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詩會

字數:2980   加入書籤

A+A-


    江南自古文風鼎盛,各地官府每逢中秋都會以詩會的名義把地方上的秀才舉人召集起來,大家吟詩作賦,賞月抒情,當地主管科舉教育的官吏負責主辦,地方主官也常會出席這樣的場合,和其中一些有潛力的學子和世家子侄聯絡感情,如果這些年輕學子裏有人在之後的秋闈春闈裏中榜的話,今後在官場中就可以相互提攜,暗暗形成鄉黨,甚至有朝一日登上朝堂把持朝政。
    也有一些家境貧寒的生員,來這詩會純粹是衝著可以得到一份節禮,嘉定地方富庶,節禮也比較豐富,除了米麵月餅之類,還有板栗秋梨這樣的時令物產,有小吏在現場分發。
    四少被安排坐在靠著縣丞的座席,他也是第一次出席這樣的場合,按照流程,裝模做樣地書寫了一首他從後世抄來的中秋七律,他就和縣丞聊著天,靜靜的等著幾個老夫子公布詩會的評選結果。
    從怡紅樓叫來的三個伶人在主桌的正對麵千姿百媚地撥弄著琴弦,一曲曲悠揚動人的曲調飄蕩在會場。
    朱家和縣丞家已經定了親,雖還沒有成婚,也算半個親戚,兩人自然親近了不少,四少今天精神不怎麽好,自從一個月前和二丫成了真正的夫妻,食髓知味,昨晚二丫又正好走了月事,兩人折騰了半夜,今早勉強早早爬起,趕來這勞什子詩會,頭都一直是暈暈的。縣丞問了些他秋闈的準備情況,四少也有一句沒一句的應承著,正在要昏昏欲睡時縣丞突然話鋒一轉,喝了口茶幽幽道:
    最近有差役來報,說是你們朱家那團練的動靜很大,這事我是幫你壓了下來,你們是不是要收斂一點?
    四少一怔,腦子裏飛快地轉起來,覺得自己已經是很謹慎地在猥瑣發育了,這是得罪到什麽人了?忙換了一副委屈的樣子,道:
    這是誰在大人麵前嚼舌頭,這民團的事一直是四叔在操辦,有什麽不妥嗎,還請大人教我。
    那縣丞道:
    自是有傳聞,說是你們朱家的民團在婁塘布市那裏欺行霸市,弄得那裏的商家生意都冷冷清清了,縣裏自然派了人去查,回來上報說看到你們搞了上千人的團練在操練,這縣城裏日常也就是個把總,你家短短一個月弄了上千人的民團,是有點說不過去。如果上頭有人問下來,不好解釋吧?
    四少聽他這麽一說,心裏也有底了,笑笑說:
    這謠言傳著傳著就沒譜了,民團到現在也就三百人,那差役見到的必是那工坊子弟學堂的學生在出早操,也不問問清楚,現在流匪遍地,即使招了幾千人的民團朝廷也是樂見的,你看看揚州府的士紳豪族都在結寨自保,隨便拿出一個團練使手下都是兩三千人的規模。等那闖賊打過江來,我看靠這個把總能守的住縣城!
    縣丞的臉有點掛不住,他家也一直在插手布市交易。自從半個多月前,朱家在市場上投放了一批寬幅機織布,並且價格和原來的窄幅布形成了競爭,馬上就占據了主流市場,傳統窄幅布的銷量迅速下降。這對婁塘的傳統布坊打擊很大,本來就因為北方的民亂造成市場萎縮,布價下降,這批質優量大的寬幅布出現對他們是毀滅性打擊。那些商家也想了些辦法,想通過黑白兩道來和朱家鬥上一鬥,但這時他們發現朱家早就辦了民團,手上有刀把子,根本鬥不過。所幸四少早就預判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為了不要搞得太紮眼,把主要產量都給了大少爺的海貿生意,本來按照朱二爺的意思,打蛇不死,反受其累,直接把婁塘的同行殺他個幹幹淨淨,畢竟以前他的布坊被那些商家壓得差點關門破產,這次終於有了機會,自然要出了這口惡氣。
    見四少揣著明白裝糊塗,縣丞心裏暗暗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臉上卻一副笑容,再次試探道:
    哦,是這樣啊,那多是這差役偷懶耍滑,辦事敷衍,世侄不用擔心,不過這婁塘布市的風波可不小,在商言商,和氣生財嘛。真把人逼急了,把事情捅到上麵去,也是麻煩的,這次我能把事壓下來,下一次就難說了。
    四少點點頭,道:這事我回去和二叔,四叔商量一下,拿個章程出來,不讓縣丞大人為難就是。
    這時縣教諭來到會場中間,輕咳幾聲彈壓全場安靜後,道:
    今日中秋盛會,幸得縣尊大人鼎力支持,各位學子也是才思敏捷佳作頻出,我和幾位老夫子權衡再三,現在終於有了結果,現在到了公布詩魁的時刻了。
    學子們都伸長了脖子,等著他公布結果,畢竟除了科舉,這樣的詩會也是學子們展示才華博取聲望的重要途徑,一旦奪得魁首,對自己的名聲也是有大大的益處和傳揚。
    老教諭說著回頭看向縣令問道:縣尊大人,您來公布這詩魁吧?
    縣令笑著搖搖手,示意還是教諭來公布結果。老教諭也不謙讓,拱了拱手,朗聲道:
    此次中秋詩會魁首為,華庭神童夏完淳之《卜算子 秋色到空閨》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十二玉闌幹,風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場下眾學子都竊竊私語,點頭誇讚。四少聽到夏完淳的名字也不禁精神了起來,伸著頭想看看這位名滿後世的少年抗清英雄。果然一位弱冠少年上前來,從老教諭手上取了今日的彩頭,一方上好的端硯,眾人羨慕不已。
    四少輕聲問縣丞道:大人可知那神童出處?小小年紀卻有如此才情,必是來曆不凡。可否為我引薦一二?
    縣丞見老教諭已公布詩會結束,站起身道:世侄還是有點孤陋寡聞了。那夏公子可是這我們江南士林的名人,來,我來為你引薦。
    兩人緊趕幾步,攔在了正要離場的夏完淳和老教諭麵前,雙方行禮後,老教諭也是認得四少的,點評了幾句他今天的詩作,四少自是謙虛了一番,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夏完淳身上。兩位縣官都急著下班回家赴團圓宴,也就匆匆告辭而去,隻把四少和神童兩人留在了當場。
    喜歡我去明末救義士請大家收藏:()我去明末救義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