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資本造星:流量時代的財富裂變狂潮
字數:1920 加入書籤
2026年3月21日下午,京城量子別墅區的懸浮車庫門次第開啟,勞斯萊斯量子幻影、蘭博基尼星際款等頂級座駕魚貫而入。楊洋摘下智能墨鏡,別墅的人臉識別係統瞬間解鎖,機械臂管家捧著香檳迎上來:“楊先生,您的獎金已到賬,片酬與分紅明細已同步至全息屏。”
天價回報:流量明星的財富狂歡
全息屏幕上,數字跳動的速度堪比量子計算機運算。主演楊洋的賬戶新增4.8億,其中3億片酬、800萬殺青獎金,剩餘1億來自劇集衍生收益分紅;迪麗熱巴的收入更突破5億,她在劇中佩戴的智能首飾品牌市值暴漲,作為代言人又額外入賬2億。“這才一個月,比我過去三年賺得都多!”她對著直播鏡頭展示銀行短信,彈幕瞬間被“羨慕”刷屏。
經紀人王姐的辦公室裏,量子計算器的藍光映亮她的笑臉。旗下藝人的總收益突破30億,光是抽成就能讓她在北京二環再購置三棟別墅。“現在簽約星寧,就像中了財富彩票。”她向同行炫耀,“普通劇組按集付酬,星寧直接綁定項目收益,連群演都能拿到分紅。”
產業革命:工作室的進化新形態
流量明星們紛紛成立“量子工作室”,與星寧影視深度綁定。鹿晗的“星際娛樂”工作室引入腦機接口技術,粉絲通過付費可遠程參與劇本創作;楊紫的“紫韻傳媒”與星寧共建元宇宙劇場,觀眾戴上vr設備就能與她“同台飆戲”。這些新型工作室不再局限於傳統經紀業務,而是成為集內容生產、科技研發、商業運營於一體的複合型平台。
“我們正在重新定義明星價值。”星寧影視ceo在行業峰會上展示數據,“演員不僅是表演者,更是ip運營者。某頂流藝人通過工作室開發的數字藏品,單日銷售額突破1.2億。”他的全息投影旁,機械臂正在演示如何將演員的麵部表情轉化為nft數字資產。
降維打擊:傳統影視的生存危機
傳統影視公司的困境在對比中愈發凸顯。橫店某老牌劇組導演在采訪中苦笑:“我們給主演開5000萬片酬,人家根本不接——在星寧,隨便演個配角都能賺這個數。”更致命的是觀眾流失,智能票房統計顯示,同期上映的傳統古裝片票房不足星寧網劇的120。
影院經理老李望著空蕩蕩的放映廳,量子排片係統不斷提示場次取消。“現在年輕人都在元宇宙觀影,誰還來電影院?”他指著牆上的海報,“以前觀眾為了明星擠破頭,現在明星都在虛擬世界和粉絲互動。”
資本虹吸:財富分配的鏈式反應
明星暴富的連鎖效應迅速蔓延。京城高端商圈的愛馬仕、香奈兒門店被藝人團隊掃貨,限量款包包成了“理財工具”;私人飛機租賃公司訂單激增,某明星甚至豪擲15億購買量子私人客機;就連寵物市場也被帶火,純種布偶貓價格因明星效應暴漲300。
但爭議隨之而來。社交媒體上,“明星收入是否過高”的話題閱讀量破百億。經濟學家在論壇上指出:“科技賦能下的影視產業,正在加劇財富兩極分化。”不過也有網友反駁:“人家帶來流量和經濟效益,憑本事賺錢有何不可?”
未來圖景:娛樂產業的範式顛覆
沈知意站在星寧集團總部的雲端會議室,俯瞰著京城夜景。量子地圖上,明星工作室的分布如璀璨星河。“這隻是開始。”她向董事會展示新計劃,“我們將推出‘全民造星計劃’,任何人都能通過ai訓練、虛擬形象包裝,成為元宇宙明星。”
此時,手機彈出消息:某網紅通過星寧的虛擬偶像係統出道,首支單曲播放量破億,廣告代言費高達5000萬。在這個流量為王、科技至上的時代,財富的分配規則正在被徹底改寫,而明星們的財富神話,不過是這場娛樂產業革命的冰山一角。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