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人民萬歲
字數:4475 加入書籤
自南向北,從福建疾馳前往中朝邊境的運兵火車上,一位樸素解放軍軍長服裝的中年人,側頭看著車窗外的天幕,深深歎息道:
“這場戰爭,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難打。”
與他對坐的另一同誌回頭看著他道:
“軍委原定是由我們去解放台灣的,許多部隊卸下了擔子去發展生產,但我們一直是處於最高戰備,裝備、兵員、作戰狀態都是全國最好的,事態緊急,由我們前往朝鮮是最合適的。”
“我萬沒有怕的意思,隻是……太難了,我們還有很多準備沒有做好,十五萬人,減員就達到了四萬八千人,仗打成這樣,我對不起戰士們太多了。”
對麵的同誌也沉默了。
親曆過大小無數戰事他們最是明白,每一個傷亡數字的背後,是戰士們經受了多麽大的艱難。
解放戰爭是打贏了,而且贏得很快,但並不容易。
雖然解放戰爭總計消滅了八百多萬國民黨軍,斃傷達到一百七十多萬。
可幾百萬得到美援裝備的國民黨軍,也還是給解放軍造成了一百零四萬人負傷,犧牲二十六萬人,失蹤或被俘十九萬人。
這還是在國民黨軍獲得的美援裝備並不全麵的情況下造成的傷亡,現在要去打美國最精銳的部隊,麵對的火力差距隻會比解放戰爭中敵我差距更大。
敵機會晝夜不停地偵查、轟炸,大炮帶不了,公路不能走,後勤補給送不上來,白天不能大規模行動,晚上要麵臨嚴寒摧殘,戰士們就連冷極了生火做飯取個暖都不行。
這樣的仗光著想想就焦慮到白了頭發,承擔的壓力又是何等的巨大。
火車鳴起了笛,有了頓挫,開始減速進站了。
忽然窗外地平線的景象引起了注意。
似乎是遠處負責火車站警戒的同誌們在攔阻百姓們進站。
“沿途火車站早已進入了戰時戒備,如果是有交通需求,按理也不該聚集這麽多百姓。”
隨著火車逐漸進站,人群越來越多,視線也越來越近,另一同誌忽的發現什麽,忽地起身激動又帶動容道:
“老百姓們都揮舞著棉衣,舉著吃的,他們是來慰軍!”
話音落下,看著一路上綿延看不到頭的百姓規模,這位同誌的眼中不由得泛起淚光。
火車還未完全停下,便有些許群眾鑽過了警戒,帶著或棉衣或糧食的大包小包飛奔向還未完全停下的火車。
車廂中的戰士們也紛紛打開了車廂鐵門,招呼他們慢些,危險。
但戰士們臉上的笑意和感動是實打實的。
可不明所以的是,負責警戒的同誌卻特意抽出人手急忙追上了鑽入警戒線的百姓,並似乎帶著點嚴肅要求他們退回去,不許接近火車。
此時火車也徹底停了下來,軍長提拉上車窗向站台接應的車站同誌敬了個軍禮,問道:
“怎麽回事?百姓們是慰軍嗎?”
接應的同誌一邊急匆匆指揮車站人員向車廂的戰士們派發軍需棉衣被褥,一邊抽空才回道:
“是慰軍,可是情況不允許……”
未等接應同誌細說怎麽個不允許,群眾那邊傳來了負責警戒的同誌近乎懇求地喊話道:
“大家不要再衝卡了,將捐獻物資原地放下,請你們放心,我們會一個不少地全部交給入朝作戰的戰士們的。”
即便這位喊話的同誌已經聲嘶力竭,可百姓們還是都想親自將東西交到戰士們手上。
“你們車站的同誌就那麽點人,忙得過來嗎?我們一塊上去送一下就送完了,保準不耽誤英雄們入朝。”
“是啊,人多力量大。”
“我這送的是自家養的驢啊,你們不一定牽得住。”
……
群眾太過熱情,對於攔阻慰軍的行為也有質疑,各種聲音太過嘈雜。
警戒的同誌一個個勸阻,一句句解釋按量分配的事不是人多就能做得更好的聲音完全被淹沒了。
不得已他隻能直接把話說透了大喊道:
“不是不能送,而是戰士們的安全太過重要!
我知道大家都是一片真心想給戰士們送物資,免得他們在前線挨餓受凍,可是目前國民黨軍的特務太過猖獗,我們實在不能保證他們有沒有混入到人群中,借著慰軍接近火車。
如果火車被炸被破壞,那麽朝鮮前線本就以弱勢兵力弱勢條件與敵軍作戰的誌願軍們,就會更晚等到支援,就會更多一份傷亡。
甚至於貽誤了重要戰機,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計數!
所以求求大家了,派發軍需的工作交給我們來就好,戰士們都看著呢,大家的心意我們全都記在心裏,我代戰士們謝謝大家了。”
群眾的嘈雜聲音這才局部消退了一些,但是更遠的,那些沒聽到喊話的百姓依然迫切想要衝過警戒同誌們手拉手組成的警戒線。
回到車廂,接應的同誌向已經意會的將軍回道:“情況就是這樣,實在不是我們打擊群眾的熱情,為了前線,為了大局,我們隻能這麽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軍長掃看著一心為了解放軍的人民群眾。
他們雙手托舉著裝滿雞蛋、紅薯的竹籃,高舉著打滿補丁卻絕對珍貴的厚實棉衣,自己卻穿著單薄,更有的將自家拉磨的驢都牽了過來。
這一位位無私獻出自己十足真心的群眾們,怎能不讓他們這些受此殊榮的解放軍們感動。
軍長收回目光,向負責軍需的同誌道:
“我們連犧牲都不怕,又怎麽能怕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親人呢?讓群眾過來吧,出了任何問題,一切有我承擔責任。
不隻是這場戰爭我們需要依靠人民,將來的任何戰爭我們都需要依靠人民,可我們不能隻拿人民來依靠,卻不回饋他們,哪怕隻是一句謝謝,我也想親口說出來。”
人與人的心是可以相通的,更何況是同誌。
片刻後,警戒線撤去了。
群眾們帶著各種絕對稱得上珍貴的物資迎了上來。
正式接受慰軍前,軍長下達了一道命令。
“每人隻接受戰鬥所需,不得多拿,要留給後續入朝部隊的同誌,十五分鍾後繼續出發,傳令全軍。”
就這樣在每個車廂接替傳令下,慰軍有序且快速進行著。
“這是棉鞋,這是棉衣棉褲,還有棉帽,美國鬼子有的咱們也不能少。”
“這驢是幹活的好手,上麵馱著的是兩袋精糧,行軍的時候用它馱東西,沒吃的了就殺來吃吧,就當它也為革命做貢獻了。”
“糧食沉了不好帶,我把錢全買了糖,吃幾顆能頂一頓飯。”
“美國鬼子的飛機厲害,我把家裏的白布白床單都拿來了,行軍的時候還能用來避避風……”
……
軍長也不例外地收到了一位老婦人遞上來的雞蛋和蘿卜幹。
“家裏拿不出什麽像樣的,就這點東西,下麵還有雙鞋。”
老人家牽著軍長的手,顫顫巍巍踮起腳尖道:“要活著回來。”
早已濕潤了眼眶的軍長俯下身道:
“這場仗我們不會輸,一定不會輸……”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