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真是各有各的窮法

字數:5421   加入書籤

A+A-


    老馬回到白石灘,馬車剛走進院子,周爹夫妻就趕忙走下門廊圍到馬車旁。
    “小寶怎麽樣?”周娘親著急問道。
    兒子不在身邊,夫妻倆昨晚翻來覆去半夜才睡,一大早忙完就在門廊等老馬回來。
    老馬跳下馬車“一切都好,他讓你們注意身子,好好吃飯。”
    待三人移至門廊,老馬將在鄭家的所見所聞講給兩人聽,“昨日送到時正巧鄭家夫妻也在,兩人高興壞了,小東家更是開心,”他瞥了周爹一眼,猶豫著說“就是在路上對鹹鴨蛋的意見多了些,到鄭家也避而不談”
    周爹聽到此處拍拍膝蓋笑出聲,臉上的表情很是愉悅,他甚至能想象兒子苦著小臉鬱悶的樣子。
    周娘親擔憂道“嫂子嫂子可有怪他太久沒回家?”
    老馬回想昨日見麵情形,他當時在場,想了想搖頭“親家母見了他就摟著不放,我瞧稀罕得緊,家裏有個孩子也黏他。而後幾人回廚房說話,我便不得知了。”
    夫妻倆對視一瞬,眼裏皆有笑意。
    “新房布局很是新奇,院裏有個池子說是要養荷花,走到中庭,裏頭竟還挖有一小池,中間隔一堵牆,牆底下掏了個月亮洞,兩池溝渠相連。”
    一池兩觀啊,周爹聽完感到驚喜,忙抓著老馬詢問細節。
    更多的建房子的事老馬也不懂“我聽親家公說,鄭則請了一位有真本事的匠人師傅來家裏住,房子是他指導村民動工的。”
    周爹當初隻給房屋圖紙,房子將來要住好幾十年他便想著要建好些,銀錢給了不少,卻是沒再多閑錢做院子造景的。
    小則真是給了他個意外之喜。
    夫妻倆問了老馬很多問題,他話雖少,但看得多聽得多,被問話也能說出一兩句。
    “端午節的晚飯鄭家做得很豐盛,拉去的鮮魚當天就殺,當晚蒸的是米飯,小東家連吃了兩小碗才歇嘴。”
    周娘親聽得欣慰又吃味,唉,小寶在白石灘老是念著那頭阿娘做的菜,這回總算吃到了。
    趁著老馬去歇息,周娘親轉頭看向丈夫猶豫道“你還好嗎,要不咱改日再去?”
    兩人打算去鎮上醫館治病,如今春末夏初,離雨季不遠了,陰雨天周爹雙腿沉重活動受限,甚至出現腫脹,短暫行走後劇痛需要馬上停下休息,嚴重時靜息亦痛。
    村大夫的膏藥治標不治本,周爹過段時間要和老馬外出收貨,需得治療到支持他外出個一天半日不發病痛。
    正午過後,三人前往距離白石灘最近的永安鎮找醫館問診。
    老馬從遠處走來朝車廂說“問了幾人,都說"濟世堂"的大夫看病最好,收費便宜也不欺騙百姓。”
    周爹心想還有這種良心醫館在?他往外頭看了幾眼,此處人生地不熟,隻能點點頭“那就去吧。”
    濟世堂所在位置偏僻,周爹下車抬頭看,門上的木匾額瞧著褪色已久,門旁左右邊各掛了葫蘆和艾草束,簷下曬著草藥串。尋常醫館的草藥都晾曬在後院,這家瞧著倒像是把每一寸空地都利用上了。
    三人踏入屋內,藥香混著艾草焦味撲麵而來,周娘親還沒看清屋裏情況,一位小學徒端著冒熱氣的藥壺朝他們快步走來,嘴裏著急喊著“讓讓,小心燙!”
    堂內不算寬敞,四處人聲嘈雜,此時已有不少等候的病人,有人問藥能煎幾次,有人嚷嚷身體難受,周爹瞧他們穿著皆是普通百姓的模樣,大夫分身乏術隻得逐一接待。
    老馬在堂內穿梭,終於找到一處位置讓周爹坐下歇歇腳。
    店內藥櫃直頂房梁,藥工小心翼翼踩著梯子取藥,抽屜開合間嘩啦作響。
    人人都忙,還得再等等。
    周爹掏出一百文錢交給老馬“去鎮上找位師傅修馬蹄釘鐵掌,不用在這裏幹等。”馬有小半年沒修蹄子了,剛好這會兒閑,便都湊一天辦齊全了吧!
    老馬離開不久便有藥工來引人,周娘親連忙扶起周爹跟上。
    坐堂的老大夫須發皆白,聽二人講述病情後腕壓脈枕沉思許久,他起身說“二位來裏間吧。”
    老大夫走到周爹身側示意他俯臥,伸手指重摁腰臀,“如此可痛?”
    周娘親瞧見丈夫點點頭,忙回答說“他痛的!”
    “這裏呢,”得到相同回答後老大夫停手,說道“經氣滯矣。”
    說完他突然彎腰屈指叩其膝蓋,周爹猝不及防挨了一下,這回直接悶哼出聲“像針紮進骨頭縫了!”
    老大夫含笑點頭,就是要趁病人不備下手,才知其真實反應。他示意周爹去掉鞋襪查看腿肚,手掌下的皮膚溫涼於常,青絡浮於表,寒濕瘀阻。
    “需得針灸通絡散寒,勞煩夫人回避。”老大夫喊藥工進來幫忙。
    周娘親陪丈夫針灸多次,她心焦地在門口來回踱步,每到這個環節她心裏就一陣擔憂,要刺入這麽多針
    待老馬修完馬蹄返回,東家已經被紮成刺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漢子身上的針尾顫動,大夫取艾絨裹針,火折一點青煙沿經脈盤繞,周爹此時已經汗濕重衣,他趴著悶聲悶氣艱難說道“感覺,好像有股熱氣衝到腳趾了。”
    老大夫拔掉針邊回道“氣至方有效。”
    針灸結束,大夫拔針帶出暗血數滴,落在他手裏的白帕子上特別明顯,老馬嚇得往前兩步“咋還紮出血了!”
    “淤血拔出才有效。”
    針灸結束後老大夫點燃艾條仔細給周爹灸了幾處穴道,艾條燒盡,這一趟治病流程才算結束。
    三人走到案前,老大夫蘸墨寫藥方,他提醒道“針灸不可紮一陣歇一陣,你們先前中斷多回,經絡阻塞氣血不暢,你練再多的八段錦也沒用。”
    老大夫的方子需得溫針艾灸十日,內服逐淤湯,藥浴泡腿,一個學徒抱著算盤啪嗒算賬,朗聲喊道“您是直接付十日的治病銀錢,還是看一日付一日?”
    “十日費用共一千四百文,一日費用一百四十文。”
    周娘親麵不改色地掏錢,掏出來全是串一起的銅板,帶在身上可沉。
    他們還要在白石灘住一段時間,周娘親不希望丈夫再因為腿痛成夜睡不著,便趕在他之前說“勞煩,付十日的。”
    一吊又四百個銅板讓小學徒數得夠嗆,周爹笑道“你兒子賺的錢轉眼就花出去了。”錢真是不經花啊。
    花就花吧,周娘親想,身子養好了再賺回給他便是了。
    夫妻倆告別老大夫說明日再來,馬車漸漸離鎮,走到半道天空突然飄來雨絲。
    周爹驚訝掀簾望天,還真下了!往常下雨他的腿都提前一段時間泛疼,這會兒竟是沒反應。他回頭對上妻子擔憂的雙眼,動動雙腿納悶道“腰腿紮成篩子,倒像揣了暖爐。”
    周舟不知爹爹用他辛苦賺的錢來幹什麽了,他這會兒正想辦法銷掉半筐鹹鴨蛋呢!
    真愁人,幸好鹹鴨蛋放得住,不然他真是虧大發了。
    鹹鴨蛋在鄉下村裏肯定不能賣出高價,周舟打算按照周爹教的那樣,把鹹鴨蛋當銅板花出去,能讓鄭則收點筍幹也好啊。
    牛車千辛萬苦終於走入臨泉村。
    周舟見到村子樣貌後,突然覺得“臨泉”二字或許是他們村落祖先的期望,臨泉村背靠大山有大片茂盛的竹林,村子前麵並沒有河流泉水。
    村民的房子在山腳平坦的地勢聚集。
    周舟滑下牛車往裏走去探看,他想找找大樹和石碾子在哪兒,這兩處地方是村民喜歡聚集閑聊的地方。
    他不敢走太遠,跑出去看幾眼就回到鄭則身邊,村裏竟沒有小孩兒在村裏玩鬧,靜悄悄地,“鄭則,都沒有人,好奇怪啊。”
    鄭則心裏也有些納悶,他喊周舟先坐上牛車,兩人趕著牛慢慢靠近聚集的房子,隔了段距離停下。鄭則雙手攏在嘴邊揚聲大喊“收筍幹了!收筍幹——”
    “五文錢一斤,收筍幹了——”
    如此喊了五六遍後,夫夫兩人麵麵相覷,怎麽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下鄭則整不會了。
    樵歌溝、圪節村、臨泉村三個相鄰村子被大山和道路不便困在山裏,可再窮困,前頭兩個村子仍有村民正常活動,到了臨泉村這兒卻靜悄悄。
    鄭則望向山腳的房子,發現門前屋後有衣裳晾曬,頓時心安不少。不是空村就好。
    就在他準備要多喊幾聲時,常年殺豬的直覺讓他迅速轉身,這一看後背瞬間竄出冷汗。
    兩個漢子正舉著鐵叉子對準他們,臉上神態冷漠警惕。
    鄭則眼疾手快地捂住周舟要尖叫出聲的嘴,在兩人發問前他搶先說“我們是商販!來收筍幹的,收竹筍幹,不是壞人”
    “收筍幹?”兩人舉著的鐵叉子仍舊沒有放下,其中一人質疑“真是來收筍幹?”
    鄭則說千真萬確,他不敢輕舉妄動,隻把牛車上的竹筐慢慢往前推,“我在樵歌溝和圪節村收過筍幹,他們說你們村也有,我便來看看。”
    等兩位村民慢慢收回鐵叉子,鄭則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句話。
    這三個村子真是各有各的窮法啊
    喜歡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黏人哥兒變甜粥!沉穩屠戶寵不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