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古人的洶湧思潮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A+A-


    第四百零八章 古人的洶湧思潮
    古代的人們看完這段天幕後,沒有了往昔那麽多的議論,而是思考,深層的思考。
    曆史的記載或許可以像個小姑娘一般任人打扮,但曆史的結果卻是血淋淋的現實。
    新中國為他們探索出了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包含了他們未來發展也必定會遇到了許多問題。
    如果不能明確理解這條路的運行邏輯,把後世人的錯誤改正過來,把後世人想做沒做好的事情做起來,那這些血淋淋的教訓就必然也會降臨在他們身上。
    當然要是不改製繼續走老路的下場,天幕早已經在曆史陳述中不知重複多少遍了,封建王朝注定消亡就是下場。
    那麽怎麽總結,怎麽改,就是古人們現在在深思的事情。
    “計劃經濟仍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掌控國家需要強權,但不能隻有強權。
    皇權固然可以集權,可以一言決地掌控天下,但若是沒有一個可以相應收集物產數目,分配利用物產投入建設的製度,就不能製定既不傷民,又能盡快發展的規劃。
    縱有權力卻把握不好分寸,就還是不能以最快速度發展,一味圖快就必然會重蹈後世躍進覆轍。”
    “改製是必定的,可怎麽改?按天幕後來說的不去一味求純掌控一切,而是公私並行嗎?”
    “徹徹底底的分配製施行起來太難,所需官吏實在太多,難以遏製貪官汙吏,而且衣食住行朝廷都包了,百姓難免敷衍做工,也會不思進取。
    倒不如還是讓百姓自行負擔。
    所以官營經濟要有,私營經濟也要有,官營也可像私營一樣雇工做活,官府給工錢就好。
    百姓多勞多得,自負吃喝住行,濫竽充數者該罰一樣可以罰。
    另外官營不能比私營經濟規模小,否則就是放開空子讓商人坐大,落得跟後世美國一樣調控不了國家。
    諸如糧食收購販賣,鹽、鐵買賣,煤炭、礦產開采製造,醫療藥物,這些百姓賴以生存的物資隻能由官營買賣,以便調控物價,明確這些基礎物資產出數目,製定國家具體發展計劃。
    另有像電力、鐵路、兵器、船隻、錢莊這些,更是事關國家根基,更要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
    這些無可替代的商貿和建設,交給朝廷來做隨時都可以調控售賣或供應的價格,百姓不夠富裕時朝廷就調低物價,百姓有足夠富餘時,就稍稍提高些許物價以便朝廷有錢加速發展。
    但如果這些根基物產和工造交給逐利的商人去做,或許有法度在他們也不敢將物價定得明顯太高,但人人都想多賺錢,各行各業都將物價定得稍高一點,那累計起來百姓當然過不上好日子。
    所以這些百姓必須的物資買賣和需求,必須由官營來做,私商不得染指。
    當然也不能掌控地太多,有些商貿還是得交給私商去做的,否則就又變成了完全的計劃經濟。
    而對於茶葉、瓷器、桑蠶絲綢、香料、珠寶、皮貨,這些平民百姓需求不大,但溢價又很高的貨物,朝廷也可以給它們適配稍高一些的稅務。
    重在劫富濟貧,不至於單單肥了私商。
    再有食肆、住店、車馬通行、擺渡、攤販、布匹、勾欄、除主糧之外的農貨、魚獲、海貨,這些百姓平常都需要,但過於龐雜不適合朝廷來做的尋常買賣,就仍以普通商稅收取即可。
    雖然因為這些買賣都很尋常,各地方都有,要價太貴百姓自然就去了別家,按理這些物價是不容易因私商圖利就能漲上去的。
    但為避免囤貨居奇,或有我等預料不到的地方,也大可以將製度再完善一些,立一個督察物價的衙門,由百姓察舉個別商販要價是否高出別家太多,再予以懲處或除掉其經營許可證便好。
    按天幕的話說,如此既能讓商人有利可賺,又能宏觀調控經濟,還能讓私商自發將商貨和買賣做得比別人好。”
    “有個問題,不用分配製度,又要做大官營經濟,那就等同於官營經濟不能無償分配到物資和人力,隻能像私營經濟一樣用錢雇人幹活。
    雖說有朝廷可以調派各官營企業的利潤補償不好賺錢的企業,可容易賺錢的官營行業有多少?不容易賺錢的行業又有多少?
    像糧食收購和販賣,朝廷既要用不算低的價從百姓手裏統購來糧食,又要用必須低的價賣給城裏百姓,這明顯就是虧錢的買賣,而且光是想想就知曉虧損會尤為龐大。
    而像這些百姓必須的民生物資還都不少。
    另外朝廷還要開礦、研造兵器、興辦科研院、建造各個新式工廠、興修水利、道路、橋梁。
    這裏麵哪個不是耗費巨大?
    而賺錢的官營買賣也不多,鐵路可以幫商販運輸貨物,倒是可以將票價定得稍高一些。
    海運通商獲利不小,造船買賣也可獲利,但現下朝廷正要拓土於海外,軍隊用船都造不過來呢,現下又哪有什麽船可以造來賣?
    那到頭來真靠朝廷的稅收扛得下來嗎?
    不還是要將那些民生物資的官營物價調高到跟以往私營一般,至少也要調到能自負盈虧不是?
    百姓過日子的開支還是降不下來。”
    這番提問一出,原本沉浸在改製以後國家會發展地多麽多麽快,百姓能過的多麽多麽好的官員們,一時之間都陷入了沉思。
    百姓的日子還真不是那麽容易就能好起來的。
    這時有官員打破了沉默。
    “老天爺說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生產力就是百姓能否過上好日子的根本。
    我朝的科技是在發展的,且得益於老天爺庇佑,發展極快,堪稱日新月異。
    等到各種能夠擴大工農業生產的機械問世,僅用很少的人力就能產出以前不敢想的物產時,我們的百姓自然也能過上像後世一樣每頓都能吃上肉的好日子。
    現階段,那就全天下的人一塊咬咬牙,盡快推進工業化。
    但說到底再差,也必然比以前私營商販經營天下貨物時要好得多。
    而且現今已經有了化肥,農業產出已經比以往要高得多。
    有了蒸汽機代替純人力做工,又能調用更多的人力投入其它建設。
    百姓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
    最後頓了頓,這位官員又補充了一句:
    “隻要別像後世一樣圖快冒進便好。”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