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勇於正視經典的流變過程,恰恰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字數:5690   加入書籤

A+A-


    沈硯之教授和幾位中文係老師也是聽得心潮澎湃,祝仁的論證旁征博引,邏輯清晰,證據鏈條環環相扣,雖然觀點顛覆,卻讓人不得不信服。
    而周維嶽教授和他帶來的幾位學者,臉色則越來越難看,他們想反駁,卻發現祝仁引用的版本和史料都是真實存在的,一時竟找不到切入點。
    “所以,”祝仁提高了音量,目光掃過全場,聲音鏗鏘有力,進入了第二講的高潮總結,
    “從羅貫中這位總編輯,到明代葉逢春、周曰校等逐利的書商,再到清代毛宗崗父子這位終極審定者,
    《三國演義》的文本,就像一條流淌的河流,在不同的時代,被不同的人,
    出於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為了整理,有的是為了賺錢,有的是為了宣揚某種價值觀),
    不斷地注入新的內容,衝刷舊的痕跡,最終匯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客觀地理解這部小說的複雜性,才能剝離後世附加的層層光環與標簽,去探尋其更本真的麵貌。”
    祝仁頓了頓,留下一個引人入勝的懸念
    “那麽,除了羅貫中、明代書商、毛宗崗這些明麵上的參與者,還有哪些隱藏的力量,
    在更深的層麵上塑造了《三國演義》的敘事風格和思想內涵?
    下一講,也是最後一講,我將嚐試運用傳統的文獻學方法,從文本內部的【風格差異】、【語言特征】甚至是一些細微的【時間線漏洞】入手,
    來考古發掘這部巨著背後,可能存在的更早、更隱秘的影子作者群體!”
    話音落下,整個大禮堂先是陷入了短暫的寂靜,似乎所有人都在消化這巨大的信息量。
    隨即,雷鳴般的掌聲如同潮水般洶湧而至,比上一次更加熱烈,更加持久!
    學生們激動地站起身,用力鼓掌,臉上寫滿了驚歎、佩服和對下一講的無限期待!
    馬校長和沈硯之教授帶頭起立鼓掌,看向祝仁的目光充滿了欣賞和激動。
    蕭予薇嘴角也露出了一抹驕傲的微笑,輕輕鼓掌。
    這一講,再次徹底征服了現場所有人!
    祝仁對著台下深深鞠躬,感謝大家的聆聽。
    馬校長再次走上講台,臉上笑容滿麵“感謝祝仁教授為我們帶來的又一場精彩絕倫、顛覆認知的講座!
    從羅貫中的總編輯身份,到明代書商的商業魔改,再到毛本的價值重塑,祝教授層層剝繭,
    為我們展現了一部經典名著背後,不為人知的複雜流變史!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他頓了頓,提高了音量“按照慣例,接下來是我們的問答互動環節!我知道大家現在肯定有很多問題想和祝教授交流,
    鑒於時間關係,我們隻能選擇幾個問題,請大家舉手示意,我會隨機挑選。”
    話音剛落,台下瞬間舉起了無數隻手,密密麻麻,場麵十分壯觀。
    馬校長笑了笑,目光掃過前排,最終落在了那位一直表情凝重的老者身上
    “周維嶽教授,您遠道而來,又是這方麵的權威專家,不如您先提問?”
    周維嶽教授沒有客氣,他緩緩站起身,拿起身邊工作人員遞來的話筒,目光銳利地看向台上的祝仁,聲音沉穩卻帶著明顯的質疑
    “祝教授,你剛才的講解,引用的版本資料翔實,邏輯也看似清晰,但是,老夫還是有幾個疑問。”
    全場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交鋒要開始了。
    “第一,”周維嶽語氣嚴肅,“你將明代書商增刪情節的行為,過多地歸咎於商業利益驅動,甚至用了魔改、大雜燴這樣帶有貶義的詞語。
    難道你認為,這些改動就完全沒有積極意義嗎?比如關公顯聖,雖然是神怪情節,但它強化了忠義精神,滿足了民眾的道德期待;
    七擒孟獲雖然奇幻,但也展現了諸葛亮的智謀和寬容。
    這些改動,難道不也是一種符合當時社會文化需求的再創作,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豐富和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嗎?
    你為何隻強調其商業性,而忽略其文化價值?”
    這個問題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尤其是中文係的老師們,紛紛點頭。
    祝仁平靜地回應道“周老先生,我並未完全否認這些改動可能存在的文化價值或積極意義。
    我強調商業動機,是因為我認為在分析文本流變時,不能忽視出版市場這個重要的外部環境因素。
    書商為了銷量而迎合讀者口味,這在當時是普遍現象,也是推動通俗小說演變的重要力量。
    至於這些改動是否提升了作品,我認為見仁見智。
    比如關公顯聖,固然滿足了部分讀者的期待,但也讓關羽這個人物形象趨於神化和臉譜化,失去了早期版本中可能存在的更複雜的人性層次。
    同樣,七擒孟獲的奇幻情節,雖然增加了娛樂性,但也削弱了曆史演義的真實感和嚴肅性。
    因此,評價這些改動,需要結合不同的標準和視角,不能一概而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周維嶽聽完,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顯然對這個回答不算完全滿意,接著又拋出了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關於毛宗崗父子的修訂。你認為他們是按照清初儒家正統觀念進行了價值重塑,強化了尊劉貶曹。
    但毛本之所以能流傳最廣,成為定本,難道僅僅是因為符合了當時的意識形態嗎?
    難道不是因為它在語言文字的錘煉、情節結構的完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確實達到了更高的藝術水準,更符合後世讀者的審美習慣嗎?
    你將毛本的成功過多歸結於價值重塑,是不是也忽略了它在文學藝術性上的巨大成就?”
    這個問題同樣尖銳,直指毛本的經典地位。
    祝仁依舊從容應對“周老先生,我完全承認毛本在語言藝術和結構完善上的巨大成就,這也是它能夠成為通行本的重要原因。
    毛宗崗父子作為文學家,其修訂工作無疑是帶有提升藝術水準的目的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的修訂,確實也深受當時社會思潮和儒家正統觀念的影響。
    尊劉貶曹傾向的強化,對人物形象的臉譜化處理,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我認為,毛本的成功,是其藝術性提升和意識形態契合雙重作用的結果。
    我們既要肯定其文學價值,也要認識到其中蘊含的特定時代的價值觀烙印,這樣才能更全麵地理解這部作品。”
    祝仁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對方的部分觀點,又堅持了自己的核心立場,讓周維嶽一時間也難以再深入詰難。
    他沉默片刻,最終還是緩緩坐下。
    接下來,馬校長又點了幾位舉手的學生。
    一位戴著眼鏡的男生站起來,有些激動地問道“祝老師!聽了您的講座,我感覺自己以前的《三國演義》都白讀了!
    那我們以後到底該怎麽讀這部小說?是不是應該去找那些更早的版本來看?”
    祝仁笑了笑“這位同學的問題很好,了解版本的流變,並不是要否定我們今天讀到的通行本的價值。
    毛本《三國演義》依然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它在語言、結構、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成就。
    我隻是希望大家在閱讀時,能夠多一個曆史的維度,能夠意識到我們讀到的經典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曆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帶著這種認識去或許能有更深的體會。
    至於是否要看早期版本,有興趣的同學當然可以去了解,對比閱讀更能發現其中的差異和演變軌跡,這本身也是一種很有趣的探索。”
    另一位女生則提出了更現實的擔憂“祝老師,您這樣解構經典,會不會讓一些人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夠純粹,甚至產生文化不自信?
    畢竟,連《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都是被不斷改編的。”
    祝仁收起笑容,神色變得鄭重起來“這位同學的擔憂,我能理解。
    但恰恰相反,我認為,勇於正視經典的流變過程,恰恰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一部真正偉大的作品,它的生命力正在於它能夠被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不斷地解讀、重塑、再創作,並在這種流變中依然保持其核心的魅力。
    這正說明了我們文化的包容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三國演義》的故事內核,它所蘊含的關於忠義、智慧、人性、興衰的主題,
    曆經千年演變,依然能與今天的我們產生共鳴,這本身就是最值得我們自信的地方!”
    “了解它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樣子,不是為了否定它,而是為了更深刻地理解它,更清醒地傳承它。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建立在對曆史的盲目崇拜或刻意美化上,而是建立在對自身文化發展脈絡的清晰認知和深刻理解之上!”
    祝仁擲地有聲的話語,讓在座的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他們細細品味著祝仁關於文化自信的深刻闡述,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和深深思索的表情。
    他的回答不僅巧妙地解答了那位女生的疑惑,更將整個講座的主題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展現了一種理性而深刻的文化自信!
    不知是誰第一個反應過來,帶頭鼓起了掌。
    啪!啪!啪!
    喜歡絕美總裁不讓碰,離婚後悔她跪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絕美總裁不讓碰,離婚後悔她跪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