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抄!抄!抄!

字數:4042   加入書籤

A+A-


    地契和房契是古代登記確認,一式兩份,一份產權人自己保管,另一方留在官府備案。
    百姓們燒毀房契和地契的同時,城內縣衙也突發大火,好巧不巧將所有產權登記給燒個精光。
    這下,所有登記信息都沒了,士紳、地主們名下的土地、產業,都成了無主之物。
    無主之物自動衝入國庫,歸國家所有,合情合理合法。
    就這樣,朱綾先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是借刀殺人,幾乎沒死一個士兵,就把江南一帶的肥沃土地收歸國有。
    做到這一步還沒完。
    朱綾以謀反罪,問罪於江南一帶的士紳、地主,並發出上諭,鼓勵告密揭發,若有人能提供罪人匿藏的信息,一經查實,獎勵查出資產的10%。
    這群士紳、地主是出了名的奸詐狡猾,不可能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被收走的土地,被老百姓趁亂搜刮走的金錢,並不是他們所有的資產。
    真正的財產大頭,或許還藏在冰山之下。
    朱綾自然不可能放任。
    朱元璋大力反腐,卻因給的工資太少,導致貪官越來越多。
    朝廷烏煙瘴氣,各地也因為戰爭頻繁,民生凋敝。
    朱綾手頭上雖掌握著巨量的財富,卻基本上都是遼東百姓創造的。
    她不可能將這些錢全拿出來給大明填坑。
    將地主、士紳的財富拿出來用於大明的發展建設,才是真正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朱綾采用武則天的法子,在各地設置銅匱告密。
    一時間,無數舉報信如雪片般飛來。
    朱綾讓人根據信中所寫的去搜查,果然查出了無數金銀和貴重物品。
    這些錢財取出來之後,朱綾信守承諾,重賞了寫舉報信的人。
    在民間躲藏的士紳、地主家丁見此,立刻將主家賣個幹淨。
    反正女帝已經放出風聲,要取消全國的奴籍,就算把主子給賣了,他們也不能對自己怎麽樣,何況主家現在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
    舉報信如潮水般湧來。
    這可把朱綾給樂壞了。
    往後一段時間,折梅軍的任務就是一個字——抄!
    抄!抄!抄!
    瘦了士紳,肥了豬(朱)!
    無數大家族積累了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財富,一夕之間化為青煙散去。
    朱綾的國庫卻得到了一筆不亞於遼東十五年積累的巨大財富。
    當看到無數金銀珠寶如泥沙般堆滿了紫禁城,兩個世界的人再次被震驚到了。
    《紅樓夢》裏描述薛家的‘珍珠如土金如鐵’,不再是誇張的形容詞,在此刻得到了具象化的展示。
    “我的天,好多錢啊!”
    “這些該死的士紳、地主,都是我們的血汗啊!”
    “天殺的,他們明明已經擁有了那麽多財富,還非要惦記我們手頭上的三瓜兩棗,各種敲骨吸髓,真是太可恨了。”
    “女帝說得沒錯,這就是一群吸血鬼,必須把他們都除了,我們才有好日子過。”
    “……”
    看到這麽多財富,明晃晃擺在眼前,巨大的震撼,讓無數底層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憤恨。
    他們不是第一次看到那麽多錢。
    但此前看的,都是女帝帶來遼東百姓辛苦耕耘賺來的,就算再多,那也是該得的。
    而眼下擺在紫禁城裏的這些,卻是士紳、地主從他們身上搜刮來的。
    金光燦燦、珠寶閃耀的背後,不知染了多少人的血。
    其他先不論,就說地主、士紳放貸這事兒,一本萬利。
    人在家中坐,財富天上來。
    等時間一到,立刻下令收賬,自有凶惡的刁奴打手打上門去收債,哪管他人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這才是最讓人憤怒的。
    新大明。
    “殺!給咱殺光他們,個個都該死!”
    盡管知道士紳、地主們很有錢,卻沒想到這背後的財富居然那麽多。
    超過遼東十五年的積累,那可是十幾億兩白銀的財富啊!
    朱元璋想起小時候,家裏遭了大災,四處都有人在賣兒賣女。
    一兩銀子就可以買一個品相不錯的孩子。
    真的餓狠了,甚至一小袋糙米就可以換一個女娃。
    他眼睜睜看著父母親人,因為沒錢買糧,活活餓死在家裏。
    底層人的性命,在這群士紳、地主眼中,竟是如此卑賤,連家養的一條狗都不如。
    在朱元璋想來,地主、士紳們能有朝廷一半左右的財富就不錯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查出來的錢,居然比他們想象的還要高出百倍。
    他心裏恨啊!
    恨不得擁有朱綾的百萬大軍,然後一聲令下,前往江南血洗,將這群該死的吸血鬼統統殺光,剝了人皮,塞上稻草,掛在廟裏示眾。
    朱棣卻皺了皺眉,撓頭道:“不對啊,十多億兩白銀,如果是那些大家族一代代積累,數百年下來,倒還有可能達到這個數,可遼東地區發展得再好,就算有豐富的產業能吸進,也沒有那麽多與之匹配的白銀?那麽多白銀是從哪裏搞來的?”
    這話一出,眾人愣了愣。
    朱元璋也從憤怒轉為了疑惑:“是啊,白銀的產量是有限的,這麽多銀子,你是從哪裏弄來的?就算有與之相等的商品產業,也沒那麽多貨幣啊?”
    朱綾也不藏著掖著,直截了當道:“自然是從海外做貿易還回來的,神州大地的金銀儲量並不豐富,就算再怎麽開采,也不可能采出十幾億兩的白銀,因此不光是未來遼東,就連從地主、士紳、商人們搜來的金銀,也有相當大一部分來自海外。”
    “海外?”
    朱元璋眉頭緊鎖:“海外那群洋鬼子都是蠻夷,要啥沒啥,可能連一碗像樣的白米飯都沒吃過,哪來這麽多白銀?”
    這就是封建製度小農思維的局限性。
    因地理阻隔,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把華夏這片土地當成了全世界的中心,認為四周都是蠻夷。
    而這種思想得到最頂峰則在乾隆朝。
    好大喜功的乾隆,更是覺得天朝上國,不需要洋人那些鬼玩意,閉關鎖國,最終導致大清與世界嚴重脫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