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權力平衡
字數:2257 加入書籤
《大胤憲法》頒布大典那日,太和殿的鎏金瓦被秋陽照得發燙。小皇帝穿著簇新的龍袍,手裏的羊皮卷卻被冷汗洇出褶皺:"朕...那個...權力要關進籠子?"話音未落,台下的白雨晴急得直跺腳,靴跟在漢白玉台階上敲出脆響:"陛下,是"權力製衡"!"
老丞相扶著玉圭的手直顫,稀疏的胡須抖得像秋風中的蘆葦:"那以後...朝政該如何處置?"蘇禦側身指向觀禮台,那裏坐著頭戴鬥笠的農夫、袖口沾著機油的匠人、還有抱著賬本的商賈,足足百餘人:"由議會決定。農會、商會、工盟各出三十人,與六部共議國事。"
人群中突然舉起一隻手,阿青的粗布圍裙還沾著草屑:"女工能參加嗎?"滿朝文武發出哄笑,小皇帝卻一拍龍椅,驚得鎏金蟠龍上的灰塵簌簌掉落:"準了!朕瞧著阿青姐比那幫老頭子明白多了!"殿外的白鴿撲棱棱飛起,將少年天子的話帶向宮牆之外。
首屆議會籌備處設在文華殿偏殿,剛進門就能聽見吵架聲。匠人代表攥著魯班尺,非要和文官爭論"左昭右穆"的座次;商賈代表則圍著銅製的預算算盤,手指敲得算珠劈裏啪啦響。白雨晴忍無可忍,抬手就是一槍——空包彈在房梁上炸出團青煙:"再吵統統給老子去校場搬石頭!"
謝道韞趕緊展開《議事規則》草案,竹簡在她指間沙沙作響:"諸位,先定流程..."墨蘭突然按住戶部呈遞的田賦賬冊,指尖在數字上敲出急促的鼓點:"不對,這裏差了三成。農會報的畝產是三石七鬥,可戶部記的是二石五鬥。"
老尚書的官服後背洇出深色汗漬,他捏著袖口解釋:"這...這是慣例截留,以備災年..."話沒說完,李鐵錘的拳頭已經砸在檀木桌上,震得茶盞跳起:"憲法第七條寫得明白,"賦稅需公示核算",哪來的慣例?"陽光穿過窗欞,在他胸前的"工盟代表"銅牌上烙下光斑。
試行新政的第一個月,六部突然集體告病。小皇帝抱著金鑲玉的奏折匣子,在禦書房急得團團轉:"王叔,翰林院說要回家祭祖,太醫院說要采辦藥材...沒人幹活了!"蘇禦不慌不忙地翻開《人才備取錄》,羊皮紙上的字跡還帶著墨香:"陛下看這些人如何?"
名冊上列著各行各業的名字:紡織能手周娘子改良過十二色提花機,農夫陳大發明的龍骨水車讓旱地畝產翻倍,甚至阿青的名字旁都注著"女工權益倡導者"。老丞相氣得胡子都卷了起來:"成何體統!女子怎能...憲法第十五條。"謝道韞微笑著翻開隨身攜帶的袖珍法典,"凡大胤子民,無分男女、貴賤,皆有參政之權。"
秋收時節,議會通過的首部《平稅法》開始推行。當差役扛著新製的鬥秤走進太後的皇莊時,管事嬤嬤當場厥過去:"反了天了!連太後娘娘的私田都要納糧?"白雨晴斜倚在田埂上,繡春刀鞘蹭著飽滿的稻穗:"憲法麵前人人平等,就算是天皇老子的地,也得按規矩來。"
消息傳回後宮,太後卻在坤寧宮笑出了聲。她撥弄著翡翠護甲,望著案頭堆積的舊賬本:"早該如此。哀家看這些糊塗賬十幾年了,就知道底下人雁過拔毛。"小皇帝趁機蹭到她身邊,像小時候那樣扯著她的衣袖:"那母後幫兒臣勸勸那些老臣..."太後用護甲輕點他的額頭:"勸什麽?該讓賢就讓賢,哀家還等著抱皇孫呢!"窗外的石榴樹沙沙作響,紅通通的果子墜彎了枝椏。
年終大朝會上,蘇禦正在宣讀新政成果,殿外突然響起悶雷般的轟鳴。係統警報在他視網膜上炸開血紅色的字符:【檢測到異常能量波動!傳國玉璽碎片正在共鳴!】與此同時,琉球國主、吐蕃大相、高麗王子齊齊上前,他們的國書在燭火下泛著溫潤的金光:"臣等懇請加入大胤議會體係!"
謝道韞的指尖突然攥緊了袖口,她認得那金光——正是傳國玉璽碎片特有的能量波動。"這不是稱臣納貢..."她的聲音裏帶著難以置信,"這是文明的共振。"蘇禦望向殿外,隻見天際浮起淡淡金光,像是遠古神器在回應某種呼喚。他沉聲開口:"係統,全麵掃描。"
【警告:檢測到跨文明級能量共振!】
殿內的青銅鼎突然發出嗡鳴,與萬裏之外的玉璽碎片遙相呼應。小皇帝望著台下神情各異的使節,突然想起蘇禦說過的話:"權力不是籠子,是橋梁。"他挺直脊背,稚嫩的聲音裏第一次有了帝王的威嚴:"諸位愛卿,大胤的議會,從來不是一家之議會。"
散朝時,阿青抱著議會頒發的《公民手冊》走在宮道上,月光給她的粗布圍裙鍍上銀邊。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敲的不是"天幹物燥",而是新學裏的短句:"權力歸於民,律法大於天。"她摸了摸圍裙口袋裏的代表銅牌,忽然輕笑出聲——這世道,真的變了。
喜歡紈絝世子覺醒請大家收藏:()紈絝世子覺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