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另一種人生(19)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當王城被攻破時,代表上層婆羅門貴族利益的菲魯茲,正滅了最後一批佛教徒、
哪曾想,即將享受勝利喜悅時,大虞軍隊會突然殺過來。
菲魯茲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仍不甘心,瘋狂叫嚷:“我怎麽會輸給一個女人?我怎麽會輸給一個女人呢?”
藍綾騎在馬背上,手持長劍,劍尖對著菲魯茲,冷笑道:“女人怎麽啦?你難道不是女人生的嗎?看不起女人,最後還不是敗在朕的手裏?朕不過略施小計,就讓你們內部自殺自滅,就這點本事還想跟朕鬥,真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聞言,菲魯茲渾身劇烈顫抖起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說那群該死的異教徒怎麽敢跟我婆羅門叫板?原來是你在暗中支持。”
他仰天大笑:“好一個大虞女帝,心機城府如此厲害,難怪你能建立起這麽大一個帝國。”
菲魯茲到底是一國元首,有自己的傲氣與根骨。
寧可站著死,也絕不跪地求饒。
眼看著敗局已定,政權覆滅,當即拔出掛在腰間的匕首,一刀抹了脖子。
藍綾長歎一聲:“人不咋地,倒是死得有尊嚴,來人,厚葬!”
至此,大虞軍隊全麵占領天竺。
天竺有四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東南亞也是差不多四百來萬。
兩個加起來是八百多萬,與現在的大明王朝持平。
戰亂平息,天竺境內卻成了廢墟。
百業凋零,民不聊生,無數人成了亡國奴,惶惶不安,愁雲慘霧。
底層百姓還好。
高種姓的貴族老爺接受不了。
外來者入侵之後,往往會進行一輪殘酷的權力洗牌。
老貴族消失,新貴族上台。
這群貴族老爺占有大量的社會資源,過慣了好日子,怎麽甘心被優化、被更高的種姓壓在頭上?
藍綾可不管他們是怎麽想的?
如今天竺成了她的國土,她主宰一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藍綾坐在天竺王宮的寶座上,喃喃自語道:“是時候來一場大改革了!”
……
大明。
金陵皇城。
三日轉瞬即至,禦花園設好擂台,鋪上紅毯,就等著兩國的勇士上場競技。
朱元璋帶著一眾兒孫和武將勳貴坐在左邊。
鳳辰奕、薛文龍、盧芳一行人,則坐在右邊。
由於出使大明的都是年輕人,朱元璋也不好安排老一輩的武將上台,免得落人口舌,說大明以大欺小。
因此,此次上台競技切磋的五個人,都是年輕一輩。
大明五個人,分別是秦王朱樉、燕王朱棣、長興侯耿炳文之子耿璿、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和藍玉次子藍斌。
大虞這邊,則是鳳辰奕、盧芳、薛文龍,以及從折梅軍選出來的高文遠和艾虎。
第一輪,大明李景隆對戰大虞將士艾虎。
兩人一上場,就火力全開,打得難舍難分。
李景隆的武器是一把大錘,艾虎是一把長刀。
長刀遇到大錘,震得砰砰作響。
鬥了數十招,艾虎為了計劃,故作不敵,手中長刀被李景隆一錘子震飛了出去。
朱元璋大喜,拍手叫道:“好,果真是虎父無犬子。”
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與朱元璋在血緣上是外甥和舅舅,政治上是義子和義父,地位非同一般。
在朱元璋心裏,李景隆算是自家人。
看到他第一輪就贏了大虞的勇士,別提有多開心了。
鳳辰奕見此,麵上無波無瀾,讓高文遠立刻頂上去。
高文遠的功夫遠在艾虎之上,所使的兵刃是一把鏈子刀。
鏈子刀,顧名思義,就是內含鏈子的大刀,按動手柄上的機擴,刀頭帶著鏈子彈射而出。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鏈子刀完美彌補了短兵刃的缺點,能在關鍵時刻,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果然,交手不過十幾招,高文遠就按動機擴,刀頭如蛇一般,帶著細細的鐵鏈,將李景隆的大錘纏住。
緊跟著,高文遠手腕一扯,便把李景隆的大錘奪了過來。
李景隆失了兵刃,戰力大減,被高文遠一腳踹得飛出了擂台。
薛文龍麵露得意之色,笑道:“好耶,我們扳回一城了。”
朱元璋老臉一沉,看向藍玉。
藍玉會意,趕忙讓兒子藍斌出手。
藍斌雙腳一點,輕鬆躍上擂台,對著高文遠抱拳,便即揮動長槍,一槍向高文遠刺來。
藍斌深得其父真傳,作戰勇猛,武藝相當了得。
高文遠卻與艾虎一樣,是盧芳專門從折梅軍中選出來兩個實力相對較差拿來湊數的。
一番回合下來,高文遠被藍斌一槍挑飛鏈子刀,敗下陣來。
朱元璋再次喜上眉梢,笑讚:“果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謝皇上誇獎!”
藍玉這個當爹的,笑得老自豪了。
鳳辰奕鎮定自若,道:“文龍,該你上場了。”
“好嘞!”
薛文龍行伍出身,早就手癢得厲害,當即飛身而出,與藍斌戰了起來。
不同於鳳辰奕和盧芳,曾得到藍綾親自指點武功。
薛文龍這一身武藝,是實打實自己練出來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純粹的硬實力。
他作為戰場的先鋒大將,秉承一寸長一寸強,兵器與藍斌一樣,都是長槍。
長槍對長槍,你來我往,好不激烈。
台下眾人看得目眩神馳,連連喝彩,歡呼不斷。
盡管藍斌已盡得真傳,但薛文龍所學的槍法,卻是失傳的楊家槍,其母為楊家後人。
薛文龍使出一招絕技‘回馬槍’,打得藍斌手足無措,不得不認輸。
藍斌下了擂台,耿炳文之子耿璿立刻頂上。
兩人相互見禮,開始對決。
薛文龍,人如其名,長槍如龍。
耿璿兵刃是一把純鋼軟劍,如蛇般靈活多變。
見這一槍刺來如此之猛,耿璿不敢硬拚,身形一閃,輕飄飄讓開了去。
薛文龍一槍落空,跟著又是一槍。
耿璿斜閃身子,再次避開。
薛文龍第三槍、第四槍、第五槍,一槍快過一槍,如疾風驟雨般。
耿璿手持純鋼軟劍,左擋右撥,純以防守,不見一絲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