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冰雕連

字數:3872   加入書籤

A+A-


    【盡管從戰略層麵來說,誌願軍第九兵團通過預先設伏和分割穿插包圍了美西線部隊,也不說如果是同級別武器裝備和後勤了,哪怕給誌願軍十分之一的美軍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誌願軍吃掉美軍整個西線部隊隻是時間問題,毫無懸念。
    但是上述提到的這些,誌願軍第九兵團都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沒有,就連山炮都沒有。
    全兵團為數不多的重火力還是從新興裏戰役中繳獲來的。
    誌願軍隻能在戰術層麵極盡發揮。
    從柳潭裏到古土裏,這條美軍唯一的南撤公路,沿線各個要地早已布滿了誌願軍的阻擊點。
    美軍撤退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但在嚴寒和缺乏火力瀕臨生理極限的情況下,誌願軍付出的代價也絕然不小,甚至,多於美軍……
    在1071.1高地後,死鷹嶺又是一個美軍必經而誌願軍必阻擊的要地。
    此地光聽名字就可想地形地勢和環境條件有多麽惡劣。
    從11月27號東線總攻開始後,二十軍59師177團便占領了死鷹嶺的主峰。
    但在美軍緊急南撤穿過誌願軍層層阻擊途徑死鷹嶺的時候,已經是12月3號,177團的戰士們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已經堅守了五個晝夜。
    五個晝夜裏177團已經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可在零下四十度的氣溫裏,在五個晝夜的堅守下,戰士們終於堅持不住了——就算他們真的是鐵打的也堅持不住了。
    177團6連的六十多個英雄,全部被生生凍死在了陣地上,白雪覆蓋在他們依然據槍匍匐的身軀,身體暴露的每一寸肌膚都凍上了霜。
    直至全體指戰員犧牲,六連也沒有放棄任務任敵撤退。
    當美軍路過這片伏擊陣地時,映入眼簾的是各個點位瞄準他們的槍口,可那些槍口卻再也無法射擊殺傷他們了。
    美軍沒有對這些放棄生的希望,至死不退的戰士表以同為軍人理應的尊重,還是殘忍無情地對這些已經死去的戰士進行了補槍。
    等到戰後其他誌願軍戰士前來收殮犧牲戰友的遺體時,才發現戰友們的身軀上留有敵人補槍的彈孔。
    莫大的哀痛湧上心頭。
    戰後六連戰士們被追認為烈士,新中國的人民為了銘記和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稱他們為“冰雕連”。
    而整個東線戰場,冰雕連還有很多。
    他們在風雪中蟄伏待戰,在犧牲前生命最後的彌留之際,或許會想起自己那無比留戀卻無法留守的家鄉,也或許會暢想未來由他們開創的和平新中國會如同他們夢中一般富足美好。
    而今天中國的國泰民安,或許就是告慰他們最好,也是後人們唯一能獻上的最好禮物。
    美軍雖然僥幸通過了死鷹嶺,但冰雕連傳遞出的不屈意誌,將永遠留在他們的腦海中打擊震懾他們的侵略意圖。
    12月4號,西線美軍在嚴冬的庇護下,穿過了誌願軍的重重阻擊抵達了下碣隅裏。
    他們用了三天才走完了這二十二公裏,一路上也付出了重大傷亡,僅傷員就多達近五千人。
    多達五千的傷員對尋常軍隊來說,尤其是正在撤退的軍隊來說無疑是巨大負擔,可是美軍並不尋常,或者說他們的裝備在那個時代不尋常。
    12月5號,美軍通過在下碣隅裏修建的機場和規模龐大的運輸機,陸續將這些傷員送出了戰場。
    剩下的美軍沒有負擔地繼續向南突圍。
    不過好不容易實現包圍戰略的誌願軍,也絕不會讓他們輕易突出去。
    從下碣隅裏到古土裏一共才十八公裏,但美軍陸戰一師,這支美軍最精銳的地麵部隊,卻在誌願軍的阻擊下走了三十八個小時,平均每小時僅前進五百米。
    但此時留給誌願軍最後截住美陸戰一師的機會不多了。
    誌願軍受限於後勤補給,單兵攜帶的炒麵僅能支持誌願軍在嚴冬下發起短時間大規模攻勢。
    如果美軍逃出更遠距離,誌願軍就再難發起有效進攻了。
    而水門橋位於古土裏和真興裏之間,是美軍陸戰一師南撤路線上的咽喉要道,同時也是誌願軍最後的機會。
    截斷了它,美軍陸戰一師主力及其他部隊就將被截留在長津湖地區,麵臨補給被斷孤立無援,被誌願軍全部圍殲的危險。
    炸掉水門橋的計劃,誌願軍早有前瞻性部署,並在12月1號派出敢死隊成功炸掉了橋麵。
    水門橋之下就是高嵩大壩,周遭又無其它可供機械化部隊通行的道路,原本以為炸掉了水門橋橋麵便可截住敵軍機械化部隊的誌願軍,卻發現美軍迅速用木製構件修補橋麵恢複了通車。
    12月4日,誌願軍戰士再次冒死炸掉了水門橋,美國工兵卻又修建了鋼製車墩橋。
    12月7日,誌願軍第三次將橋炸掉,這次連橋墩都給炸了。
    可接下來的情況超出了誌願軍的認知。
    美軍從日本用大型降落傘空運了八套一噸多的車轍橋件,然後在橋梁被毀兩側重新架設了一座載重五十噸,可以通過包括坦克在內所有車輛的橋梁,使得美軍陸戰一師得以通過水門橋撤往鹹興。
    1950年12月24日,美軍最後從興南港登船撤離,次日誌願軍占領興南,曆時一個月的長津湖戰役宣告勝利結束。
    此戰誌願軍第九兵團戰鬥傷亡一萬九千二百零二人,消滅美軍一萬九千五百人。
    但這是沒有算上非戰鬥減員的戰果。
    如果算上,這場勝利就顯得太過沉重了。
    其中第九兵團僅凍餓減員就高達兩萬八千九百五十四人,減員總數為四萬八千一百五十六人,減員率達到整個兵團的百分之三十二。
    而第二次戰役結合東西兩線戰場的戰果為,誌願軍以傷亡三萬人的代價,消滅聯合國軍三萬六千人。
    新生僅一年的新中國,將以美國為首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全線打回到三八線以南,創造了意義非凡的勝利,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
    但曆次與美軍的戰鬥,也給誌願軍留下了深刻的經驗。
    誌願軍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犧牲了那麽多的戰士才換來的有利條件,被美軍用戰場之外的工業能力輕易給抹平了。
    這座水門橋給誌願軍留下了血的教訓,短缺的後勤補給和嚴酷的戰場環境,更給誌願軍留下了血的教訓。
    在戰爭中,任何科技上的劣勢,都得拿命去填補。
    第九兵團經曆的慘痛,往後的中國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重演了。】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