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字數:3667   加入書籤

A+A-


    第三百九十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嬴政盯著天上的視頻道:
    “一個人,兩個機器,一罐子柴油,就能一天幹出上百人的農活。
    我大秦要是也能造出這樣的機械,那時天下適合耕耘的土地都能被種上糧食,隻用不多的人力就能讓全天下的人吃飽飯。
    多出來的人就可以不必再被約束在田間地頭,可以造船、可以通商、可以坐著拖拉機去征服這偌大的天下!
    更可以去讀書做學問,研究更好的機械!
    這就是後世能夠富強之極的最大根源。”
    劉徹跟在京的衛青笑說道:
    “咱們的大炮不是說用兩匹馬都拉不動嗎?那你說咱們要是將大炮裝在這拖拉機上又如何呢?”
    衛青:“要是我大漢將士行軍打仗變成了這樣,那臣這大將軍今後就沒了用武之地嘍,都不必運籌帷幄,將士們自己都能打下整個天下。”
    劉徹笑談至於遙望向南方。
    “也不知道朕的少將軍在海上征戰地如何了,這一去怕是要等到來年才能再見。”
    衛青:“再見之時,去病或許就帶著倭奴國王的首級來進獻陛下了。”
    劉徹:“朕的少將軍命數不好,大海又不比陸上,若非他強求,朕真不願意艦隊第一次出海就讓他領軍,隻盼著能平平安安回來就好。”
    【雖然從動力是否強勁來說,蒸汽機也可以發展成為農用機械的動力源。
    但經過時代證明,內燃機才是更能勝任這一領域的角色。
    因為蒸汽機本身的結構就比較笨重,光是一個鍋爐和水就已經夠重了,還得攜帶大量的煤炭做燃料。
    再想保證有充足的動力,那這等自重都不是一般耕地所能承載的了,土地稍微濕潤或鬆軟一些,這樣的蒸汽耕地機就得趴窩在田裏。
    反觀內燃機,就一個油箱和氣缸便能頂替蒸汽機的鍋爐和煤炭燃料,自然在中小型機械上應用更廣泛。
    而除了拖拉機和旋耕機,一套完整的農耕當然還離不得播種、施肥、澆水、除草,以及收割。
    而這些機械又都可以用內燃機作為動力,甚至其中的播種、施肥可以隻通過簡單的機械結構隻用人力就能達到可觀的效率。
    先拿播種機舉例。
    絕大多數農作物的播種過程就是開溝、播種、覆土這三個步驟。
    那麽農戶們其實隻要做一個底部有三角犁頭的推車,犁頭後麵加兩塊擋板,推車上麵做一個可以裝種子的大漏鬥,以及漏鬥下方控製種子落下的搖把,搖把由可調變速的鏈條與車輪相連傳動。
    當農人推著這樣的推車前進時,三角犁頭就能完成開溝的作用,輪子前進的過程就能帶鏈條帶傳動,進而讓搖把轉動一圈帶出種子落入開好的溝裏,最後擋板隨著推車前進,將開溝時推出來的土擋回溝中。
    有了這麽一個完整的思路,那麽再想方便快捷一些,也隻要直接套上車子開動就行了。
    另外考慮到不同農作物的種子大小不一,播種間距不一,所以漏鬥和搖把的大小形狀得是可以更換的,鏈條也得是可調傳動的,比如自行車可調變速的齒輪組。
    齒輪越大,搖把轉動的圈數越少,齒輪越小,搖把轉動的圈數越多。
    為了不至於每次調整傳動速度都得更換長短不同的鏈條,所以車輪和搖把得有兩組反裝的齒輪組。
    鏈條在車輪小齒輪時,鏈條得套在搖把的大齒輪上;車輪是大齒輪時,對應的搖把就得是小齒輪。
    這樣每次調整播種間距就不必更換鏈條了。
    再來就是施肥機。
    它的工作原理與播種機幾乎一模一樣,甚至還要更簡單一些。
    也是開溝,播撒作物所需一定數量的肥料,最後覆土。
    兩者還有一點一致的是,播完種和施完肥都是需要澆水的。
    現代農業有一種可以高效控製,又能節約水源的灌溉方式,滴灌。
    具體方式是在耕地土層下方約四十至六十厘米埋設水管具體埋設深度根據作物根係生長深度調整,如果是北方冬季嚴寒地區,為避免冰凍線,水管甚至需要埋設一米以下),每一個植株根係處都從主水管延伸出一個細的分支水管,也就是毛細管。
    在水管源頭用一個抽水機做動力,抽水機可以是內燃機,也可以是電機,總之隻要能讓抽水機內部的葉片高速轉動起來就行了。
    將抽水機放置在水源裏,為避免水源中的泥沙、水藻等雜質堵塞水管,還得在抽水機抽水口處加裝一個過濾罩。
    當抽水機開動時,葉片將水擠壓進入水管,同時葉輪附近形成低壓區,外界大氣壓將水源的水壓入進水口,如此就完成了抽水。
    水沿著主水管被帶到地下,因為毛細管的開口比較小,各個毛細管流出的水不會太多,這也讓水流在流經整個水管網路前不至於喪失太多動力,足以灌溉管路鋪設區域。
    有了這樣的滴灌係統,農田灌溉就可以被簡化到隻要開動抽水機就可以了,可以最大程度調控農作物的灌溉水量。
    對於幹旱缺少水源的地區來說,這樣的係統很有必要,至少隻要有地下水,或挖掘水塘儲存雨水,就能保證基本的灌溉需求。
    另外化肥顆粒是溶於水的,那麽隻要將抽水機的水裏加入化肥溶解,就能很輕鬆地實現施肥了。
    也不必擔心機械翻耕時會破壞水管。
    滴灌水管需要埋入地下四十至六十厘米,除了適應農作物的根係深度外,還有就是為了避免被農耕機械破壞。
    機械翻耕的深度通常都沒有那麽深,按五十厘米算那也是足足半米了,旋耕機的翻耕深度一般也就十幾二十厘米,再深一點也不過三十厘米。
    至於這項技術中提到的水管,當有技術條件可以從提煉石油的過程中生產出塑料,那麽使用塑料做水管則是最耐用,也最便宜的。
    沒有塑料,就隻能用金屬水管代替了,其中銅的耐鏽耐腐蝕能力比較好,當然用銅做水管未免太奢侈了些,成本太高。
    陶瓷水管又容易碎。
    所以沒有塑料也隻能爭取盡早製造出塑料了。】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