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上甘嶺(一)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A+A-


    【雖然上甘嶺戰役的爆發背景,可以大致歸結為美國為了在談判桌上獲取更有利的地位,使談判條件始終無法在口頭上達成一致,最終就隻能體現在戰爭上。
    但這場戰役具體的爆發原因,其實是多重事件疊加在一起最終導致的。
    正是因為這些事件的集合延伸出了這場堪稱改變曆史的,慘烈到足可以稱之為煉獄的上甘嶺戰役。
    首先是巨濟島戰俘事件。
    在板門店談判圍繞戰俘問題進行長時間的爭執之際,聯合國軍將抓捕的朝鮮和中國誌願軍戰俘轉移到韓國南海岸的巨濟島。
    為了尋求談判突破,朝鮮特工潛入戰俘營,組織力量與聯合國軍對抗。
    1952年5月7日,巨濟島第七十六號戰俘營的戰俘,以遭到衛兵毆打和虐待為由,要求與聯合國軍戰俘營司令杜德準將會麵。
    杜德來到營門與戰俘交談時,被戰俘突然抓住拖進了戰俘營進行挾持。
    就這樣美國的一位準將被戰俘給俘虜了。
    範弗裏特立即調兵維穩,隨後雙方達成一致,以虐待戰俘的罪名撤掉了杜德戰俘營司令一職。
    要求聯合國軍做出不再虐待戰俘的保證,並落實成白紙黑字。
    待西方通訊社公開了這一事件後,戰俘們才釋放了杜德。
    在美國看來,這張保證書簡直就是一張認罪書,使得美國在談判桌上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局麵。
    但美國就像小孩子一樣,犯錯可以,認錯堅決不行。
    在談判問題上,美國非但沒有退讓,反而有在強硬的基礎上態度變得更加強硬。
    大有在戰場上找回麵子的趨勢。
    另一個事件則是1952年又到了美國競選總統的時間。
    原本接替麥克阿瑟的李奇微,此時也已經離開朝鮮,晉升去到了北約當總司令去了。
    北約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對標社會主義陣營的資本主義國家軍事聯盟。
    李奇微之所以去北約任總司令,是因為原本的北約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回美國競選總統了。
    而接替李奇微成為遠東總司令坐鎮朝鮮的,是克拉克。
    但是單憑指揮能力來說,克拉克的能力是有所欠缺的,之所以由他接任遠東總司令,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了他過硬的關係。
    他與李奇微、艾森豪威爾同是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的,經典的校友會關係。
    同時他的父親是麥克阿瑟的老師,他自己又與陸軍五星上將兼外交部長馬歇爾關係要好。
    所以說“人情世故”這種事情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都是存在的,並不是曆經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古國特有。
    此時的時間來到10月,為給競選總統做鋪墊,時任總統的杜魯門急需一場勝利作為自己的政治宣傳素材,同時也為朝鮮停戰談判爭取有利條件。
    這個意圖首先傳達給了克拉克,克拉克又傳達給了前線指揮範弗裏特,範弗裏特又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主力美七師。
    美七師則根據戰場態勢,製定了出動兩個營的兵力、兩百多架次戰機和十八個炮兵營,預計以兩百人的傷亡攻下誌願軍南北走向的兩條前沿山棱,597.9和537.7北山兩個高地。
    而這兩個高地的大致位置,就在五勝山的上甘嶺。
    這個作戰計劃層層上報以後,得到美軍方一致認可,範弗裏特又根據這強大的火力配置,給行動取名“攤牌行動”。
    1952年10月8日,時任總統的杜魯門下令中斷談判會議,無限期休會,同日攤牌行動獲批。
    上甘嶺戰役正式開始時間雖然是10月14號,但其實從10月12號開始,美軍就已經開始出動火炮對3.7平方公裏的上甘嶺進行無休止的轟炸。
    僅這一天美軍就發射了十八萬枚炮彈,炮擊的烈度大到,美軍自己在發射炮彈時都出現了士兵被震死的情況。
    兩天後的14號,美軍地麵部隊正式開始進攻。
    雖然美軍原定攤牌行動僅僅是出動兩個營攻占上甘嶺,但到了實際作戰這天為避免打不下來的尷尬局麵,美七師和偽二師直接各自出動了一個團上去進攻。
    當時上甘嶺隻有誌願軍十五軍的兩個連。
    麵對超高強度的轟炸和敵軍的大規模進攻,一個白天之後,上甘嶺大部分陣地被美軍按計劃攻占。
    按這個趨勢,隻要美軍再有一個白天就能攻占上甘嶺所有高地,但前提是他們能撐過一個夜晚。
    起初上甘嶺戰鬥隻是一場人數很有限的小規模戰鬥。
    但正值停戰談判期間,此時的任何一場戰鬥的勝負,無論大小都將影響談判桌上的同誌能否占據有利的談判條件。
    所以上甘嶺不能丟,哪怕被敵人占去了也隻會是暫時的。
    夜晚敵軍的視線不明,炮火打擊既沒有明確目標,又很容易誤炸自己人。
    當晚十五軍就組織了四個連的戰士去反擊,其中誕生了一位一級戰鬥英雄,也是特等功臣,135團7連2排排長孫占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晚七連戰士組織反擊的時候,觀察手發現敵人正在改造陣地,用沙袋壘起了一座小型防禦圈。
    因為反擊的時候戰士們要從下往上進攻,敵人占據的高地勢和火力優勢,會在照明彈下給戰士們造成巨大傷亡。
    反擊沒有紙上說的那樣一到夜晚就能奪回陣地那麽容易,戰士們隻能組織突擊隊,按照敵人發射照明彈的規律發起迅速突擊。
    戰鬥激烈到七連的連長和代理連長都犧牲了。
    孫占元臨危受命成為代理連長指揮戰鬥,他指揮爆破組迂回到敵側背,連續爆破打開通道,他自己也帶領一個由八人組成的突擊隊,以犧牲四人的代價奪取了第一個火力點。
    其中名叫易才學的戰士帶領剩下的兩名戰士用爆破筒去炸掉敵人剩下的火力點,孫占元則用繳獲的敵人輕機槍掩護他們。
    掩護中孫占元的雙腿被敵人的子彈掃斷了,但就是在雙腿盡廢的情況下,他用爬的爬到易才學占領的第二個火力點,繼續掩護易才學爆破剩餘火力點,為其他戰友衝上陣地創造條件。
    在幾位視死如歸的戰士緊密配合下,他們炸掉了第三個火力點,但此時的敵人也已經組織起了反撲。
    孫占元和易才學分別占據兩個火力點,用敵人的機槍形成最基礎的交叉火力掃射敵軍。
    其中孫占元是靠著來回爬行,分別操控兩挺機槍掃射不同位置敵軍的。
    他們接連打退敵人兩次衝擊,斃傷敵八十餘人。
    此時戰鬥到已經隻剩了他們兩人,可就是這樣他們還打退了敵人,有條件也付諸行動要去打掉第四個火力點。
    但就在這個時候,敵人也摸黑從側麵衝上了陣地,敵人距離太近,雙腿斷了的孫占元來不及爬到另一邊掃射敵軍了。
    他隻能躺在地上裝死,等敵人靠近後拉響了早已準備好的光榮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最後易才學打掉了四人第四個火力點,減輕被敵火力壓製的戰友們也終於衝了上來。
    這一晚,誌願軍成功收複所有白天被敵軍攻占的陣地。
    戰後孫占元被追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特等功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一級國旗勳章。
    易才學幸運地活了下來,並將這段極度慘烈的戰鬥事跡傳回了團部。
    誌願軍總部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他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二級國旗勳章。
    但這樣的戰鬥,這樣的英雄,還僅僅是上甘嶺戰役的冰山一角。】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