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大躍進總結
字數:3905 加入書籤
第四百零七章 大躍進總結
【三年困難時期人口死亡數量存在多種統計數據和研究觀點。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非正常死亡人數為1619萬,人口總損失數4769萬包含非正常死亡和少出生人數)。
各省自行統計再匯總後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則為2098萬,人口總損失數5318萬。
這個結果與國家統計局的結果有不小差異,但不知具體變量在哪裏。
可能是1959年以前戶籍管理製度不健全,大躍進時期大量農村人口遷移到市鎮,導致重報虛報戶籍人口過多。
在三年困難時期中,農村又存在普遍的死亡漏報現象,困難到人都非正常死亡了,家庭其它成員或村組織實在沒有餘力及時進行死亡登記。
而除了官方統計外,還有個人學者和研究機構的統計。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研究所統計出的非正常死亡人數是1700萬。
美國普查局的濰尼斯特統計得出人口總損失數6106萬。
美國人口與人口學委員會主席安斯利·科爾統計出人口總損失數5549萬。
不同結果數據雖都有不同,但得出的結論,非正常人口損失的數量均在千萬以上。
這裏還要提及一點,人口總損失數遠高於非正常死亡人數,是因為過於困難的生存環境對生育也產生了嚴重影響。
導致出生率大幅度降低,少出生的人口也被計入到了人口總損失之中,但不屬於非正常死亡。
例如1958年的人口出生數約1928萬。
三年困難時期出生人口數則明顯下降。
1959年出生人口1635萬。
1960年出生人口1402萬。
1961年出生人口949萬。
而三年困難熬過去後,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糧食等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得到改善,人口出生率便大幅反彈。
1962年出生人口則猛增至2491萬。
所以這三年少出生的人口加到一起,便拉高了人口總損失數。
雖然在國家發生如此嚴重的災難時,還去糾結到底死了多少人顯得過於冰冷。
但是隻有銘記了這些數字,銘記這些數字背後是一條條為了追求共同理想卻極其悲慘死亡在了那段時期,又在窺見了他們無論如何奮鬥都無濟於事的煎熬過程中,心中的信念會是如何崩塌的之後,我們才會永遠記住這段慘痛的教訓。
經過這三年的危機後,政府終於在1961年對農村集體化政策進行了根本調整。
人民公社雖然保留了下來,但實行了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相當於退回了靈活性更高,管理更符合生產實際需求的初級社。
不過仍然沒有選擇一步退回農業包產到戶。
這已經是當時中央能夠接受的最大限度改製了。
因為中央仍然殷切希望實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這個偉大理想。
而包產到戶是私有製,隻要是私有製時日一久就必定會演變成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進而又發展成階級矛盾。
這對當時為實現社會主義抱以無比信念,付出了巨大努力的人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但是在後來的現實打擊下,追求理想的過程不得不舍棄純粹,退而求其次允許多種所有製並行,接受私有製的確可以為實現社會主義最終目標助力。
雖然在後來近似於新民主主義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獨特的國企與私營企業並行的多種所有製,的確為中國的發展帶來無窮活力的同時還能保持對國家的穩定掌控。
但也果然沒能避免人民之間出現了很大的貧富差距。
有錢的人揮金如土,收入低下的人連對養育孩子所需的高昂成本都心懷焦慮,甚至於不敢敞開自己的內心,大膽相愛,大膽結婚生子。
人民的期望何嚐不是國家的期望?這又何嚐不是後來的社會主義者們極不願意看到的?
可通過集體化一步到位實現社會主義的嚐試已經試過了。
沒有強大到無懼任何外部勢力的國防力量,沒有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基礎,社會主義又該如何在積貧積弱的新中國實現呢?
不過未來經過改製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究竟會給新中國帶來怎樣的巨大變化,又究竟能否帶領新中國實現社會主義最終目標,這得到未來來臨的時候才會知道。
最後對這段特殊時期總結一下。
大躍進運動對中國的發展影響實在太大,直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完成的時候,中國的主要經濟指標才終於回歸到正常發展水平,工農業總產出才基本滿足了當時的人民生活需求。
大躍進運動違背了客觀經濟發展規律。
脫離實際的高指標、脫離實際的規劃方案、脫離實際的浮誇冒進,相當程度挫傷了人民群眾對建設強大社會主義國家的熱情。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段時期中國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比如在發電和電力應用建設、水庫建設、灌溉工程、公路鐵路建設、港口建設、基本農田建設、基礎教育與尖端科技教育等等領域,都為中國未來的高速發展推動奠定了重要基礎。
很多國防科技建設也是在大躍進時期就開始布局的。
但是要區分的很重要一點是,這些重大成就很多都不能算作是大躍進運動直接或非它不可的功勞。
因為官方自己的表明過:如果不用大躍進運動的方式,不打破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不使國民經濟的比例關係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建設必然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同時在黨史中也明文總結過:大躍進運動的最大失誤,是在建設速度上急於求成;人民公社運動的最大失誤,是在所有製關係上盲目求純。
但是在這場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危機中,不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一個人。
黨中央在事後也開會總結過,首先社會主義運動的曆史很短,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知不夠,又長期處於戰爭和階級鬥爭的環境中,很容易陷入教條主義。指不考慮具體實際情況,盲目地照搬書本理論、現成模式或既定規則來處理問題,這裏的教條便是指馬克思主義和蘇聯模式。)
另外借用後來領導人的話說:大躍進,主要領導人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很多同誌都沒有反對,在這些問題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種印象,別的人都正確,隻有一個人犯錯誤,這不符合事實,中央犯錯誤不是一個人負責,是集體負責。】
喜歡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請大家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