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田製改革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蘇禦蹲在試驗田埂上,指尖捏著株青嫩的稻穗。
改良後的稻種穗長粒飽,沉甸甸的稻芒在陽光下泛著金綠光澤,比他上個月剛播下時足足長了三寸。
正當他琢磨著要不要再調整下密植間距,遠處突然傳來王修殺豬般的喊聲。
"王爺!出大事啦!"
少年跌跌撞撞踩進泥地,錦緞靴子裏灌滿泥漿,懷裏抱著的竹簡邊角都蹭出了毛邊,"隴西李氏的狗東西把佃農腿打折了!"
手中的稻穗"啪"地斷成兩截。
蘇禦接過竹簡展開,粗麻布上的血手印還沒幹透,指縫間滲著泥土——顯然是受傷農夫被按著手強行蓋的。
最末尾那個歪歪扭扭的"王"字,像是用斷指蘸血寫的。
"係統,調糧食數據。"他聲音冷得能結冰。
【全國耕地占比:士族72,農戶21,官田7;平均畝產:士族田217斤,試驗田682斤】
"好個士家大族。"
蘇禦扯下腰間玉佩砸在石桌上,羊脂玉碎成兩半,"傳本王令:三日後朝堂議均田製,敢不來的——"
他摸了摸腰間陌刀,"就當是默認謀反。"
金鑾殿上的爭吵聲快把琉璃瓦掀翻了。
武成侯擼著袖子罵街,唾沫星子濺到禦案上:"把士族的地分給泥腿子?王爺這是要刨咱們的根!"
"您的根?"
蘇禦翹著腿把玩茶盞,"武成侯府名下三萬畝良田,有多少是當年用弓弦勒死佃農搶來的?"
他突然將茶盞砸在柱上,青瓷迸裂聲驚得老臣們集體縮脖子,"本王今日就把話放這——耕者無其田,國無寧日!"
戶部尚書顫巍巍出列:"可...可祖製..."
"祖製?"
蘇禦從袖中甩出一疊賬冊,"貞觀年間均田製每畝收稅三升,你們現在逼佃農交七成收成!"
賬冊拍在地上揚起灰塵,"本王新製:自耕農交三成稅,士族私田超過千畝的部分,每畝加征五成!"
殿內死寂。蘇禦掃過眾人煞白的臉,忽然笑了:"當然,要是覺得本王說得不對...盡可以試試陌刀的滋味。"
他指節敲了敲廊下立柱,暗處立刻閃現數十名帶刀侍衛,甲胄反光刺得人睜不開眼。
退朝後,白雨晴將《均田令》摔在案上:"你這是拿命換改革!士族手裏的私兵比朝廷禁軍還多!"
"所以得先斷他們的糧。"
蘇禦用朱砂在地圖上圈出隴西,"謝姑娘不是說過,士族最怕丟麵子?"
他展開泛黃的《齊民要術》,指尖劃過"糞田之法"的批注,"明日昭告天下,辦個農耕大比——讓他們看看,沒了佃農賣身,所謂"百年田莊"能產出個什麽玩意。"
謝道韞推門進來時,正聽見白雨晴哼了聲:"算盤打得精,可誰來當這出頭鳥?"
"妾身不才,"
她晃了晃手中的地契,"願以謝家莊三百畝試驗田為注。"
團扇展開,上麵畫著新式曲轅犁的改良圖,"若輸了,謝府從此不入士族譜牒。"
白雨晴挑眉:"你倒是豁得出去。"
"大勢所趨,"
謝道韞望向窗外,春燕正銜泥築巢,"與其讓士族爛在舊夢裏,不如親手推他們一把。"
農耕大比那日,洛陽城外的試驗田圍得水泄不通。
李崇義穿著蜀錦袍子,捏著和田玉扳指,看著蘇禦田裏青壯的秧苗,嘴角直抽抽:"這稻稈怎麽比人還高?莫不是施了妖法!"
"妖法?"王修蹲在田邊追肥,手裏的骨粉袋子晃得嘩嘩響,"李大人連堆肥都不會,也配談農事?"
日頭偏西時,鬥秤抬上了曬穀場。
蘇禦的試驗田畝產六百八十斤,顆粒飽滿如珍珠;
謝家莊的田畝產五百三十斤,稻穗壓彎了稈;
輪到隴西李氏時,管事的捧著鬥笠裏的稻穀直哆嗦——畝產一百九十二斤,癟穀比米粒還多。
"不可能!"
李崇義揪住鬥秤官的衣領,"定是你們搞鬼!"
"搞鬼的是你吧?"
蘇禦抬手示意,兩名侍衛押著個灰頭土臉的漢子上前,"這是你府上的賬房,他說你年年虛報畝產,實則用麩皮摻稻穀騙佃農。"
老士族臉色瞬間蠟黃,踉蹌著後退半步。
周圍百姓突然爆發出哄笑,有膽大的撿起土塊砸過去:"李扒皮!還我爹的腿!"
"李大人不是要賭嗎?"
蘇禦展開地契,"隴西三萬畝良田,本王就按每畝一百斤折算,抵給受災的農戶如何?"
三個月後,隴西漢水河畔。
趙老漢蹲在自家田頭,手裏的稻穗沉甸甸壓彎了腰。
新翻的泥土裏埋著蘇禦送的土豆種,葉片油綠得能照見人影。
他摸著田埂上刻的"趙記"界石,突然撲通跪下,額頭磕在鬆軟的泥土裏。
"王爺!長安快馬!"
王修騎著汗血寶馬衝過來,馬蹄揚起的塵土裏裹著金箔詔書,"陛下急召您回京,說...說大明宮鬧鬼!"
白雨晴手按刀柄湊近,壓低聲音:"怕是士族狗急跳牆,拿金人部件做文章了。"
蘇禦捏碎詔書,金粉簌簌落在他沾滿稻花香的衣袖上。
遠處傳來新修水利的轟鳴,那是用係統圖紙改良的龍骨水車。
他望向長安方向,落日把大明宮闕染成血色,隱約可見含元殿廢墟上騰起的青色霧氣。
"係統,"他在心底默念,"最後一塊拚圖,該收網了。"
【警告:金人部件能量指數突破極值,建議立即啟動水力鍛錘陣列】
謝道韞的馬車停在田邊,車窗裏遞出一疊圖紙:"改良後的陌刀淬火方案,對付青銅異化應該夠用。"
她頓了頓,"還有...小心孔府那個老匹夫,他前日送了箱"聖人手書"到東宮。"
"知道了。"
蘇禦翻身上馬,陌刀在馬鞍旁晃出冷光,"等解決了金人,本王就該算算...科舉改製和女戶稅的賬了。"
馬蹄聲驚飛了稻田裏的白鷺。
三騎朝著長安疾馳而去,身後是沉甸甸的稻浪,和無數佃農眼裏重新亮起的光。
這場以土地為棋的改革,終將如同春風化雨,滲進這片古老土地的每一道裂縫,讓新的生機破土而出——哪怕要踏過舊時代的殘骸。
喜歡紈絝世子覺醒請大家收藏:()紈絝世子覺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