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囊醫書
字數:7964 加入書籤
唐澤仁一看人家這麽小看他,心裏更加不高興。
但轉念一想,其實去道長那裏看病的人,一開始如果讓他看,也是滿臉的不信任。
但是有道長在,大家也不怎麽抵觸,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在那裏,估計找他的人也沒幾個。
現在也隻是在自己周邊的幾個村子,有人知道他會看病。可是一個村子也就百十多號人,一年也沒幾個生病的,所以這種環境很難出名。
即使他已經看好了一些人的急症重症,但是大多數人對他還沒有完全信任,不是萬不得已也不去找他。
這也不怪別人,誰也不會拿自己和親人的健康或者生命來讓你做實驗,他看好的,有很多人也覺得是碰巧了。
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實力不夠,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想到這兒,也就不那麽生氣了。
這時聽到裏屋傳來了一個小女孩的咳嗽聲,咳聲清亮,應該也沒有痰,聽起來不是很嚴重。
但如果眼皮腫了,說明脾胃功能也受損,脾主運化水濕,脾不運水就會發生水腫。
再就是中醫還有久病及腎的說法,腎髒如果有病也會發生各種水腫,到了那個階段可就真的很難治了。
雖然兩個月對於正常人來說,還不至於傷到腎髒。但是任何事都不是那麽絕對,如果小妹先天發育不良,那就很不好說了。
俗話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就是說男的如果腿腳腫,女的頭麵腫都是很嚴重的病症。
雖說醫不叩門,但那是對病人,現在是對病人家屬。再說,他非常想知道楊天浩的妹妹到底是咋回事,於是主動說道:
“馬姨我聽天浩說,小妹先是感冒,現在連眼皮也腫了。看起來已經很嚴重了,可不能再耽誤了。
我學過一些醫術,也給村子裏的人看過病,我先看看,如果能治就給治,不能治也不耽誤小妹去省城找更好的醫生!”
大馬蜂想,說的也是。現在也沒有其他辦法,看一看又不礙事,最終吃不吃他開的藥,還不是取決於自己。
看這孩子的神態和氣質,與兒子這個年齡的人有明顯的區別,說不定還真有點兒水平呢,那就讓看看。
於是說道:“那就麻煩你了!”
唐澤仁進去,看楊天浩的妹妹楊靜麵頰發紅,裹著厚被子坐在床上不停地咳嗽。
先在楊靜左右手的太淵、合穀穴上按揉了幾分鍾,楊靜馬上就止住了咳嗽。
大馬蜂看著這孩子還真有兩把刷子,心裏又有些好奇,也不去做飯了,一直在旁邊看著唐澤仁看病。
唐澤仁現在也無暇他顧,完全進入了診病狀態,他一邊把脈,一邊問了一些基本情況。
從一得病開始就發燒,但是一直沒出過汗,以前在醫院也開過發汗的藥,但是出汗後退燒幾小時,馬上又恢複原狀。
口幹還不想喝水,頭疼、渾身都疼,很明顯的太陽傷寒。小便量少,顏色深,說明熱聚下焦。
再加上以前的治法不對,發汗過多,大量補水,導致了脾胃功能受損。眼皮水腫,也必須利水通淋才能消腫。
很有把握地開了一個麻黃湯和豬苓湯的合方,遞給了大馬蜂。
生麻黃9克,桂枝9克,杏仁12克,炙甘草6克,蒼術12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豬苓12克,白茅根15克。
剛開始大馬蜂還有些疑惑,但是看這孩子一進來,幾分鍾就止住了閨女的咳嗽,看起來還真有點兒水平。
這時也不再猶豫,說:
“你和天浩去藥店買藥,今天燉了雞肉馬上就好,吃完飯也別回去了,就住我家吧!”
唐澤仁想拒絕的,但是一想,萬一自己有沒考慮周全的,喝完藥如果出現其他症狀,自己在也好處理一些,也沒再客氣。
藥熬好後,大馬蜂和楊靜說:
“媽媽燉了雞肉和雞湯,先起來吃點兒東西,喝了藥病就好了!”
楊靜說自己沒胃口,不想吃飯。
大馬蜂還想著再哄哄女兒,看她無精打采的樣子,又有些心疼,很無奈地說:
“那就趕快喝完藥吃點兒雞肉,好好補補身體!”
唐澤仁趕忙阻止道:
“先別讓吃飯,喝完藥也不能吃肉,喝碗熱粥,發一發汗再說!”
大馬蜂有些疑惑地問道:
“不是說中藥傷胃,必須先吃點兒東西才能服藥嗎?病了這麽長時間,還不得給好好補充一下營養?”
唐澤仁一聽大馬蜂這麽說,似乎找到了楊靜久病不愈的原因了,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吃的太多太好,於是說:
“就因為病的時間長,脾胃之氣虛弱,如果先吃東西再喝藥,運化之力不足,藥效也不會太好。
我覺得病情一直不好,也可能和吃得太多,經常給吃肉有很大關係。
黃帝內經上說了,病少愈,食肉則複,多食則遺。
就是說如果人生病了,一定不能多吃,尤其是肉類,更不能吃。即使病剛痊愈的那幾天,也要特別注意,以好消化的為主,循序漸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馬蜂雖然還有些疑惑,但覺得這孩子說的頭頭是道,似乎也有點兒道理,半信半疑地讓女兒先喝了藥再看。
楊靜一看那碗黑乎乎的藥湯,更加沒有食欲,哭著不肯服藥。大馬蜂心裏著急,但也無可奈何。
這也是醫書上說的小兒病難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她不配合服藥,治療起來當然效果不佳了。
唐澤仁故意板著臉嚇唬道:
“你要是不喝藥,那你的眼睛永遠腫的像桃子,多難看啊!”
楊靜看上去也和她媽一樣,長得挺好看的。雖然歲數不大,可是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一聽這話,很不情願地接過藥碗,捏著鼻子灌進了嘴裏。
剛一下咽,就又是一陣幹嘔,唐澤仁趕忙在合穀和內關穴上按揉了幾下,止住了嘔意。
過了幾分鍾,又讓喝了碗熱粥,裹著棉被。不到半小時就出了一身汗,馬上就感覺身上輕了很多。
又連續喝了兩天藥,就徹底痊愈了。
治好了楊靜的病後,楊天浩對唐澤仁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經常請他到家裏吃飯。
楊天浩的父母也特別喜歡他,尤其是大馬蜂,家裏每次做好吃的,都要讓楊天浩叫他來改善生活。
剛開始唐澤仁還有些不好意思,但經不住楊天浩的死纏爛打,去過幾次之後慢慢的也就不再那麽矜持了。
楊天浩的爸爸以前是鄉裏的幹部,一改革開放就下了海做起了修路架橋的工程。
聽說這些年掙了不少錢,是當地有名的大款,和縣裏很多幹部的關係都非常好。
據說最近又搭上了市裏的領導,路子也越來越廣,就是一年也在家住不上幾天,全家人準備搬到縣城去住。
人與人家庭背景的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後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這是唐澤仁在初中一畢業就認識到的一個,非常實際而又殘酷的社會現實。
曾經在學校裏叱吒風雲的齊猛,雖然被市體校看中,但由於家裏條件不好,不能支持他進體校繼續深造。
初中一畢業,就去了楊天浩他爸下麵的一個工程隊當了一名小工,這還是楊天浩給幫忙找的,要不就隻能回家種地。
曾經看上去不學無術、毫無特長的楊天浩,初中沒畢業就搬到了縣城。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公司的經理,跟著老爸縣裏、市裏的跑工程。
唐澤仁考上了縣一中,繼續他的學業,這也得益於表叔表嬸的大力支持。
中考完的當天,唐澤仁迫不及待地來到道長這裏,正好碰上一個從山崖上掉下來,多處骨折的村民來道長求醫。
道長剛要給檢查,看唐澤仁來了,說道:
“徒兒來了!這個病人就交給你了!”
唐澤仁之前雖然也治過不少骨折的患者,但是基本都是在道長的指導下完成的,這次顯然就是讓他自己獨立完成這次治療。
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微閉雙眼,運氣於雙手,仔細檢查患者骨折的情況。然後拿出銀針在患者骨折周圍的穴位下了針,為了就是減緩患者的疼痛。
一邊輕撫著患者受傷部位,一邊默念著道長教給他的接骨口訣,以內勁帶動外力,機觸於外、巧生於內,以力帶力。
小心翼翼地將骨折部分給複位,又給打好夾板,直到患者離去,道長一直站在旁邊觀看,從始至終一言未發。
等患者走後,道長滿意地捋著自己的胡子說道:
“很不錯,你的針灸和接骨可以出師了!讓你背誦的經典都背完了嗎?”
唐澤仁很恭敬地說:
“都背完了!”
這兩年,道長一邊教他醫術,一邊讓他背誦那些醫學典籍。
《傷寒雜病論》、《難經》、《神農本草經》、《甲乙經》、《針灸大成》……,從古至今的幾十本經典著作,唐澤仁基本都已熟記於心。
道長很滿意地點點頭說道:
“開學後你就要去縣城上高中了,我能教的都教給你了,以後也教不了你太多東西,全憑你自己在實踐中慢慢領悟。
《大醫精誠》是我們行醫的準則,也是最基本的,一定不能違背。
如果想做一個大醫就不能貪圖名利,任何時候都不允許你為了那些身外之物而壞了為醫者的德行,切記,切記!”
唐澤仁很鄭重地點了點頭,回答道:
“謹記師父教誨!”
道長又從神龕下取出一個布包,說道:
“最後我再送你一樣東西,希望你好好研讀,做一個真正的濟世大醫!”
唐澤仁心裏非常好奇,打開布包一看,是一本已經泛黃的書,上麵用毛筆寫的繁體字《青囊醫書》,看上去是道長的筆跡。
唐澤仁也知道,傳說三國時的華佗曾經寫過一本醫書被後世叫做《青囊書》,送給了當時的獄卒,但是被獄卒的老婆給燒了。
所以才有一種說法:華佗仙術比長桑,神識如窺垣一方。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複見青囊!。
不知道道長的這本書與華佗有什麽關係,正要問,道長接著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本《青囊醫書》是華佗所創,也是曆代祖師傳下來的,我年輕時抄寫的一本,最早的原本早已毀於戰火。
世人皆知華佗有一本未曾傳世的《青囊書》,但事實上也都是以訛傳訛。
華佗曾經也有幾個資質很高的親傳弟子,在華佗入獄之前就已經將畢生所學傳給了他的弟子,這本醫書就是他的後世弟子為了紀念祖師而整理出來的。”
唐澤仁很好奇地翻開《青囊醫書》,開篇先是一段關於醫德的描述:
醫者濟世救人之職業也,醫者治病,要以德為先,以醫術為輔……
……
若囿於名利,則必無所成。
接下來就是一些導引之術,也是道長傳給他的那種練習氣功的方法。以及關於“五禽拳”的練習方法和插圖,這些他也早就學過。
醫書部分涉及祝由、針灸、推拿按摩、接骨、湯藥等五個分類,所有的內容道長確實已經傳授給他了。
最後幾頁一看就不是道長抄的,是從其他書上直接拿過來,裝訂在一起的。
唐澤仁看了看,上麵竟然和男女之事有關,臉一紅也沒好意思仔細看。
看他臉紅,在他麵前一直古井無波的道長,難得露出一絲難過的表情說道:
“那一部分是以前的一位祖師添加上來的,聽說也是從西域那邊學來的,經過了自己的加工寫出來的陰陽交通之法。
也正是因為他增加了這個修習方法,我們的傳承差點兒就斷了!後世祖師爺都不允許弟子修習。
可是畢竟是前輩的心血,又不忍廢棄,就保留了下來。我自己沒練過,但是這兩年看過上麵的內容,有很多還是很有道理的!
練不練在於你自己,可以先背熟了,慢慢體會,有些特殊的技藝,也許隻有資質奇佳之人才能悟透,我是沒有那個悟性,不懂其中有何奧妙。”
唐澤仁很好奇地問道:
“為什麽,是那位祖師爺的醫術不精嗎?”
道長搖搖頭說道:
“那一代祖師的醫術可以說是幾百年內最驚豔的,但是由於他傳下來的那種陰陽交通大法對個人意誌的要求太高。
他的幾個弟子最後都誤入歧途,有的走火入魔,有的不再鑽研醫術。導致很多技藝沒有傳承下來,從那以後我們這一派就再也沒出現特別驚豔的人物。
以前我們這一派並不是修道之人,但是從那以後開始就變成了道士,目的就是遠離塵世才能做到清心寡欲。
可是我發現如果真的遠離塵世,更加阻礙醫術的提高。因為不懂人間的苦樂,就不懂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更無法做到天人合一。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東西,我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明白,很多東西我也沒悟透。
也許是我的悟性還不夠,至於你最後如何選擇,我也不幹涉,隻能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喜歡麵具下的欲望2請大家收藏:()麵具下的欲望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