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第二階段,戰俘問題
字數:4232 加入書籤
【1951年10月25日,停戰談判在板門店恢複。
這算是中美之間關於朝鮮戰爭的第二階段談判。
中朝方麵先後提出根據實際接觸線全麵調整、就地停戰,把實際接觸線稍加調整作為軍事分界線等新方案。
還是不長記性強要麵子的美方,則要求中朝方麵退出包括開城在內的一千五百平方公裏土地。
經過多次鬥爭,雙方於11月27日達成協議,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各由實際接觸線後退兩公裏建立非軍事區。
可見狠狠教訓過美國一次,打了一個大勝仗之後談判進行順利多了。
但此後在戰俘問題上,雙方卻又一次陷入僵局。
因為中朝方麵提供的聯合國軍戰俘名單約一萬兩千人,而聯合國軍提供的中朝戰俘名單高達十三萬兩千人,人數差距巨大。
這裏要著重注意的是,雙方提供的是戰俘名單,而非聯合國軍真的俘虜了這麽多中朝聯軍戰士。
因為根據聯合國軍戰後遣返誌願軍戰俘情況和中國自身統計數據來看,被俘的誌願軍人數僅為兩萬兩千人。
雖然朝鮮人民軍的確有大量人員被俘情況,但是否真的有十一萬之多,其真實性存疑。
因為聯合國軍方麵可能出於政治和宣傳目的,有意誇大了中朝戰俘的數量。
通過宣稱俘虜了大量中朝士兵,來顯示其軍事勝利成果,鼓舞己方士氣,同時對中朝方麵施加輿論壓力。
而且聯合國軍在統計戰俘時,很有可能存在將一些平民或其他非戰鬥人員,有意無意誤統計為戰俘的情況,導致統計數字虛高,為談判增加籌碼。
證據就在於戰後正式交換戰俘時,有三萬五千名朝鮮戰俘被迫去往了南韓地域,而戰俘營中隻有九千名朝鮮戰俘返回了朝鮮。
這一數據與聯合國軍給出的數據出入極大。
就因為聯合國軍這種充滿水分的戰俘名單,使得談判在戰俘問題上停滯不前。
並且美方指責中朝瞞報戰俘人數,盡管中朝提前釋放大量戰俘有相關照片等證據,但美方仍以此耍無賴,為談判製造障礙。
不知道美方是出於什麽目的覺得中國有必要瞞報戰俘數量。
可能是為了捏造抹黑中國虐待戰俘,致使戰俘生命受威脅。
也可能是單純統計的自身失蹤人數,與中國給出的戰俘名單相差太多。
但要說到虐待戰俘,聯合國軍才是真的無視人權嚴重虐待戰俘。
在聯合國軍的戰俘營中,美軍為了獲取情報,往往會對戰俘施以各種殘酷刑罰,如鞭打、電擊、水刑等,給戰俘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很多戰俘因不堪折磨而死亡,或落下終身殘疾。
另外還有資料顯示,美軍存在屠殺戰俘的行為。
例如在一些戰鬥中,當被俘虜的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士兵失去利用價值後,美軍會將他們集體殺害。
那些為了堅守情報受酷刑犧牲,以及無端被屠殺的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戰士們,當然也是中朝人民的英雄,但這樣的犧牲方式實在令人極度氣憤。
還有聯合國軍的補給物資雖然極其充裕,可卻不可能用來保障戰俘的基本衣食需求。
按美軍規定,每個戰俘一天口糧是一磅,五十人分一個罐頭,但糧食經層層克扣,盛到戰俘碗裏僅半小碗,其中70是帶殼大麥,30是碎大米。
戰俘營內食物嚴重短缺且質量極差,近乎於羞辱般地將摻雜泥沙和燒焦的,與泔水無異的食物提供給戰俘。
住宿環境也十分惡劣,擁擠、寒冷、潮濕,缺乏基本的醫療保障,導致疾病肆虐,許多戰俘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
而與聯合國軍對待戰俘截然相反的,是中國對待戰俘的態度。
盡管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誌願軍自身的物資都極度匱乏,仍盡力保障戰俘的基本生活需求,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食物、衣物和住所。
在冬季,會給戰俘發放棉衣、棉鞋等禦寒物資,讓他們免受寒冷之苦。
盡管對不了解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外國人來說,這一舉措極其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中國對待戰俘的態度。
不僅僅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為了人民而戰的政權,也是一個注重人權,將人當人的政權。
他們的初心就是為了不讓人民當牛馬,要做人!
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外,誌願軍還設立專門的醫療設施,盡力為受傷和患病的戰俘提供及時的治療。
更會尊重戰俘的人格尊嚴,不打罵、不侮辱,保障他們的基本權利。
允許戰俘進行宗教活動,尊重他們的文化和信仰。
雖然可能會有人對此質疑誌願軍強加共產主義精神給戰俘。
但如果了解誌願軍“強加”的過程,是通過思想教育,讓戰俘了解戰爭的本質和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正義立場。
就會明白這與將思想強加於人有著本質區別,這是使人明白從多角度看待問題思索問題的思想覺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誌願軍給戰俘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也包括文化教育。
讓人稱奇的是,1948年美國陸軍部在一份陸軍軍隊檢查報告中稱“一個營90的人員是文盲”。
所以這些固有認知中,生活在富裕國家理應文化知識不淺的美軍戰俘,竟然也有上掃盲識字課的需要,誌願軍中懂英文的戰士也就成了此間他們的老師。
另外一個令人稱奇的是,誌願軍竟然還為戰俘們舉辦過戰俘運動會。
就像誌願軍戰士的戰場生活一樣,掃盲、讀報、唱歌、運動健身一樣,戰俘們也獲得了在戰時進行運動會這種與文明和諧相掛鉤的活動。
有跑步、跳遠、跳高、球類運動,還有身為戰士頗為熱衷的拳擊比武和摔跤比賽。
其中百米賽冠軍是二十歲的美國黑人選手約翰··托馬斯,成績為10.6秒。
男子八百米團體接力賽冠軍被美軍戰俘中的黑人小組獲得。
土耳其戰俘阿裏夫·格克切在摔跤比賽中連勝七場,奪得冠軍。
拳擊項目中,美軍戰俘表現出色,從輕量級到重量級冠軍全部被他們包攬。
也有亞洲選手在戰俘運動會中表現極其出彩,男子三千米長跑冠軍是韓軍戰俘樸永博獲得,成績是8分04秒。
正因為這些注重人權、尊重人格,對戰俘也可以友好對待的政策,使得這些戰俘感受到了在祖國都少有獲得的溫暖,以至戰爭結束後,有數十名美軍、英軍等戰俘拒絕遣返而選擇留在中國。
這樣的自願,與美國強行遣送誌願軍戰俘戰後前往台灣完全不一樣。
總而言之,因為美國在談判過程中各種作妖,1952年10月8日,“聯合國軍”代表團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
而不久後的10月14號,就是上甘嶺戰役爆發的時間。
和平談判終究還是要靠一場戰役打出來,一場堪稱人間煉獄的戰役……】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