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番邦稱臣
字數:3405 加入書籤
爪哇古城沉入海底的第七日,朝陽剛躍出海麵,皇宮前的朱雀大街就被車馬堵得水泄不通。
南洋諸島的使者們身著五彩羽衣,抬著雕花木箱蜂擁而至,箱子裏的珊瑚在晨光中泛著熒光,自動旋轉的羅盤刻著看不懂的星象,最奇特的是那隻水晶龜,龜甲紋路竟與議會穹頂的星圖分毫不差。
"啟稟王爺!"
通譯官跑得汗透重衫,"蘇門答臘的蘇丹說,您掌心的印記是"天選者之兆",要獻上海底龍宮的夜明珠..."
蘇禦指尖摩挲著水晶龜背,龜甲突然發出微光,浮現出與係統掃描結果重合的紋路。
他剛要開口,白雨晴拎著馬鞭闖進來,發梢還沾著幾根棉線:"暹羅使團搶了阿青新改良的紡車!說是要供在神廟裏當"機械神諭"!"
議會廳的青銅獸首香爐飄出嫋嫋檀香,務實黨與富民黨的代表卻罕見地沒吵架。
李鐵錘的糙手按在《南洋輿圖》上,指節敲著蘇門答臘島:"去年大胤鬧蝗災,要是能在爪哇種上三季稻,至少能救百萬饑民!"
富民黨代表轉動著波斯琉璃戒,算盤珠子打得飛快:"蘇祿國的珍珠比中原便宜七成,設個商埠能賺..."
"朕有個想法。"
小皇帝突然開口,龍袍上的十二章紋隨動作輕晃,"前幾日看《貞觀政要》,太宗皇帝設羈縻府州...如今我們能不能教他們議會製?"
全場寂靜。謝道韞的團扇"唰"地展開,遮住半張含笑的臉:"陛下可知,羅馬共和製初立時,元老院與公民大會如何製衡?"
小皇帝眼睛一亮,正要答話,蘇禦已展開羊皮紙:"係統,調取《邦聯條約》模板。我們要的不是土地,是..."
"是讓他們照著大胤的模子,長出自己的根。"
謝道韞補充道,筆尖在"文明共建"四字上重重頓了頓。
南洋特使學堂開在國子監西側的槐樹林裏。
頭一日上課,暹羅王子就指著《大胤憲法草案》皺起眉頭:"書上說國王要向議會宣誓?那龍椅還有何威嚴?"
阿青正在教爪哇酋長夫人紡紗,聞言接口:"王子殿下見過織錦嗎?經線是王室,緯線是百姓,缺了哪根布都得破洞。"
她手腕翻動,棉線在紡錘上織出細密紋路,"就像這紡車,缺了齒輪轉不動,缺了搖把使不上力。"
李鐵錘扛著鋤頭路過教室,聽見"蒸汽機"三個字立刻刹住腳。
他把鋤頭往地上一戳,震得青磚縫裏的草屑亂飛:"想學造蒸汽機?先把你們礦山的勘測圖拿來!"
旁邊的富民黨賬房先生趁熱打鐵,往酋長手裏塞了本《商貿百問》:"鐵器換銅礦,羊毛換香料,咱先把商路畫清楚..."
唯有蘇禦注意到,學堂廊柱上不知何時多了道青銅刻痕。
那紋路蜿蜒如蛇,竟與天門光幕上的符文一模一樣,指尖觸碰時,係統突然傳來微弱波動:【文明共鳴檢測...區域同化進度17...】
條約簽訂儀式在秋分那日舉行。
議會廣場搭起三丈高的青銅祭台,各國使節按方位站定,掌心按在羊皮卷上的瞬間,鮮血突然化作金色符文,順著文字脈絡遊走。
謝道韞的團扇"當啷"落地:"這是上古契約術!傳說大禹會盟諸侯時,用的就是..."
更驚人的是使節們帶來的青銅禮器。
原本零散的鼎、簋、編鍾突然懸浮升空,在祭台中央拚合成微型天門。
一道光束從中射出,在地麵投出幅泛黃的地圖,雪域高原的冰川間,赫然標著第十二處文明遺址的坐標。
"吐蕃雪山?"
白雨晴的馬鞭掉在地上,"那兒終年積雪,連商隊都繞著走..."
蘇禦按住她的肩膀,目光落在地圖邊緣的小字上——那是用楔形文字刻的"智慧之門",與係統數據庫裏的史前文明檔案完全吻合。
他忽然想起在爪哇古城看到的壁畫,那些遠古文明似乎早就預見了今日,將最後的火種藏在最險峻之處。
慶功宴設在太液池畔,九曲橋邊擺滿了荔枝蜜餞和葡萄酒。
小皇帝喝多了西域進貢的甜米酒,拉著蘇禦的袖子直晃:"王叔...朕夢見個白胡子老頭,說咱們通過了"試煉",接下來要..."
話音未落,天空突然傳來龍吟般的轟鳴。
天門的金光比往日強盛十倍,十二道流光如利劍刺破雲層,其中一道精準地落在議會大廈穹頂。
磚石相接處發出齒輪轉動的輕響,星圖烙印緩緩浮現,每顆星辰都對應著一個已激活的文明火種點。
"係統,提交最終報告。"
蘇禦望著掌心發燙的標記,遠處傳來百姓的驚呼聲。
【文明火種協議簽署完成...跨位麵知識庫權限已開放...檢測到青銅貢品正在進行地脈融合...】
他轉身時,恰好看見阿青扶著醉醺醺的小皇帝往涼亭走,李鐵錘正跟爪哇酋長比畫著蒸汽機草圖,謝道韞則在給暹羅王子講解議會投票流程。
那些被奉為貢品的青銅器物,此刻正化作金色流體滲入泥土,像種子般在大胤的土地下生根。
夜風帶來桂花香,蘇禦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議會廳看到政黨雛形時的場景。
原來文明的進階從來不是征服與掠奪,而是當不同的火種相遇時,能彼此照亮,共同織就更遼闊的星空。
天幕上,天門的光逐漸化作永恒的星圖。
而在千萬裏外的吐蕃雪山,某座被冰雪封存千年的青銅門扉,正悄然裂開一道縫隙,透出微光——那是給文明繼承者的最後一道考題,也是通往更浩瀚宇宙的請柬。
喜歡紈絝世子覺醒請大家收藏:()紈絝世子覺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