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憲法頒布
字數:2527 加入書籤
青銅城池在黎明前的晦暗中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晨曦落在城牆上的雲雷紋上,折射出詭異的幽藍。蘇禦伏在礁石後,指尖攥著一把摻著沙粒的海草,目光緊盯著城門處列隊的倭人士兵。他們的甲胄上綴著青銅夔紋,與城池浮雕上的紋路如出一轍,白雨晴往槍管裏塞子彈的手頓了頓:"這些龜孫子怎麽跟回自己家似的?"
謝道韞的指尖輕輕撫過礁石上的苔蘚,忽然抓住蘇禦的手腕:"看城門浮雕。"她的指甲劃過凹凸的星象圖,"這是先秦甘德的《天文星占》圖譜,徐福東渡時帶走的典籍裏確實有記載,但倭人不可能解讀得了..."
"傳送陣!"墨蘭的聲音裏帶著壓抑的震驚,她從懷裏掏出半卷燒焦的竹簡,"墨家秘典殘頁提到,徐福求仙是幌子,實則是要在海外建立...另一個世道。"話音未落,城門處突然響起號角聲,倭國將軍的佩刀正抵住玉璽碎片,刀刃與碎玉相擊,迸出幾點火星。
荒島另一側,阿青正帶著女工們將曬幹的海藻編成偽裝網。海風掀起她額前的碎發,她卻渾然不覺,隻是專注地將魚油灌進中空的紡錘:"王爺,按您說的改好了。"她舉起紡錘演示,木柄末端的軟木塞輕輕一拔,裏麵的魚油便會順著紋路流出,"砸出去能燒出三尺火牆。"
蘇禦蹲在一塊平整的礁石前,炭筆在粗麻布上勾勒出城門的輪廓。他的袖口沾著海水,在布料上洇出深色的痕跡:"先別急著動手..."話音未落,眼前已浮現出係統的虛擬投影,十二道青銅鎖如蓮花般在城門後展開,每道鎖芯都刻著不同的古樂符號。
"需要十二個人同時觸發。"白雨晴數了數身後的幸存者,加上自己正好十二人,她忽然咧嘴一笑,指尖敲了敲槍管,"就當是給倭人送葬的編鍾曲吧。"
夜襲在子時三刻展開。月光被雲層遮住大半,眾人貼著城牆移動時,腳步聲被海浪聲輕易掩蓋。當十二隻手同時按上城門的十二處浮雕時,意料之外的編鍾聲突然響起——清越的音色中帶著千年的蒼涼,每一聲都對應著一道青銅鎖的開啟。倭人哨兵的燈籠剛轉過牆角,就看見十二道黑影如夜梟般撲來。
墨蘭衝向祭壇的腳步突然踉蹌,地麵傳來的震動讓她險些摔倒。謝道韞的驚呼被齒輪轉動的轟鳴吞沒:"傳送陣核心在祭壇下方!"隻見倭人士兵在光芒中化作點點流螢,而蘇禦手中的玉璽碎片正發出刺目紅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他向地麵裂縫拽去。他死死攥住碎片邊緣,指縫間滲出鮮血,卻在觸到裂縫的瞬間,聽見係統機械音裏難得的波動:
【檢測到時空錨點...坐標匹配中...】
再睜眼時,眾人已置身於一座宏偉殿宇。殿頂的藻井刻著二十八星宿,地麵由整塊的墨玉鋪成,四壁的律法條文泛著溫潤的光澤。白雨晴揉著後頸的包,突然指著正中央的匾額驚呼:"天下為公?這是哪兒的城隍廟?"
謝道韞卻跪下身,指尖輕觸地麵的蝌蚪文:"是韓非子的《五蠹》片段...這裏是先秦法家的聖地,傳說中記載著治國根本的"法宮"。"她的聲音裏帶著顫抖,殿內的每一縷光線都像是從典籍中流淌出來的,"徐福的傳送陣,竟把我們送到了這裏..."
"看碎片!"墨蘭的尖叫打斷了眾人的震驚。玉璽碎片懸浮在殿中央的石碑前,碎玉上的裂紋正與碑文中的缺口一一吻合。光芒閃過,古老的碑文如活物般流動起來,最終凝固成四個燙金大字:《大胤憲法草案》。那些文字裏仿佛藏著雷霆萬鈞,每一筆都讓空氣微微震顫。
帶著石碑拓本返回皇城時,金鑾殿的青磚上落滿了晨霜。老丞相接過拓本的手劇烈顫抖,老花鏡滑到鼻尖,卻渾然不覺:"這...這是祖龍遺澤啊!"他的眼淚滴在"民為邦本"四個字上,暈開小片水痕。小皇帝則趴在石碑上,指尖描摹著"選舉"二字,眼睛亮晶晶的:"以後朕選臣子,也要讓百姓們說了算嗎?"
"不是保王朝,是保這方水土上的每一個人。"蘇禦伸手拂去石碑上的浮灰,陽光透過殿頂的蟠龍窗,在他肩頭上投下光斑。就在這時,邊關急報被快馬送進殿中——倭國將軍隨傳送陣消失後,各藩因爭奪玉璽碎片陷入混戰,火光已燒到琉球邊境。
"機會來了!"白雨晴的佩刀已經出鞘半寸,刀柄上的紅寶石在陽光下泛著血光。
蘇禦卻搖頭,伸手按住她的刀柄。他展開最新的海圖,指尖劃過標注著饑荒、瘟疫的區域:"不是機會,是責任。"他抬頭望向殿外的天空,那裏有飛艇掠過的痕跡,"係統,標注所有需要援助的地區。"
【人道主義救援模式啟動...】
殿外的風鈴突然作響,帶著春末的暖意。謝道韞望著石碑上的憲法條文,忽然輕笑一聲:"當年徐福想在海外建一個法治之國,如今倒讓我們在大胤先行了。"她的話音未落,遠處傳來孩童的歌謠,唱的正是新學裏的《公民歌》。
而在千裏之外的倭國海域,一艘插著紅十字旗的商船正緩緩駛入港口,船上載著的不是兵器,而是糧食、藥材,以及一捆捆用竹簡刻寫的《大胤憲法》譯本。海浪拍打著船身,將"天下為公"的字樣推上沙灘,又輕輕撫平,仿佛在為這個動蕩的時代,埋下一顆新的種子。
喜歡紈絝世子覺醒請大家收藏:()紈絝世子覺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