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第五次戰役(二)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A+A-


    一場百萬人規模的戰爭,尤其一方的進攻還是以穿插包圍為主,這其中的部署及過程之龐雜,規模之宏大,是難以用簡略的言語梗概的,因為簡略就代表著細節不全。
    可過於追求事事詳盡,又未免顯得冗雜。
    所以要追求那條完全的故事線,了解戰役走向,又要在避免冗雜的前提下體現出其中的關鍵節點,那就隻能折中。
    多線並進的戰役過程濃縮為宏觀概述,而像鐵原阻擊戰和種子山這樣的關鍵戰鬥,和戰鬥中發生的堪稱傳奇的英雄事跡,則需要著重描寫。
    因為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事跡,組成了這場犧牲與光榮並存以至於偉大的抗美援朝。
    幫助了解這場戰爭因何偉大,就是此前和接下來這些文字的意義……
    【4月22日黃昏,誌願軍各突擊兵團全線反擊,第五次戰役打響。
    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占領開城,誌願軍第九兵團的第二十、二十七、二十六軍進占龍華洞等地,殲滅美第二十四師、偽六師各一部。
    戰役初期進展還算順利,各部隊按預定計劃繼續沿敵軍西線左右兩翼向縱深突擊前進,爭取實現大兵團迂回包抄。
    第四十軍打退當麵之敵後向縱深進攻。
    第三十九軍前進至華川以南,阻隔美陸戰一師。
    第三兵團雖然突破中央防線,但卻受阻於漣川以北,23日午後才前進到漣川東西地區。
    23日淩晨,第十九兵團的第六十三、六十四軍和朝鮮人民第一軍團攻占臨津江西岸並突過臨津江,第六十三軍殲敵一部後繼續進攻,但六十四軍受阻於南韓第一師主陣地。
    至此,誌願軍雖然在戰線中部打開了戰役缺口,但因為進攻受阻,穿插未能按預期完成,原本計劃的穿插包圍對敵主力形成圍殲,變成了平推敵人的戰線。
    雖然大軍在前進,可敵人未被包圍,對峙一般的進攻讓誌願軍傷亡很大。
    在西線誌願軍發起進攻後,東線的戰鬥也緊隨其後打響。
    朝鮮人民軍第五軍團於23日在麟蹄以北西湖裏地區殲滅南韓第五師第36團大部,次日又在麟蹄、縣裏間殲滅北援的南韓第七師第5團大部。
    第一階段東線戰場的戰鬥不多,因為漢城在西線,誌願軍和聯合國軍的主力也在西線,主戰場仍然在這裏。
    4月24日,第九兵團繼續進攻並擊退三八線附近敵軍,誌願軍攻到雲山裏、坡州洞、國望峰一線,包圍美軍部分部隊。
    但可惜的是誌願軍缺乏重火力,攻堅能力不足,且美軍從砥平裏中吸取經驗,再沒有那麽容易被擊潰,大部分美軍仍然實現了突圍。
    24日晨,第三兵團也攻至三八線附近。
    誌願軍已經進至三八線以南逼近漢城。
    聯合國軍撤至漢城及漢江南岸組織防禦,李奇微反複強調絕不放棄漢城,但漢城民眾還是出現了第三次難民逃離潮。
    不過誌願軍並沒有打下漢城的計劃,其實也是無力再對重兵據守的漢城進行攻堅。
    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從4月22號到4月29號,曆時七天。
    而七天與李奇微總結的禮拜攻勢一致,此時的誌願軍也真的又一次彈藥和糧食消耗殆盡,誌司於29號下達全線停止進攻。
    禮拜攻勢過後,李奇微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反撲將如期而至。
    麵對敵軍即將發起的反擊,誌司卻發現了一個機會。
    由於第一階段敵我兩軍主力都集中在西線,加上李奇微絕不放棄漢城的命令又從東線調來了美騎一師,所以此時以南偽軍為主的東線正是敵軍的防守薄弱位置。
    不過在抓住這個有利戰機前,誌願軍首先需要應對敵人的反撲。
    彭總再一次表演了一下兵法。
    李奇微能夠在戰爭過程中領悟誌願軍的禮拜攻勢,彭總當然也能夠敏銳參透敵人的磁性戰術。
    所以在29號正式發布全線停止進攻的前一天,彭總命令第三兵團、第九兵團隱蔽東移為第二階段進攻做鋪墊的同時,又命朝鮮人民第一軍和第十九兵團渡江佯動,以造成誌願軍即將大舉進攻漢城的假象。
    所以在李奇微的視角中,誌願軍貌似克服了後勤隻能維持七天的問題,非但沒有後撤,反而還有力量大規模集結進攻漢城。
    所以產生信息誤判的李奇微,在這時還是以應對誌願軍即將到來的“進攻”為重點。
    正是彭總這招極具迷惑的佯動,為誌願軍爭取到了極為寶貴的七天。
    七天後的5月6號,誌願軍第二階段命令下達。
    中路第三兵團切斷西線美軍與南偽軍聯係,阻擊美十軍東援。
    十九兵團牽製西線當麵之敵,配合東線作戰。
    東線則以第九兵團和朝鮮人民軍集中力量,殲滅南偽三、偽五、偽九師,而後相繼殲滅南偽首都師和偽十一師。
    5月16日黃昏,以東線為主第二階段攻勢正式打響。
    第九兵團和朝鮮人民軍第三、第五軍團向縣裏地區的南偽軍四個師發起攻擊,切斷南韓軍退路,在縣裏地區形成對南韓軍的包圍,成功殲敵兩萬三千餘人。
    到21號,誌願軍已經徹底打穿了東線,甚至再度逼近三七線。
    而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能夠取得如此勝利,其實就是誌願軍和聯合國軍雙方最高指揮官戰爭指揮能力與腦力對決的勝負體現。
    當然,能夠取得勝利與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戰鬥意誌之堅決,戰鬥力之強悍不可分割。
    畢竟這種武器裝備與後勤保障極為懸殊的戰鬥,放在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就是指揮官的戰術應用再高明,如果實際作戰的部隊沒有誌願軍與朝鮮人民軍那樣敢於犧牲的戰鬥意誌與碾壓敵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想要獲得這樣的勝利基本不可能,甚至更多的可能是被敵軍憑借火力優勢反攻擊潰。
    就像當時第九兵團和朝鮮人民軍能夠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完成穿插並對南偽軍形成包圍,要麽誌願軍會飛,要麽南偽軍壓根就沒有抵抗。
    真相顯而易見,南偽軍自然是不會飛的,他們的潰退速度就連美軍自己都歎為觀止。
    而繳獲南偽軍的武器裝備與物資,也是誌願軍獲取補給的一項重要來源。】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