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血鏈終端

字數:2259   加入書籤

A+A-


    國際刑警組織曼穀分局的地下會議室裏,三十六塊監控屏幕拚湊出東南亞三國的冷鏈運輸網絡。我盯著物流軌跡圖上密集的紅點——那些標著“華源食品”的冷藏車,正沿著湄公河支流將“貨物”運往越南、柬埔寨的高端餐廳。
    “陳永年的筆記本裏提到‘終端客戶’,”我用激光筆圈住新加坡濱海灣的幾處坐標,“這些標注著‘米其林三星’的餐廳,食材供應鏈裏都出現過異常的‘豬肉’進口記錄。”
    哈米德突然將一份病理報告拍在桌上:“最新解剖的17號受害者,肝髒裏發現了檳榔堿成分。這是東南亞地區特有的咀嚼習慣,但受害者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留學生——說明她在失蹤前被囚禁在馬來西亞南部,那裏的華人有嚼檳榔的習俗。”
    大寶忽然指著投影上的冷鏈路線:“師父,所有運輸車輛都會經過巴生港的3c冷庫。我查過劉傑明案的財務記錄,他曾向這個冷庫的運營商匯過三筆巨款,備注是‘技術升級費’。”
    淩晨四點,我們偽裝成食品檢驗員潛入3c冷庫。製冷設備的轟鳴掩蓋了腳步聲,當手電筒光束掃過編號307的冷凍櫃時,我渾身的血液幾乎結冰——金屬托盤上碼放的“豬排骨”,每根椎骨間都卡著半枚指甲,甲床殘留的蔻丹顏色,與三年前龍番市某失蹤女白領的美甲記錄完全吻合。
    “別動!”黑暗中傳來拉栓聲。我轉身時,槍口的紅點正鎖定大寶的眉心。舉著霰彈槍的男人穿著冷庫工作服,左腕文著褪色的屠宰場標誌——劉傑明犯罪集團的舊部。
    交火在瞬間爆發。我撲向大寶的刹那,子彈擦著耳際劃過,在冷凍櫃上濺起冰碴。林濤帶著馬來西亞特警破窗而入時,我正用凍僵的手按住殺手手腕,他拚死咬向舌尖的動作讓我想起劉傑明的氰化鉀膠囊——這些死士,從一開始就被訓練成“會呼吸的證據粉碎機”。
    在殺手的手機裏,我們發現了加密的交易清單。當密碼被破解的瞬間,屏幕上跳出的不是數字,而是一串餐廳預約碼。“這是暗網交易的接頭暗號,”國際刑警技術組組長宋旻浩推了推眼鏡,“每個預約碼對應一位‘vip客戶’,他們用比特幣購買‘定製食材’,送貨地址都是私人遊艇或豪華莊園。”
    最致命的證據藏在冷庫的汙水處理係統裏。當潛水員從化糞池撈出二十七個金屬牌時,我戴著防護手套逐一擦拭,冰冷的銅牌上刻著不同語言的“食材等級”:a+級標注著“無紋身、無疤痕”,b級則注明“適合絞碎製餡”。其中一枚銅牌邊緣刻著極小的“j”——劉傑明名字的首字母,證明這是他親自製定的分級標準。
    “他們把人當成和牛、藍鰭金槍魚一樣的高端食材。”大寶的聲音在防毒麵具後悶響,解剖台上的銅牌在燈光下泛著冷光,“從綁架、屠宰到分級包裝,每個環節都精準得像食品加工廠的流水線。”
    下午的案情分析會上,宋旻浩突然調出一段衛星影像:柬埔寨洞裏薩湖的某座私人島嶼上,正在擴建的建築物輪廓與劉傑明在龍番的屠宰場圖紙完全一致。更令人窒息的是,碼頭停靠著的貨輪,船身編號與三年前運載走私凍肉進入中國的船隻相同。
    “終端客戶找到了。”我指著影像裏穿著亞麻西裝的男人——他正站在島嶼邊緣,手中舉著的酒杯倒映著夕陽,“柬埔寨華人商會會長黃誌雄,名下的‘金岸集團’壟斷了東南亞高端食材進口,而他的弟弟,正是劉傑明的大學室友。”
    當國際刑警申請聯合搜查令時,我收到了來自龍番的加急郵件。dna比對結果顯示,3c冷庫發現的“豬排骨”中,有三份屬於中國外交部備案的失蹤外交人員。這意味著案件性質已從連環殺人升級為跨國政治謀殺,背後牽扯的勢力,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深。
    深夜,我獨自坐在曼穀醫院的長椅上,消毒水的氣味讓我想起劉傑明解剖時的場景。手機忽然震動,是個匿名號碼發來的視頻:畫麵裏,戴著翡翠袖扣的手正在切割一塊“牛排”,刀刃閃過的瞬間,我看清了肉紋裏嵌入的銀色項鏈——那是大寶上周送給女友的定情信物。
    冷汗浸透襯衫時,視頻傳來語音:“秦科長,您破壞了我們的‘美食計劃’,現在該換您成為食材了。”背景音裏,冷鏈車的引擎聲與大寶的呼救聲重疊,像極了屠宰場裏待宰牲畜的哀鳴。
    我握緊手機衝向停車場,掌心的刀疤因過度用力而裂開。霓虹燈下,那輛掛著“華源食品”牌照的冷藏車正呼嘯而過,車尾噴濺的泥水在地麵畫出一道血紅色的弧線——這場跨越國界的血色產業鏈,終於將矛頭對準了製造證詞的人。而法醫的證詞,從來不會因威脅而沉默,隻會在更殘酷的解剖台上,綻放出最鋒利的真相。
    喜歡法醫秦明:骨語密碼請大家收藏:()法醫秦明:骨語密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