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年夜飯,大團圓

字數:4093   加入書籤

A+A-


    出了村子往北走,是一片緩坡,坡上的鬆柏即使在冬天也蒼翠挺拔,樹下積雪較少,露出枯黃的草地。
    小路越來越窄,最後幾乎被雜草淹沒。孫父熟練地撥開灌木,帶著眾人往山坡上爬。
    約莫走了半小時,孫父停在一片相對平坦的空地上。
    這裏有幾棵高大的柏樹,樹下隱約可見幾個微微隆起的土包——那是孫家的祖墳,沒有墓碑,隻有熟悉的人才能辨認出來。
    \"到了。\"孫父放下籃子,聲音有些沙啞。
    孫大伯從懷裏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然後正了正衣冠,神情肅穆起來。
    其他人也自動站成一排,連最活潑的孫龍和孫虎都安靜下來。
    \"今年家裏添丁進口,玄子媳婦有了身孕,\"孫大伯對著祖墳方向說道,仿佛在跟看不見的人匯報家事,\"小逸家的兩個皮猴子也長大了,能幫著幹活了。家裏日子比往年好過些,今天特地來給先人們送點錢糧。\"
    他說完,從籃子裏取出紙錢,蹲下身用火柴點燃。幹燥的紙錢很快燃燒起來,火苗跳躍著,映紅了孫大伯布滿皺紋的臉。
    \"文子、小斌,\"孫大伯招呼兩個兒子,\"過來給太爺爺太奶奶磕個頭。\"
    孫文和孫斌上前,各自捧了一疊紙錢投入火中。
    接著是孫逸和孫玄,然後輪到孫龍和孫虎。
    六個年輕人輪流燒紙,火光映照著他們年輕的麵龐,紙灰隨著熱氣上升,在柏樹枝葉間飄散。
    孫玄將紙錢投入火堆時,心裏默念著對從未謀麵的祖父的問候。
    他記得父親說過,祖父是在饑荒年餓死的,臨死前把最後半塊糠餅留給了當時才十歲的孫父。
    紙錢燒完後,孫大伯取出白酒,擰開瓶蓋,在墳前灑了一道透明的弧線。
    濃鬱的酒香立刻在寒冷的空氣中彌漫開來。接著是餃子和饃饃,各取一小部分,恭敬地擺在火堆旁。
    \"跪!\"孫大伯一聲令下,眾人齊刷刷跪下。孫玄感覺到膝蓋下的雪迅速融化,濕冷滲透進棉褲。
    他跟著大伯的節奏,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額頭觸到冰冷的土地。
    起身時,孫玄注意到孫父的眼角有些濕潤,但孫父很快用袖子抹了抹臉,轉身開始收拾籃子。
    祭品不能全留下,大部分還要帶回家——這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陰陽兩隔,活人也要吃飯。
    回程的路似乎比來時快了許多,太陽已經西斜,將一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走到半路,他們遇見了幾撥同樣往山裏走的村民,還有大隊長也帶著不少人朝著山裏走去。
    大家相遇時隻是點點頭,相視一笑,誰都不說破對方要去做什麽,心照不宣的默契在這個特殊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
    \"大隊長也...\"孫龍小聲嘀咕,被孫三叔一個眼神瞪了回去。
    回到孫家院子時,天色已經開始暗下來。院門大開,裏麵傳來嘈雜的說笑聲和鍋鏟碰撞的聲音。
    孫玄剛邁進門檻,就聽見一個熟悉的女聲:
    \"慢點慢點,湯要灑了!\"
    \"姐!\"孫玄驚喜地叫道。隻見孫玉正指揮丈夫王勝利端著一大碗熱湯往堂屋走,她自己懷裏抱著女兒王書瑤。
    孫玉回頭看見弟弟,臉上立刻綻開笑容:\"玄子!你們可算回來了,再不回來娘都要派人去找了。\"
    孫玄快步走過去,從姐姐懷裏接過小外甥女。王書瑤穿著大紅棉襖,紮著兩個小辮子,臉蛋紅撲撲的像個小蘋果。
    \"你們啥時候來的?\"孫玄逗著懷裏的孩子問道。
    \"剛到不久,\"孫玉擦了擦額頭的汗,\"本來想早上跟你們一起回來的,可你姐夫他們廠裏今天上午才放假。\"
    她壓低聲音,\"聽說要"抓革命,促生產",過年都不讓休息,最後還是老廠長發了火,才放了人。\"
    王勝利放下湯碗,走過來拍了拍孫玄的肩膀:“回來了就好,外麵挺冷的”
    堂屋裏已經擺開了兩張大方桌,拚在一起勉強夠坐。
    孫母和吳紅梅在廚房忙活,葉菁璿因為身子不便,被安排在堂屋照看幾個孩子。
    孫佑安和孫佑寧正帶著幾個孩子玩翻繩,幾個小腦袋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像一窩小鳥。
    孫大伯母和孫三嬸也來了,正坐在炕上嗑瓜子聊天。
    見男人們回來,孫大伯母立刻下炕:\"祭完啦?正好,餃子馬上出鍋,洗洗手準備吃飯吧。\"
    孫玄這才注意到屋裏多了不少人——孫文的妻子張蘭芳正幫著擺碗筷,孫斌的妻子在給孩子們分糖果,還有孫梅,正跟葉菁璿說著什麽,逗得葉菁璿掩嘴直笑。
    廚房裏蒸汽彌漫,孫母站在大鍋前,用長柄勺攪動著沸水中的餃子。吳紅梅蹲在灶前添柴,火光映紅了她汗濕的臉。
    看見孫玄進來,孫母頭也不回地吩咐:\"玄子,去地窖拿兩棵酸菜來,你三叔最愛吃酸菜燉粉條。\"
    孫玄應了一聲,把王書瑤交給孫玉,往後院走去。地窖口蓋著厚厚的草簾子,掀開後一股混合著泥土和蔬菜的氣息撲麵而來。
    孫玄摸黑下了幾步台階,憑著記憶在牆角摸到了醃酸菜的大缸。
    抱著兩棵酸菜回到廚房時,孫玄聽見孫母正和吳紅梅商量:\"...齊家送的那條鯉魚晚上紅燒了,罐頭開兩瓶,一瓶山楂的給孩子們,一瓶午餐肉的留著明天待客...\"
    \"娘,酸菜來了。\"孫玄把菜放在案板上,看見旁邊已經擺滿了各式菜肴:金黃酥脆的炸丸子、醬紅色的紅燒肉、翠綠的炒青菜,還有一大盆冒著熱氣的豬肉燉粉條。
    \"去叫你爹他們洗手,\"孫母用筷子點了點孫玄,\"馬上開飯了。\"
    孫玄回到堂屋,小小的堂屋擠滿了人,孩子們在大人腿間鑽來鑽去,笑聲、談話聲、碗筷碰撞聲混在一起,熱鬧非凡。
    屋外,不知誰家率先放起了鞭炮,\"劈裏啪啦\"的聲音在暮色中格外清脆。
    緊接著,整個村子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宣告著年夜飯的開始。
    孫大伯站在堂屋中央,環視著一屋子兒孫,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他清了清嗓子,眾人漸漸安靜下來。
    \"今年是個好年景,\"孫大伯的聲音不大,但很清晰,\"家裏添丁進口,孩子們都有出息。來,咱們一起舉杯——\"
    十幾隻碗和杯子舉了起來,裏麵有白酒、米酒,還有給孩子們準備的糖水。
    \"團圓美滿,平安順遂!\"
    \"幹杯!\"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孫家的年夜飯正式開始了。孫玄看著滿桌的親人,心裏湧起一股暖流。
    他悄悄握住身邊葉菁璿的手,感覺到她輕輕回握。
    桌子下,他們的手指交纏在一起,就像他們的命運,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在這個溫暖的家中,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