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富強夢,盛世夢
字數:3815 加入書籤
第三百八十九章 富強夢,盛世夢
鐵軌鋪設就技術而言並不複雜,要說難一點的可能就是要費大力氣將規劃的道路鋪平。
從北京石景山東麓的新式鋼鐵廠,到木城澗煤礦區大約一百二十裏。
鑒於此前已經修建有一條從京師到天津出海口的皇明鐵路,所以隻要再從木城澗煤礦鐵路到皇明鐵路最近處修建一條轉運線,便能讓大明製造的第一輛火車開上長達兩百六十裏的皇明鐵路,進行首次長距離試行。
木城澗煤礦在西,天津在京師東南,所以這條轉運線得在北京城外繞小半圈,預計長度要達到三十裏。
從京師本地招募而來的鐵路工人們,按照規劃對線路經過的區域進行清理和平整。
拆遷掉附近的居民房、砍掉並挖除樹木,再按設計要求進行填土或挖土找平,形成穩定的路基。
隨後工人們肩挑車拉,一點一點運來碎石鋪設鐵路地基,也就是道砟。
這項以龐大人力和畜力進行的施工場景頗為壯觀,這是此時的大明人心同一國力強盛的體現。
將碎石鋪平壓實,保證足以承載重量龐大的鐵路運行後,再在上麵逐段鋪設枕木和鋼軌。
逐段的鋼軌還需要用魚尾板螺栓連接。
後世是用無縫焊接技術焊接的,可以有效減少列車運行時的振動和噪聲。
大明科研院目前還做不到,就算用澆鑄技術焊接也不夠牢固,所以大明這第一條運載鐵路通車後行駛噪音會很大。
這樣的轉運線一直鋪設到原有的兩條鐵路線交匯處後,便可以對稱鋪設道岔讓鐵路完成交匯。
如果要火車轉入不同的路線,則隻需要提前搬動轉轍器,便可使火車從一股道轉入另一股道。
如此大明的第一輛火車就可以駛出試驗路線,正式開始上路了。
這一天,朱棣已經等候了許久,也一直親眼看著工人們如何施工,科研院的學子們如何指揮建設。
祭天回稟上蒼大明今日的功績後,火車正式點火熱車。
朱棣大步流星就要上車親身體驗一番,不過被宋禮及時攔了下來。
“畢竟路線是首次開通試行,路上會不會出問題,出現顛簸脫軌還未可知,若真脫軌了那可太危險了,等到反複通行數次確認無誤後,陛下再上車也不遲。”
“咱大明科研院的學子們不也在上麵?他們能為我大明舍身犯險,朕戎馬一生就不行?”朱棣歎了口氣道:“算了,朕也不是不通情理,就不為難你們了,往返回來後朕得上車坐一次,要一路坐到天津,將來還要一路坐到我大明兩京一十四省。”
宋禮作揖高聲道:
“臣必將窮盡餘生心血,成陛下宏願!”
一眾高官貴胄們隨之一並齊聲附和。
等候了些許時間,火車的鍋爐已經沸騰,火車上由彈簧管、機芯、指針、表盤等部分組成的簡易壓力表上,也終於顯示蒸汽壓力達到啟動標準。
負責主駕駛的科研院學子指揮道:
“鳴笛,啟程!”
拉拽一下連接汽笛的開關後,一聲震耳的尖嘯傳開,車頭頂部噴出蒸汽熱浪,火車隨之緩緩開動。
附近觀禮的大明百姓們隨之歡呼一片,這一刻,整個京師的人們都興奮到沸騰。
活塞帶動連杆推動一排的車輪,轉速越來越快,行駛速度越來越快,百姓們的歡呼也隨之到達鼎盛。
為了對比出火車速度,還有將士騎著快馬舉著旗幟在火車一側並行。
起初還能領先跑在前頭,慢慢地就被提上速的火車超越,騎士們也越發興奮揮舞著大明的王旗。
車上,大明科研院的學子們聚精會神按步驟駕駛火車,但也還是忍不住為這一刻分出心神激動到紅了眼眶。
從這一刻開始,他們將有著無比的信心相信他們的大明未來一定會發展地跟後世中國一樣強盛。
他們也將用自己的餘生去踐行這一信念……
【世界上第一台內燃機汽車,就是三輪車。
而有了製造三輪車的能力,再要製造比三輪車馬力更大,載貨能力更強的拖拉機就要簡單太多了。
拖拉機也是包括基本的動力裝置、傳動裝置,隻不過因為它的內燃機型號更大,馬力更強,車廂可以做得比三輪車廂要大的多。
另外拖拉機可以做成三個輪子,也可以是四個輪子,輪子越多,接觸地麵的麵積就越大,就可以分攤更多的壓力,提高載重能力。
總之隻要能夠製造出內燃機,那麽基於內燃機的車輪和各種功用的機械,將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不斷湧現,上限有多高全在人類的構思能力有多強。
就比如旋耕機。
這是一種通過旋耕刀破碎土壤實現犁地和碎草功能的機械。
它的結構非常簡單,甚至不需要自身攜帶動力源,而是通過安裝在拖拉機的後麵,與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相連獲得動力。
它由萬向節、齒輪箱、傳動軸,還有旋耕刀組成。
萬向節與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相連,將拖拉機的動力傳遞給齒輪箱,經齒輪箱變速和改變傳動方向後,再通過傳動軸將動力傳遞到旋耕刀軸,使之達到旋轉的作用。】
天幕將拖拉機和旋耕機的結構資料發布了出來,兩種農用機械相結合的耕地過程也以視頻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當古人看到這麽兩個機械犁起地來是那麽地高效,犁地效果比耕牛不知高出多少,土塊被攪地非常碎。
僅僅是兩分鍾的實拍視頻,這僅靠一個人駕駛的拖拉機就犁了快半畝地。
算下來一個時辰就能犁足足三十畝地。
尤其這機器隻要有足夠的油,從天亮到天黑可以一直幹下去,都不用喘氣。
古代用耕牛和好一點的鐵犁犁地,一天累死累活也才能犁兩畝地,而能用上耕牛和鐵犁的都算是富裕農戶了,多數還是靠一家子人一塊拉犁。
而有了拖拉機和旋耕機後,人隻要坐在駕駛室上掌著方向盤,擺弄著操縱杆控製油門和刹車,就可以愜意地坐著用幾個時辰的時間,將以往半個多月的活一下幹完。
古代的老農戶看著那夢寐以求的機械,還有那夢寐以求的生活,癡癡地說道:
“咱這輩子要是也能坐上這樣的鐵家夥,幹一次這樣的活,那也無憾了……”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