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象牙塔裏的破曉之光

字數:1637   加入書籤

A+A-


    1992年8月16日,清華園的梧桐葉在夏風中沙沙作響,新生報到處排起的長隊蜿蜒如河。人群中,背著補丁書包、穿著洗得發白藍布衫的趙小滿攥著錄取通知書,望著校門上方的鎏金大字,掌心沁出的汗將紙張邊緣洇得發皺。他不會想到,此刻口袋裏那張星寧工作室的宣傳單,將徹底改寫他的命運。
    "同學,要了解勤工儉學機會嗎?"陳昊抱著一摞資料穿梭在新生中,鏡片後的眼睛亮得驚人,"星寧文化公司提供商業實踐崗位,時薪比普通家教高三倍!"趙小滿接過傳單的瞬間,"月入過萬"四個字像磁石般吸住了他的目光——這對每個月靠家裏寄來20元生活費的他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當天下午,趙小滿跟著其他新生踏入星寧工作室北京分店。玻璃幕牆折射著耀眼的陽光,室內此起彼伏的鍵盤敲擊聲與外語交談聲讓他瞬間屏住呼吸。沈知意正在給團隊講解市場分析報告,瞥見門口局促的少年們,立刻笑著迎上來:"歡迎加入!在這裏,學曆和出身都不是門檻,隻有敢拚的人才能抓住機會。"
    培訓室裏,二十多個來自鄉村、鄉鎮的新生圍坐在一起。沈知意將泛黃的筆記本電腦轉向眾人,屏幕上跳動的財務報表化作生動的案例:"就像這位同學老家的山核桃,傳統販賣每斤利潤不過幾毛錢,但如果通過品牌包裝、電商預售,利潤能翻十倍。"她的目光掃過人群中眼睛發亮的女孩周小燕——那姑娘在報名表上寫著"想給奶奶攢手術費"。
    實踐來得比想象中更快。趙小滿被分配到數據分析組,陳昊手把手教他用簡易程序統計商品銷量。起初,他連exce的基本公式都搞不懂,手指僵硬地敲擊鍵盤,汗滴落在顯示屏上。但深夜的工作室永遠亮著燈,當他第無數次核對完數據,抬頭看見沈知意還在批改商業策劃案,突然覺得那些晦澀的知識不再可怕。
    周小燕則加入了文創設計組。沈舒帶著她走訪潘家園舊貨市場,教她從青銅器紋飾中提取設計靈感。"記住,傳統不是束縛,是寶藏。"沈舒將刻刀塞進她手中,"試試把你們苗繡的圖騰,變成書簽上的花紋。"當周小燕設計的"苗鄉記憶"係列書簽在分店首月賣出三千份時,她摸著存折上的數字,躲在倉庫角落哭出了聲。
    三個月過去,秋風染黃了銀杏葉。趙小滿顫抖著手指查詢工資賬戶——12.7萬元的數字讓他眼前發黑。他第一時間給家裏匯去5萬,附言欄寫著"蓋新房用";剩下的錢,他買了全套專業書籍,還報名了英語培訓班。周小燕則帶著攢下的15萬回到貴州,不僅支付了奶奶的手術費,還在村裏辦起刺繡合作社,用在工作室學到的電商知識將苗繡銷往全國。
    這些故事像蒲公英的種子,乘著秋風傳遍校園。越來越多寒門學子湧入星寧工作室,有人幫家鄉的板栗設計禮盒,有人用編程知識優化鄉鎮企業的生產流程。沈知意特意設立"星火助學金",將部分利潤投入鄉村教育。當她收到雲南山區小學寄來的感謝信,看著信紙上孩子們用歪歪扭扭的字寫著"長大了也要像沈姐姐一樣",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在破舊閣樓裏自學的夜晚。
    1992年的這個深秋,清華園的路燈下,總能看見抱著電腦、討論商業方案的年輕身影。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操著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卻共享著同一份熾熱的夢想。星寧工作室的玻璃幕牆倒映著滿天星辰,而在這方小小的天地裏,無數命運的齒輪正在悄然轉動,為象牙塔外的廣闊世界,點燃一盞盞破曉的明燈。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