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盛夏書頁間的成長與饋贈
字數:2142 加入書籤
1985年6月30日,蟬鳴聲撕開杭城盛夏的序幕。沈知意趴在臥室飄窗邊,看著樓下花園裏被曬得蔫頭耷腦的繡球花,玻璃窗折射的陽光在《人性的弱點》扉頁上晃出細碎光斑。期末考試剛結束,長達六十天的暑假像攤開的空白畫卷,等待她用知識與想象填滿。
床頭堆著新買的商業書籍,最上麵那本《欲望與市場:商業心理學探微》是她纏著爸爸從上海帶回來的。書裏關於"消費者潛在需求源於人性欲望"的章節讓她反複琢磨,手指無意識摩挲著書簽——那是蘇睛送的絲綢書簽,印著杭州西湖的水墨圖案。兩人約好暑假要繼續研究上次的市場調研報告,嚐試提出更完善的商業方案。
"阿姐!"沈寧的聲音突然從樓下傳來,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張姨說有你的包裹!"沈知意赤著腳跳下床,木質地板還殘留著陽光的溫度。客廳茶幾上擺著兩個牛皮紙包裹,大的那個邊角被雨水洇濕,印著南方特區的郵戳,想必是姑姑新寄來的書籍;小的包裹係著淡藍色絲帶,收件人寫著"沈寧、沈舒小朋友收",是她托書店老板從北京訂購的《十萬個為什麽》。
"是姑姑的信!"沈舒舉著淡粉色信紙從樓梯上衝下來,羊角辮隨著跑動晃得厲害。信裏姑姑說特區最近興起了電子表生意,還調侃讓沈知意試著分析其中的市場機遇。沈知意邊讀邊在便簽紙上記錄關鍵詞,目光掃過妹妹們好奇的眼神時,突然有了主意。
"這個暑假我們來辦"家庭學堂"怎麽樣?"她舉起兩摞書,"我教你們商業知識,你們每天要讀《十萬個為什麽》,然後互相分享學到的東西。"沈寧推了推鼻梁上的圓框眼鏡,這是她為了扮演"小博士"特意從爸爸書房翻出來的道具:"那我們也要有獎勵機製!"
當天下午,三人就在花園涼亭裏搭建起簡易課堂。沈知意用粉筆在小黑板上畫出金字塔圖,講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就像我們玩遊戲時,小螞蟻運糖果是滿足生存需求,而我們做廣告就是為了滿足更高層次的尊重需求。"沈舒托著腮幫子,突然發問:"那我想吃西瓜,是生理需求還是享受需求呀?"
笑聲中,沈寧翻開《十萬個為什麽》,念起關於螢火蟲發光原理的章節:"原來它們的腹部有發光細胞!"她靈機一動,把這個知識和商業結合起來:"要是能發明會發光的書包,肯定受小朋友歡迎!"沈知意立刻掏出筆記本記錄,夕陽的餘暉給三個腦袋鍍上金邊,涼亭裏飄著西瓜的清甜和油墨書香。
第二天清晨,沈知意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沈舒舉著被翻得卷邊的《十萬個為什麽》,眼睛亮晶晶的:"阿姐,書裏說蜜蜂會跳舞傳遞信息!我們能不能用這個原理設計新遊戲?"三姐妹蹲在蜂巢旁觀察了整整一上午,把蜜蜂的舞蹈軌跡畫成路線圖,開發出"商業密語"角色扮演遊戲——用肢體動作傳遞商品信息,誰先準確解讀就算獲勝。
隨著暑假深入,"家庭學堂"逐漸有了專業模樣。沈知意帶著妹妹們用零花錢做實驗,在小區門口擺攤賣自製的薄荷涼茶。沈寧負責成本核算,精確到每片薄荷葉的價格;沈舒穿著小兔子圍裙吆喝,還發明了"買涼茶送故事"的促銷手段,把書中學到的科普知識編成順口溜。當她們把賺來的錢捐給福利院時,沈知意發現妹妹們對"社會責任"這個抽象概念,已經有了最質樸的理解。
七月末的暴雨突襲杭城,困住了原本要去蘇睛家討論項目的沈知意。她索性把書房變成"臨時工作室",帶著妹妹們製作商業計劃書。沈舒負責插畫,把會發光的書包設計成彩虹色;沈寧用算盤計算生產成本,還煞有介事地製作了風險評估表。當她們把完成的計劃書寄給姑姑時,收到的回信裏夾著一張特區商業街的照片,姑姑在信中寫道:"你們的創意比這霓虹燈還要亮眼!"
暑假的最後一天,沈知意帶著妹妹們在花園舉辦"成果展"。爺爺奶奶戴著老花鏡認真翻閱她們的筆記,爸爸用紅筆在商業計劃書上批注建議,張姨端來的桂花糕被擺成金字塔造型,象征著她們學到的需求理論。沈知意望著妹妹們因為興奮而泛紅的臉頰,突然明白那些關於人性與商業的書籍教會她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如何用智慧與愛去發現生活中的無限可能。
暮色漸濃時,沈舒抱著翻舊的《十萬個為什麽》打哈欠:"阿姐,我現在知道好多為什麽了,以後我也要寫一本《十萬個怎麽辦》!"沈知意攬過兩個妹妹,看著夜空中第一顆亮起的星星,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期待——這個浸潤著書香與歡笑的暑假,早已在她們生命裏種下探索與創造的種子,等待著在時光裏生根發芽,綻放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