣處於東北亞核心位置的不凍港,才可使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在遠東地區擁有更前沿、更具戰略意義的基地。
    便於其軍艦進出太平洋,對美國、日本等國形成戰略威懾,增強蘇聯在東北亞地區的軍事影響力。
    同時在經濟貿易和對周邊國家的控製意義來說也極為重要。
    但是新中國廢除了這條協議後,蘇聯再想擁有這樣的不凍港,其構想出的戰略辦法便是借助朝鮮戰爭。
    大致邏輯是,朝鮮戰爭如果北朝鮮贏了,那麽給予巨大援助支持的老大哥蘇聯,想要從朝鮮獲得不凍港自然是順理成章的。
    而要是打輸了,從朝鮮人民軍的實力來說,能打輸的唯一情況就是美國親自下場出兵朝鮮半島了。
    那樣東亞局勢和中國東北部邊疆地區就將麵臨巨大的軍事威脅。
    按照當時中蘇新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國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
    基於此條約,蘇聯一樣借用中國的大連港口派駐海軍協助中國抵禦威脅。
    屆時請神容易送神難,蘇聯的這份計劃也的確稱得上是不敗之計。
    朝鮮戰爭爆發後,戰爭的進程也果然按照蘇聯的預料在進行。
    但唯一超乎蘇聯預料的是,眼看著美軍即將打到鴨綠江邊,中國即將不得不按照蘇聯預料那樣同意駐軍時,一支以無與倫比的鋼鐵意誌和戰鬥力,以不可思議的結果打敗不可一世的美軍的部隊橫空出世。
    中國人民誌願軍,一支有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誌願趕赴朝鮮,幫助朝鮮人民抵抗侵略的軍隊。
    不過這一時刻的新中國是真不想打這場朝鮮戰爭的。
    因為當時國家正在集結力量籌備一舉解放台灣。
    這樣的統一時機是不可多得的,錯過了再想統一可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其原因就像此前提到過的解放戰爭為什麽拖不得。
    不過麵對這一場生死存亡的立國之戰,新中國也隻有咬緊牙關傾盡全力打贏它。
    因為隻有打贏,中國人民才能生存下去!】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