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宮宴暗流,暴亂開始

字數:8261   加入書籤

A+A-


    嘉佑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汴京上空飄著細碎雪沫,寒風卷著雪粒子打在朱紅宮牆上,簌簌落了一地。
    榮貴妃宮裏的鎏金馬車碾過積雪,車輪印在石板路上壓出兩道深痕,直奔富昌侯府府而去。
    對外說是省親,實際上卻是和兗王商議政變細節。
    永昌侯府的密室裏。
    兗王正和榮貴妃商量著明日的宮宴:“明日你一定要把那些勳貴女眷都留在宮裏,尤其是英國公、燕國公府的人,隻要把她們拿捏在手裏,那些武將就不敢輕舉妄動。”
    榮貴妃點了點頭,語氣帶著幾分擔憂:“燕國公府和我一向不對付,英國公府從不參與立儲之事,要是她們不來怎麽辦?”
    “那就要看貴妃娘娘的麵子有多大了!”
    兗王沉默片刻,不容置疑的說道“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讓她們入宮。
    我向你保證,隻要控製住了陛下,我就將邕王一家交給你處置,並且我登基稱帝後一定不會虧待榮家!”
    榮貴妃看著他眼中的野心,心裏有些不安,卻還是點了點頭:“好,我都聽你的。
    明日一定幫你成事。”
    兗王滿意地笑了,突然伸手摟住榮貴妃:“隻要我當了皇帝,你雖然當不了皇後,但我一定不會虧待你。”
    榮貴妃皺了皺眉,還是靠在他懷裏,臉上露出笑容。
    對於她來說, 嘉佑帝已經不能在保全榮家的富貴了。
    為今之計,隻能將籌碼押在兗王身上。
    自己這蒲柳之姿,若是能為家族延續富貴,哪怕是委身於兗王又如何?
    窗外的雪還在飄,仿佛要把整個汴京都淹沒在這片白色裏。
    一場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寧遠侯府。
    門房捧著燙金請帖快步跑進內院,棉鞋踩在廊下青磚上,雪水順著鞋邊滴成串:“大娘子,宮裏來的請帖!榮貴妃娘娘請您帶女眷去參加正旦宮宴呢!”
    小秦氏正歪在窗邊榻上,手裏捏著暖爐,聽見這話眼皮都沒抬。
    向媽媽接過請帖,展開掃了一眼有些疑惑道:“榮貴妃這請帖發得怪,往年正旦宴都是禮院統一遞牌子,哪有貴妃親自派人送的?還特意點名要大房女眷……”
    話音未落,院外就傳來四房太太煊大媽的大嗓門:“哎呀,這雪天裏竟有這般喜事!我剛聽門房說宮裏來請帖了?快讓我瞧瞧!”
    伴著腳步聲,煊大娘子拽著五房太太炳大娘子闖了進來,兩人臉上都堆著笑,眼角眉梢全是藏不住的熱切。
    “嫂子快看看,榮貴妃娘娘可是當今聖上跟前最紅的,能請咱們去宮裏赴宴,這可是天大的體麵!”
    四房煊大娘子一把搶過請帖,手指在“榮貴妃”三個字上反複摩挲,“咱們顧家這些年雖說還算體麵,可哪得過貴妃娘娘的親自邀請?這次去了,定要好好給娘娘請安,往後咱們在京裏的日子也好過些。”
    五房炳大娘子也跟著點頭,眼神亮得很:“可不是嘛!聽說這次宮宴還要請燕國公府的夫人呢,要是能跟徐家攀上些交情,咱們三郎往後的前程……”
    “啪”的一聲,小秦氏手裏的暖爐蓋重重磕在爐身上,打斷了李氏的話。
    她緩緩坐直身子,鬢邊銀釵隨著動作輕輕晃動,眼神卻冷得像窗外的雪:“體麵?我看是禍事還差不多。”
    王氏臉上的笑僵了僵,語氣帶著幾分不虞:“嫂子這說的是什麽話?貴妃娘娘請咱們顧家赴宴,怎麽就成禍事了?”
    “你懂什麽?”小秦氏冷笑一聲,手指敲擊著榻邊小幾,“榮貴妃突然這般拉攏勳貴女眷,還特意點了英國公、齊國公這些武將家的人,你當她是閑得慌?
    這榮家可是和邕王府不對付的,這時候湊上去,不是往火坑裏跳是什麽?”
    向媽媽在一旁幫腔:“大娘子說得是。
    昨兒我去采買,聽見茶館裏有人說,兗王最近跟禁軍裏的人走得近,怕是要出大事。
    這時候宮裏請女眷赴宴,保不齊是想拿咱們當人質呢!”
    宣大娘子臉色瞬間白了,手裏的請帖差點掉在地上,可轉念一想又不甘心:“可……可要是不去,會不會得罪貴妃娘娘?
    再說四房五房這些年也沒沾過什麽光,好不容易有個機會……”
    “機會?”小秦氏瞥了她一眼,語氣帶著幾分嘲諷,“就憑你們那點心思,也想在宮裏的渾水裏撈好處?
    榮貴妃要的是能拿捏住的人,你們去了,不過是給人家當墊腳石。
    真出了事兒,第一個被犧牲的就是你們!”
    炳大娘子還想爭辯,卻被小秦氏一個眼神堵了回去。
    小秦氏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看著院外飄落的雪:“我身子不適,這宴我是斷斷不能去的。
    你們要是想去,我也不攔著,隻是日後出了什麽事,可別來怨我這個當嫂子的沒提醒。”
    煊大娘子和炳大娘子對視一眼,心裏都犯了嘀咕。
    可一想到宮宴上的體麵,還有可能攀附的權貴,兩人又狠不下心放棄。
    這宮裏麵守衛森嚴,想必應該不至於出什麽大事。
    煊大娘子咬了咬牙:“既然嫂子身子不適,那我就代大房去一趟,定不給顧家丟臉!”
    炳大娘子也連忙附和,兩人拿著請帖歡天喜地地走了。
    看著她們的背影,向媽媽忍不住歎氣:“這兩位太太也太糊塗了,明擺著是火坑還往裏跳。”
    小秦氏冷笑一聲,回到榻上重新拿起暖爐:“糊塗才好。
    顧家這些年看著團結,底下早就各懷心思。
    她們去了,正好替咱們擋擋風頭。
    再說,真要是兗王動了手,少了這兩房的人礙眼,咱們三郎往後襲爵,也少些麻煩。”
    向媽媽愣了愣,隨即明白過來:“大娘子是想……”
    “我什麽也沒想。”
    小秦氏打斷她,語氣平淡,“我隻是想讓三郎安安穩穩地繼承爵位。
    大郎那身子骨,撐不了幾年了,二郎又遠在禹州那窮鄉僻壤,隻要不出意外,這寧遠侯府的爵位,遲早是我的三郎的。”
    她說著,眼神暗了暗,“隻是二郎,這些年在南邊倒是混得風生水起,從九品升到了六品,倒讓人有些意外。”
    向媽媽連忙道:“二郎再厲害,也隻是個外任官,又背著‘忤逆’的名聲,合族耆老們絕不會讓他襲爵的。
    大夫人您就放心吧。”
    小秦氏點了點頭,卻沒說話。
    她想起老侯爺去世前,曾把一個木盒交給大郎,說是留給二郎的,後來被她找機會收了起來。
    那木盒裏到底裝著的東西,大郎跟他說已經燒了,可心裏總有些不安。
    要是二郎真的回來爭爵位,那木盒裏的東西,會不會成為隱患?
    ……
    燕國公府後院,傳來徐氏的貼身丫鬟秋菊的聲音:“老夫人,宮裏榮貴妃派人送帖子,說請您和大娘子提前入宮參加明後日的正旦宴會。”
    徐氏聞言眉頭一皺,看向兒媳華蘭以及女兒徐晴兒問道
    “你倆說說吧,這榮貴妃的帖子究竟該如何處理?”
    華蘭挽著徐氏的手說道“母親,來京前夫君說汴京局勢複雜。
    如今這榮貴妃派人送來的帖子,怕是另有目的吧!
    我看這宴會去不得!”
    徐氏自然是同意兒媳的分析,隻是有些猶豫。
    “隻是若是不去,會不會得罪榮貴妃!”
    徐晴兒思考了一番說道,“母親,陛下正在安排冊封太子,邕王和兗王兩方必定不甘失敗,怕是要狗急跳牆了,榮貴妃此番突然宴請必有陰謀。”
    徐氏聽了女兒的話,下定決心說道“秋菊,你將榮貴妃派了的嬤嬤請到前廳。”
    徐氏在華蘭的攙扶下來到了前廳。
    見到榮貴妃派來的蔡嬤嬤,徐氏連忙裝出虛弱的樣子,咳嗽了兩聲:“蔡嬤嬤,老身這幾日感染了風寒,那正旦宴會怕是去不了了…
    還請嬤嬤回稟太夫人,等我好些了,定親自上門道謝。”
    蔡嬤嬤聽說徐氏借病不肯進宮,頓時就急了。
    這燕國公府的家眷可是榮貴妃點名邀請的,要是不能請過去的話,娘娘們的謀劃豈不是要落空?
    她歎了一口氣,看向一旁臉色紅潤的華蘭以及徐晴兒說道“徐大人在河北立了如此大功,皇後娘娘以及貴妃娘娘肯定要給徐家人賞賜的!老夫人若是不能前往的話,可否讓盛大娘子和徐三姑娘入宮參加宴會呢?
    若是一個都不去,到時候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怪罪下來的話,怕是對徐公爺不利”
    華蘭聞言站出來說道“多謝嬤嬤關心,這宴會我看是去不了了!婆婆生病了,我這個兒媳入宮參加宴會享樂,那是回頭諫院的言官,要彈劾我家官人了!”
    徐晴兒拒絕的更加果斷,“我這不識抬舉的徐家嫡女,早就在皇後娘娘那裏失了分,就不去宴會上礙他老人家的眼了!”
    蔡嬤嬤有心再說些什麽?
    可是徐氏已經開始端茶送客了。
    “三娘,你替我送送蔡嬤嬤!”
    不遠處的扈三娘站出來,身旁還跟著幾個持刀的女護衛。
    “蔡嬤嬤請吧…”
    蔡嬤嬤眼看徐家人軟硬不吃,也隻好悻悻離去。
    燕國公府手握兵權,想要硬來肯定不行,隻能抓緊回去稟報貴妃娘娘。
    宮裏的榮貴妃聽說,徐府的家眷拒絕參加宴席,雖然心有不甘,但現在已經無法在節外生枝了。
    好在另外一家豪門英國公府的家眷已經被她哄騙入了宮,也算是有所收獲了!
    隻是如此一來,隻能等兗王登上皇位後再收拾這徐家。
    與此同時,盛府裏也是一片憂心忡忡。
    明蘭和海氏坐在老太太屋裏,手裏捏著針線,卻半天沒縫一針。
    海氏歎了口氣:“老爺和長柏已經進宮三天了,連個消息都沒有,真是讓人擔心。”
    明蘭也跟著點頭:“是啊,往年這個時候,爹爹早就回來了,這次卻遲遲不歸。
    宮裏到底出了什麽事?”
    老太太端著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別瞎琢磨了。
    官家最近在籌謀冊封太子,事情多,你父親和長柏在宮裏幫忙,自然是忙得顧不上回家。”
    海氏皺了皺眉:“可就算再忙,也該讓人捎個信回來啊。
    我總覺得心裏不安,好像有什麽大事要發生。”
    老太太放下茶杯,看著她們:“你們也別太擔心。
    要是實在放心不下,你們不如進宮一趟,就說是送些魚湯給長柏,順便看看你父親和二哥哥。”
    明蘭眼睛一亮:“真的嗎?咱們能進宮?”
    老太太點了點頭:“咱們盛家雖說不是頂級勳貴,可也算是書香門第,又是燕國公府的姻親,進宮探望自家男人,總還是可以的。”
    海氏連忙道:“那我明日就去準備魚湯,正好給老爺和長柏補補身子。”
    明蘭也道:“我也去,正好看看宮裏的情況。”
    老太太笑著道:“你們想去就去吧,隻是到了宮裏,少說話,多聽多看,別惹不該惹的人。
    如今京裏局勢複雜,咱們盛家隻求安穩,可不能卷進那些渾水裏。”
    兩人連忙點頭,心裏的擔憂少了些。
    明蘭看著窗外的雪,心裏卻想起了顧廷燁。
    不知道他在禹州怎麽樣了,有沒有收到京裏的消息。
    要是真出了事兒,他會不會回來?
    第二天一早,明蘭就帶著海氏熬好的魚湯,從西華門進了宮。
    海氏說要在家裏照顧婆婆和盛老太太,還是決定不進宮了。
    馬車駛進皇宮,看著巍峨的宮牆和巡邏的禁軍,明蘭心裏不由得有些緊張。
    到了壽寧殿附近,正好遇見榮貴妃宮裏的內官在接待入宮的豪門貴眷。
    明蘭看著太監的背影,心裏總感覺要發生什麽。
    明蘭在一個小內官的帶領下,沿著宮道往前走,沒走多久,就來到長柏和盛宏工作的禮院。
    “多謝這位內官大人帶我進宮!”
    明蘭給這小內官送了一份糕點,作為謝禮。
    盛紘看見她,愣了愣,隨即快步走過來:“明兒怎麽來了?”
    明蘭連忙道:“嫂子和祖母擔心父親和二哥哥,特意讓我來送些魚湯。”
    盛宏點了點頭對一旁的幾位同僚道
    “幾位大人,不如一起休息一下,喝口魚湯。”
    領頭的禮部尚書晏殊饒有興趣地看向明蘭,誇讚道“盛大人,加這位姑娘,明媚皓齒,秀外慧中!日後必定貴不可言…”
    長柏在一旁喝著魚湯,看著自家六妹妹的眼神裏滿是欣慰。
    “晏相公過獎了,我家這丫頭可擔不起!”
    盛宏笑嗬嗬的拱手回禮。
    幾人寒暄間,剛剛那個帶明蘭進來的小內官突然跑了進來。
    “幾位大人不好了,宮裏來了好多官兵見人就砍,見到女官則被拉到廊下淩辱……
    這位盛姑娘快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