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更適合戰場的無人機

字數:3463   加入書籤

A+A-


    次日早上,晨霧還未散盡,王銘洋來到實驗室化工研究所,找到堂哥王銘澤,跟他商量事情。
    “澤哥,g1 固體電池的極限測試既然已經完成,那它們的小批量試產,得盡快安排了,我們的無人機和儲能中心需要它們。”
    王銘澤停下手上的動作,身後的玻璃窗將晨光切割成細碎的光斑灑在他肩頭,揚起頭對王銘洋說道:
    “我明白。等北沙的那些設備運到,試產工作就馬上可以展開。安置生產設備的車間我昨天還去看了,一切準備妥當,就等著國內的設備和原材料了。”
    g1固體電池,被視為重要的軍事物資,王銘洋等人決定把它的生產場地放在特地規劃出來的地下建築裏。
    整個夏島的地下建築群,樓麵都是用厚厚的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可抵禦導彈的攻擊。
    除了碼頭廣場和住宅區底下的區域被規劃為正常的商業生活區,其他的部分,都是重要的科研、軍工生產以及重點物資存放區域,普通人不能進入。
    王銘澤眼中一閃,繼續說道:“算算時間,貨船已經出發差不多半個月,應該就這幾天的事了。”
    “我昨晚想了半宿,覺得無人機的改造還可以更加完善,從電池這塊入手。”
    王銘洋的聲音不自覺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絲興奮。
    王銘澤轉過身:“哦?你是怎麽想的?”
    “轟炸型無人機,我們原來想的是攜帶 c  20 炸藥和鋼珠混合物進行投放轟炸,現在想想,沒必要。”
    王銘洋從文件架上拿起有關於g1固體電池的資料,快速翻到夾著書簽的那一頁,將它放到王銘澤麵前說道:
    “根據我們此前的測試,g1 電池能量密度之所以被限製在 500 瓦時每千克,是為了考慮其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壽命,這在常規使用場景是正確的。
    但我們將它應用於一次性武器投入戰爭時,就沒必要考慮這種穩定性和壽命要求了,甚至,還要故意將電池變成爆炸物。
    “我們把 g1 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它提供的電力越多,無人機續航也就越遠,在接近目標引爆後的威力也就越大。
    把電池當爆炸物後,飛機不用攜帶炸藥或者隻攜帶少量炸藥做引爆物。
    做爆破片用的鋼珠,我們更換成形狀不規則的鈦合金碎片。
    這樣一來,飛機起飛時的整體重量會變得更輕,行進時更快更靈活。”
    王銘洋越說越激動,右手開始不由著做出各種動作。
    “至於安全問題,這些超標高能的電池,隻能在無人機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才會裝機,平時也不用生產太多,儲存的時候單獨存放,遠離人們的活動區域。”
    王銘澤沉思片刻,問道
    “g1固體電池,雖然安全性比現有的鋰電池高上十倍,不會輕易發生熱失控起火燃燒或燃爆,但在特定的極端情況下,一旦發生大規模的連鎖反應,其爆炸威力還是挺大的,島上陸地麵積這麽小,你打算把它們放在哪裏?”
    王銘洋微笑著回答:
    “這些我都考慮過了,還特地看了g1的極限安全測試資料。在標準情況下,500瓦時的容量,它不會發生起火問題,在650瓦時的能量密度下,其起火爆燃幾率跟現在市麵上的三元鋰電池差不多,這樣的幾率,我們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超標電池生產出來充滿電後,我們將它們密封打包裝箱,外麵再做好放護和防水,沉放在離夏島岸邊一千米外的海底,這樣既安全又隱秘。”
    “儲能中心也可以采用這樣方法,放在幾十米深的海底,還有助於散熱,又節省陸地。”
    聽了王銘洋的主意,王銘澤很快舉一反三,眼中滿是興趣。這樣的方案,真是一舉多得。
    “這個方法不錯,就是防護措施要做得嚴格一些。畢竟儲能中心這種基礎設施,使用壽命比較長,還要考慮到電池更換的問題。” 王銘洋接著說道。
    “我們實驗室裏的 6 號新型樹脂膠,穩定性和韌性強度指標都不錯,可以很好的解決海水滲透和腐蝕問題。
    用這種樹脂做成箱體,把電池組裝進去,頂部蓋子打膠密封,放在海水裏泡個三十年都沒問題。” 王銘澤自信地說道。
    “等島上礦石裏的銅提煉出來做成電線,我們可以用這種樹脂包裹它們,做成絕緣電纜。” 王銘洋順著思路延伸。
    “嗯。礦石提煉的事情,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就等安州港的人和設備了。”
    王銘洋和王銘澤兩兄弟,繼續討論著接下來要做的工作。。。
    國內的人員和設備準備過來了,他們要提前做一些安排,將軍事和非軍事的項目和工作區域進行分隔。
    兩天後,讓人期待已久的大貨輪終於靠在夏島碼頭,從國內帶來一批機床和改造冶煉廠的設備及技術員,還有生產固體電池和其他物資的原材料。
    島上,這段時間挖出來的礦石已經被堆一座小山,高三十多米,總重量超過三萬五千噸。
    自從被改造後的無人駕駛挖掘機和裝載機以及倒運車輛投入使用後,礦上采礦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c20炸藥加上無人駕駛機械和穿戴機械骨骼的礦工這套組合,出礦的速度是同行的三倍以上。
    要不是礦場的地方不夠大騰挪不開,王銘洋還想上巨型的開采機,就像網上看到的那種高達百米,帶著幾個巨型齒輪的那種大家夥。
    那種場景,想想都覺得帶勁。
    這幾年,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各大鋼鐵公司都鉚足勁搞生產,對鐵礦石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
    桑巴國的鹹水河穀和袋鼠國的裏拓跟必和必拖,加上丸子國的舊日鐵這四家公司,利用手裏掌握的超過全球大部分的鐵礦石供應,聯合起來狼狽為奸,連續幾年調高賣給華國的鐵礦石價格,漲幅高達百分之幾百。
    連著夏島從國內購買的鋼材,都比之前貴了很多,從兩千多一噸漲到四五千,照這樣下去,六千元一噸鋼材的價格遲早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