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李暄:你們知不知道一鬥米要多少銀子?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應天府皇城。
“咱安排的事情都辦妥了?”
龍案之前,朱元璋忽然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扭頭朝蔣瓛看過去。
蔣瓛點頭道:“都已辦妥,王五與周六小,皆對陛下感激涕零。”
朱元璋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不錯,如此一來李暄要想哄騙那兩人反水,便是難如登天。”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就算咱不安排你去關照那兩人,也出不了什麽亂子。”
“那兩人日子雖說過的苦了一些,但如何也沒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他們再怎麽感激李暄,還能真為了李暄,拋下自己的家裏人不成?”
“咱就是想破了頭,也想不明白,李暄要說一些什麽,做一些什麽,才能讓那兩人哪怕是棄家人於不顧,也要為為李暄是從。”
朱元璋越說語氣就越自信:
“說到底,李暄打從一開始就是在垂死掙紮罷了,蔣瓛你有些草木皆兵了。”
“陛下說的是,的確是臣給李禦史嚇著了。”蔣瓛嘴上是這樣說的,可心裏頭卻還是有些放不下,雖然沒什麽證據,但不可能的事情,李暄做的還少了嗎?
“也許,陛下說的對,我真有些太草木皆兵了,但是也無所謂了,反正,保險的事兒都已經安排妥當。”蔣瓛嘀咕了一聲,不再去糾結那兩個錦衣衛的事情,當時,他可是親自帶著太醫登門,這份恩情可一點都不比李暄小,他相信,有自己這一手在,李暄的陰謀詭計決計不可能實現,他就是再有想法,也隻能幹瞪眼。
……
應天府,某處美輪美奐的府邸之中。
黃子澄與齊泰正在把酒言歡。
兩人都把這頓飯,當做是自己在大明吃的最後幾頓飯之一。
故而有感而發,相繼做出了不少感懷傷秋的詩詞。
一直折騰了一個時辰方才冷靜下來。
“齊公,李暄那邊可有動靜了?”
黃子澄忽然問道。
齊泰皺著眉頭,輕輕搖頭說:
“我之前安排過家中的仆人去盯梢,結果那家夥,這兩日時間裏不是在門口曬太陽,就是和錦衣衛的探子喝酒,可謂是無所事事。”
黃子澄聽見這話,眉宇之間頓時愁雲慘淡。
“明日藍玉就要出海了,那家夥到底在想什麽?居然還有功夫找錦衣衛的人喝酒?!靠喝酒,就能讓藍玉化險為夷不成?”
藍玉死了倒是無所謂,相反還是值得慶祝的大好事。
可問題是他們能否安全地從東瀛回來,現在全靠李暄為藍玉出謀劃策。
“他怎麽想的,老夫是真的一點都猜不著。”齊泰無奈地搖頭,片刻後,有點兒緊張地問道:“黃公,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李暄根本就沒想過救藍玉?他其實是把藍玉當成了棄子?並且騙藍玉說,自己會想辦法救他?”
黃子澄搖頭道:“李暄雖然麵目可憎,但能為了同窗好友不惜刺殺秦王,品德毋庸置疑,這種事情還是做不出來的。”話說到這,黃子澄似乎想到了什麽,忽然沉默了起來,片刻後他的眼中忽然充滿了驚駭之色,問道:“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李暄並沒有給藍玉準備什麽“錦囊妙計”,他準備和藍玉同行?”
齊泰聽見這話表情立刻變得有些驚恐。
李暄沒跟著去,他們尚且可以欺負一下藍玉腦子不好使。
可如果李暄跟著一塊去了。
那,他們本來能活,隻怕也得葬身東瀛!
“不可能!”齊泰矢口否認。
黃子澄道:“你剛剛不是說李暄找錦衣衛的暗哨喝酒嗎?他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自己家附近有錦衣衛盯梢,為何偏偏是現在才做這種事?你就不覺得奇怪嗎?”
“你的意思該不會是,李暄想靠拉攏那兩個錦衣衛,瞞著皇上悄悄出海吧?”齊泰問。
黃子澄點頭道:“正是如此啊!”
而齊泰聽見這話,反而是鬆了口氣,笑了笑道:
“黃公,你有些杞人憂天了,錦衣衛哪怕再怎麽敬重李暄,又如何可能背叛陛下,去幫李暄?”
黃子澄聞言表情變得有些怪異了起來:
“其實我也覺得這不可能,可是,齊公啊,李暄做過的不可能的事情還少嗎?換做兩個月之前,要是我跟你說,不久之後有人可以說服陛下廢除皇明祖訓中“供養親親”條,並當街槍殺秦王,還能加官進爵,你會如何想?”
齊泰頓時沉默了下去。
都不用考慮。
他絕對會覺得黃子澄中邪了。
然後連夜去請幾個和尚來做法。
"這……"
於是齊泰的表情也變得別扭了起來。
從理性上來說,他是打死也不相信李暄能做到那種事情。
可從感性上來說,他卻是真沒法說服自己,完全沒有那種可能。
不過,就在兩人都沉默了起來,真的擔心起了這件事,並且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防範於禦未然的時候。
一個家仆快步走了過來:
“老爺,我們的探子傳了新消息回來。”
“你說。”黃子澄道。
於是家仆說:“不久之前,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奉皇上的旨意,帶著太醫去為盯梢李暄的那兩個錦衣衛的家人看病。”
話音落下。
齊泰的臉上頓時湧現出了驚喜之色:
“莫非,皇上也有和我們一樣的想法?”
黃子澄道:“也隻能是如此了,否則皇上怎麽可能會對兩個小小的暗哨上心?”
聽著黃子澄說這話,齊泰的表情變得放鬆了起來:“如此一來,我們就用不著擔心李暄能說服那兩個錦衣衛暗哨,瞞著皇上放自己出海了。”
黃子澄點頭道:
“的確如此!陛下已經做了防範於未然之事,李暄哪怕是有神鬼之能,這次想必也斷然無法逆天而行。”
就在這兩人高興地談論李暄和王五周六小的事情的時候。
李暄的家門口。
李暄與王五周六小剛剛喝完了從酒館裏帶回來的酒。
三人臉色駝紅,皆是有些微醺。
李暄拍了一下桌子,表情忽然認真了許多,看著兩人問道:
“你們知不知道,一鬥米要多少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