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口糧

字數:3959   加入書籤

A+A-


    苫草用來做棚頂,是特別好的選擇,草不僅易得,而且保暖性也很好。
    草的種類有很多可供選擇,笆葦、水草、茅草、稻草、蒲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其中笆葦因為耐雨淋日曬,為上乘。
    不過草與草之間的區別,明珠知曉的不多,他們要做的是臨時窩棚,隻要適用就好。
    伐木區附近的山上就有一片草窩子,那裏的草長得又高,枝丫又密,這個時候已經變得枯黃了,用來做窩棚頂再好不過了。
    劉嫂子跟在明珠身後,不明白她看著瘦瘦的,怎麽走起路來腳下生風的,害得她的小跑著才能跟得上。
    到了草窩子附近,明珠放下筐,也不說話,從背筐裏拿出鐮刀就是一陣唰唰唰,一片草就被割下來了。
    這,看上去也太輕鬆了吧?!
    難道割枯草比較容易?
    劉嫂子也是幹慣了農活的,自認為有一把子力氣,看著明珠揮的輕鬆,也拿起鐮刀,學著明珠,一手抓住草,一手用鐮刀收割
    割、割不動。
    鐮刀卡在了草莖裏。
    劉嫂子嚐試了幾次,確定不是刀的問題,也不是自己力氣不行,隻能說是小沈知青的問題了。
    不愧是能徒手打死野豬的人。當然這是她偷聽公公婆婆說話知道的,她當然是相信的,畢竟是京裏來的,有點兒本事很正常,事實證明小沈知青確實不一般啊。
    她看著明珠割倒的一片草,放棄跟割草繼續較勁,老老實實的跟在明珠後麵整理割好的。
    倆人合作,沒一會兒就收夠了要用的草,明珠還用斧子砍了一棵鬆樹。
    鬆樹看上去青青綠綠的,鬆針厚厚的也能用來遮蓋棚頂。
    很快,倆人就把東西拖回了駐紮的地方。
    楊建國這次來,不僅是領隊,還替了大隊會計的活,因此可以拿雙倍的工錢,工作也很清閑,所以整個人心情很好。
    這會看到兩人這麽快就回來了,不僅收了那麽多草,還砍了一棵鬆樹,驚訝的同時還有些過意不去。
    自己雖然剛歇了一會兒,但是讓兩個小輩去既收草又砍木頭的,突然就覺得屁股底下的座位有些燙。
    因此他自動自發的把搭棚子的活接了過去,明珠指揮,他就按照要求做,絲毫不覺得聽一個小輩指揮有什麽不合適。
    劉嫂子看這一處用不上她,就打了聲招呼去負責人那裏把他們隊的糧食領回來。
    材料充足,搭棚子的效率就特別高,一個多小時以後,他們後麵睡覺前麵做飯的棚子就搭好了。
    在一眾“隻要能睡覺”就行的參差不齊的棚子當中,他們帶著一抹綠色的小棚子看著就有生機,明珠表示很滿意。
    隨後就是搭灶台了。
    別的隊都把灶台壘在外麵,搭的就是簡單的露天灶。明珠卻一早就決定要把灶台搭在棚子裏麵,這樣燒火做飯的時候還可以取暖,為此她還特意帶了一截鐵皮煙筒。
    砌爐灶對於農家人來講並不是什麽難事,明珠說了要求以後,楊建國開始和泥,明珠拿起一個空背筐去撿石頭。
    等到劉嫂子領完糧食回來的時候,就看見不僅棚子搭好了,煙筒都已經開始冒煙了。
    煙筒和灶台的連接處抹的是黃泥巴,不僅能防止煙從縫隙中冒出來,而且久燒也不易碎裂。
    楊建國燒了一塊木頭試了一下,效果特別好,既不漏煙還很好燒。
    應明珠的要求,他一共壘了三口灶,一大兩小。
    村裏給帶的是大鍋,自然用大灶,鍋也早已經洗刷幹淨固定好了。
    明珠自己帶了一個小鍋,放在其中一個小灶上。
    另外一個灶眼放了一口大瓦罐。
    看的劉嫂子嘖嘖稱讚。
    這邊打水的地方有些遠,為了去一次能盡可能多的打些水回來,得用扁擔挑。
    還好他們帶的扁擔夠多。
    本來明珠要和劉嫂子去挑水的,被楊建國攔下了,讓她留下看著灶台,順便清點一下村裏帶來的物資,他和劉嫂子去挑水。
    說是清點,其實村裏帶的東西就那麽多。兩麻袋蘿卜,兩麻袋白菜,一筐土豆,一袋子糠皮,半瓦罐的葷油,一小壇粗鹽,沒了。
    又少又可憐。
    尤其是糠皮,那玩意兒吃著不僅刺嗓子,吃多了還拉不出粑粑。
    蘿卜土豆怕凍,明珠拿著鍬在棚子外麵靠近灶台的地方挖了個半米多高的大坑,把蘿卜土豆都放進去,然後又把土填上。
    白菜不怕凍,堆在棚子的角落裏就行。
    油和鹽放在灶邊隨手就能夠到的位置就行。
    歸置好村裏帶的東西,明珠就去看劉嫂子領回來的糧食。
    來伐木的人,雖然都是因著上麵有任務,但更多的人是為了賺錢來的,也有一些人是因為家裏人多,糧食不夠,過來賺些錢再蹭幾頓飯。
    不過,這裏的大鍋飯並不好吃。
    很多人笑稱伐木的飯是豬食,因為上麵隻給發粗玉米麵,因為篩選的不幹淨,還有很多沒有碾碎的小石子,真真是又剌嗓子又硌牙。
    劉嫂子告訴明珠,每年都有牙口不好的被硌豁牙的。
    明珠聽著後槽牙都疼。
    打開麻袋,果然是有不少的黑石子。
    她皺著眉,心情有些不好,這東西怎麽吃。
    想了想,她讓劉嫂子舀出了今天的量,並詢問道:“嫂子,你一會兒把石子挑出來就行,別的啥也不用幹了,行不?”
    劉嫂子早在來之前,自家婆婆就已經打過預防針了,到了這兒,凡事都聽小沈閨女的,讓幹啥就幹啥。
    因此對於明珠的安排並沒有不高興,反而笑嘻嘻的點頭,拿著盆子,征用了楊建國算賬用的桌子,倆人一起挑石子。
    明珠自己則是看了眼燒開的鍋,走到自己的背筐旁,掏出一個紙包,又走回到鍋邊,把紙包裏的東西倒進鍋裏,蓋上了鍋蓋。
    隨後又給灶膛填了一根木頭,撿了一筐白菜就去河邊洗菜了。
    一路上路過其他隊的棚子,也已經開始做飯了,燉的也都是蘿卜白菜。
    明珠看著大多數做飯的人拎起的白菜不僅不洗,爛葉子都沒有摘,拎起來剁幾刀就扔到鍋裏了,要了命了看她的直反胃,這比喪屍腦漿還惡心啊。
    幸好他們村的夥食是她自己把關,累是累點兒,但是命要緊啊。
    喜歡帶著空間回七零,小知青畫風不對請大家收藏:()帶著空間回七零,小知青畫風不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