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薪火相傳的希望之路
字數:1740 加入書籤
1990年7月30日,杭城的熱浪依舊灼人,星寧工作室卻比往常更添幾分熱鬧。結算工資的日子裏,十個80後小員工站成一排,手裏攥著信封的指尖微微發顫。當他們打開信封,看到裏麵整齊碼放的6000元現金——3200元工資與2800元獎金時,有的孩子瞪大了眼睛,有的忍不住跳起來歡呼。
“小夏,這是你第一次靠自己賺這麽多錢,打算怎麽用?”沈知意蹲下身,輕聲詢問那個曾經為奶奶買輪椅的馬尾辮女孩。小夏小心翼翼地將錢收好,聲音裏帶著哽咽:“我想先給奶奶換副新假牙,再買幾本輔導書,剩下的存起來,以後上中學就不用家裏操心了!”
一旁的阿傑晃了晃手中的信封,興奮地說:“我要給妹妹交學費,再給爸爸買雙新鞋!他的鞋都補了好幾回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分享著計劃,純真的話語裏滿是對家人的牽掛。
這些故事很快隨著來往客商的腳步,傳到了隔壁地級市衢州。在衢州城郊的一座老屋裏,15歲的林薇正蹲在灶台前燒火,聽著鄰居家大哥講述星寧工作室的“傳奇”:“一個月能賺六千塊!我認識的人在那兒兼職兩年,存了十幾萬呢!”火光映在林薇清秀的臉龐上,她捏著柴火的手不自覺收緊——母親臥病在床,父親打零工的收入 barey 夠維持家用,弟弟的學費還沒著落。
第二天清晨,林薇揣著家裏僅有的路費,帶著幾個同樣家境貧寒的夥伴踏上了前往杭城的客車。當他們站在星寧工作室門前時,汗水早已浸透了洗得發白的襯衫。“我們......我們想打暑假工!”林薇鼓起勇氣推開玻璃門,目光堅定卻難掩忐忑。
沈知意接待了這群來自衢州的少年。她看著林薇書包上磨破的邊角,想起多年前自己為了改變命運四處奔波的模樣,心中泛起一陣酸楚。“隻要你們肯學、肯吃苦,星寧工作室的大門永遠敞開。”她當即安排蘇睛為孩子們進行基礎培訓,根據他們的特長分配工作:擅長畫畫的林薇加入設計組,力氣大的男孩負責倉庫整理,細心的女孩則幫忙處理文件。
工作遠比想象中辛苦。林薇每天對著電腦學習設計軟件,眼睛酸痛到流淚也咬牙堅持;負責倉庫的男孩們在悶熱的庫房裏搬運貨物,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但每當夜幕降臨,他們圍坐在工作室的學習角,聽沈知意講解商業知識和人生道理時,疲憊的臉上總會重新煥發出光彩。
一個月過去,衢州來的孩子們領到了第一筆工資。林薇攥著6000元錢,連夜坐客車趕回衢州。當她將嶄新的鈔票放在母親枕邊,昏迷多日的母親竟緩緩睜開了眼睛;給弟弟交完學費後,她還用剩下的錢買了一台二手收音機,說要每天聽新聞、學知識。
“姐,星寧工作室不僅給了我錢,還給了我希望。”林薇在給沈知意的信中寫道,“我現在知道,原來人生可以靠自己改變。”這封信被沈知意貼在了工作室的“夢想牆”上,與其他孩子的故事一起,激勵著更多人。
消息在衢州越傳越廣,越來越多年輕人踏上了前往杭城的路。沈知意順勢在衢州設立了星寧工作室聯絡點,讓當地孩子不必奔波就能接受培訓和指導。曾經那個隻在杭城小有名氣的工作室,如今如同點亮黑夜的燈塔,為無數寒門學子照亮了改變命運的道路。
1990年的這個夏天,從杭城到衢州,從80後的小員工到15歲的追夢少年,星寧工作室見證了太多關於努力、希望與傳承的故事。這些故事如同星星之火,在江南大地上蔓延,讓人們相信:無論出身如何,隻要心懷夢想、腳踏實地,終能書寫屬於自己的璀璨篇章。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